高明利
【摘要】那些能夠被后世所傳誦、流傳千古的詩詞大部分都為讀者創(chuàng)造出一種非常獨特的意象,能夠表現(xiàn)出一種含蓄之美。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體會這種詩詞意境,真正走進詩詞作者的內心,這樣才會容易達到背誦狀態(tài)。詩詞的主旨往往就是作者寫作目的,如果讓學生在學習詩詞時認真體會,用心分析,心靈就會得到凈化,自身道德修養(yǎng)也能得到提高。這同時也實現(xiàn)了學習古詩詞的最高境界,實現(xiàn)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背誦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學過程開始大力強調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廣大語文教師也往往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學生分析詩詞,要求學生達到背誦的狀態(tài),可是學生似乎看不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他們對古詩詞的學習態(tài)度很淡漠,也不愿意背誦,因此古詩詞的背誦也就成了學生的一大難題。那么教師如何才能擺脫古詩詞教學的困境呢?學生如何才能樂于背誦古詩詞,使古詩詞成為提高學生修養(yǎng)的重要力量之一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簡單談一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
一、花樣朗讀,激發(fā)興趣,喚醒心靈
在詩詞教學中尤其不能忽視“讀”的重要性,教師要豐富“讀”的形式,不能使學生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形式,只有朗讀、泛讀、齊讀、配樂讀等多種朗讀形式一起使用,學生才不會感到枯燥。這樣才能夠營造一種活躍的學習氣氛和高漲的學習熱情,最終實現(xiàn)熟讀成誦的目的。談到這里,要特別指出教師泛讀的重要性。教師的泛讀往往帶有很深的思想感情,能夠為學生讀出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師在泛讀的時候能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描寫的壽鏡吾老先生那樣,能夠自我陶醉其中,才能使自己被感動,最終使學生被感動。筆者不提倡多媒體泛讀,因為多媒體的泛讀盡管十分專業(yè),十分完美,可能會使學生感悟到其中的內在美,可是正由于它太完美,才不容易模仿,使學生感到模仿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樣會大大挫傷學生朗讀的熱情。朗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詞的感情基調,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經歷、生活背景等內容,要求學生獨立揣摩詩詞所營造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朗讀技巧的引導。比如,朗讀時要注意語速,詩句的最后一個字要略微拖長,以實現(xiàn)朗朗上口的感覺,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詩詞語言美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語言規(guī)律,這樣才不會在古詩詞默寫中,寫上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錯誤詩句。
二、走進意境,展開想象,陶醉心靈
我們已經知道詩詞為我們塑造了一定的意象,詩中所表現(xiàn)的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意象來展現(xiàn)。意向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為讀者展現(xiàn)出生動的生活場景,融合了詩人的審美情感,營造一種獨特的藝術境界。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一點,引導學生去感受詩詞中的意境,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背誦的狀態(tài)。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要求學生羅列出詩句中的意象,接著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來體會,同時教師用一種緩慢而深沉的語調為學生描述詩句中所描繪的場景,使學生感受到作者旅途的辛勞。我國的特級教師毛榮富說過,不能把語文課上得太像語文課。因此,教師不妨要求學生在紙上畫出詩中所描繪的場景,表達出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有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詩詞用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來,有的時候也可以要求學生試著將詩詞用其他問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在學習《石壕吏》《花木蘭》等詩詞時,都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這時候,學生在背誦詩句的時候就會同時聯(lián)想起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提高了背誦的效率。
三、品味語言,立足主旨,放飛心靈
詩人所使用的語言一般十分簡練,即使是一個字,也要反復琢磨。這樣的詩人不在少數(shù),比如賈島有“推敲”,杜甫有“語不驚人死不休”。如果教師要求學生用心體會詩句語言的巧妙,有利于學生提高背誦的效果。再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和“圓”的用法,“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用法的精妙,等等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一起分析詩句的精妙,讓學生一起感悟語言文化的豐富,進而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詩詞中的主題思想往往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只有讓學生用心體會,才能夠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凈化,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教師要求學生與古詩詞中的主題產生良好的情感共鳴,共同回顧作者的心靈歷程,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放飛。所以,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簡單停留在背誦的層面,必須成為學生內心深處的東西,與學生心靈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
四、背誦形式多樣化,鼓勵創(chuàng)新,快樂心靈
背誦形式如果單一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如果將背誦的形式多樣化,學生一定能夠從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比如,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為學生營造充滿競爭,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提高背誦的效率,并要求學生一定要懂得及時復習,提高背誦的效率。比如,如果屬于要求學生能夠背誦的詩詞,教師提前要背誦熟練,這樣才能在分析詩詞或者指導背誦的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做出表率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學生指名背誦、競賽背誦、分組背誦以及全體學生一起背誦等多種形式;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探索創(chuàng)新性的背誦方法,比如有的學生用流行歌曲的曲調幫助記憶詩詞,也有的學生采用聯(lián)想法背誦,都取得了不錯的背誦效果。
如果學生張嘴就是名言佳句,不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就是“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再也不是從前的流行歌詞了,那么學生的心靈肯定也會受到影響,會不自覺地從內心升起一股積極向上的勇氣,那么古詩詞的作用也能夠得到真正的體現(xiàn),成為凈化學生心靈的重要力量。
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加強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氣質,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質,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古詩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廖芳華.加強積累,讓心靈之花燦爛綻放[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3).
[2]莊穎.找準切入點,讀懂詩情[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3).
[3]白富念.波瀾曲折的情節(jié),鞭辟入里的分析——探析赤壁之戰(zhàn)的敘寫藝術[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3).
[4]崔平.高效文言文,自學“五重奏”——淺談初中生文言文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4).
[5]黃克林.語文,離生活很近——在讀寫結合中與生活對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