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仕鳳
摘 要:化學新課改深入實施以來,教學中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實現(xiàn)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從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出發(fā),對如何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生主體性;教學研究
新課改指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悉心挖掘他們的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發(fā)展的空間和機會。要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個性差異,以便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fā)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高中化學學習為例來談一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一、設計生活化的導入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一個設計巧妙的課堂導入就好比一首優(yōu)美歌曲的前奏,引人入勝。假如能夠從學生身邊的化學知識著手,基于學生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經(jīng)歷,設計一個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符合學習內容的課堂導入,便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使學生能夠領略化學知識的魅力,從而打造良好的化學教學課堂,提
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導入生活化的資源多樣化,可以是周圍的生活現(xiàn)象、社會重大事件或者歷史記載等等。如,在教學《氯氣》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生活小常識“為什么不能直接用自來水養(yǎng)金魚?應先進行怎樣處理?”引入教學,也可以借助新聞視頻“一位家庭主婦在混合使用‘威猛先生潔廁液和84消毒液之后,不幸中毒……”也可以利用歷史事件“在著名的凡爾登之戰(zhàn)中德軍借助新式武器對英法軍隊造成重創(chuàng)……”或者播放一段電視新聞“在某次車禍中,運送氯氣的罐車發(fā)生側翻,造成氯氣泄漏,消防官兵正在進行緊急處理……”從社會熱切關注的環(huán)境問題導入教學。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形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灌輸,往往不能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來增強教學的實效性。要讓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的個性差異實施分層教學,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化學基礎以及接受和理解新知識的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則很容易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率。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為各個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次教學練習。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才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和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必修1課程第三章中的第三節(jié)有關“具有廣泛用途的金屬材料”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合金是指什么?它具備哪些特性?它有什么用途?”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進而導入課題。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談論一些問題,像“某位學生家要裝修窗戶,材料的選擇包括木頭、鋼鐵和鋁合金等,請大家就不同材料的性能、價位、安裝成本和各自的利弊進行調查。最后總結,你會選擇哪種材料?選擇的理由是什么呢?”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能夠對所學課堂知識進行學以致用,從而達到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
三、利用化學實驗實施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有位著名的化學家曾經(jīng)說過:“首先能揭開自然界內部殿堂帷幕的將是化學實驗。”化學實驗不但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基本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可以從化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各種實驗現(xiàn)象的美,如,逐漸沉入水底的鋁塊、在水中舞動的鈉等,這些現(xiàn)象都充滿了奇幻色彩,體現(xiàn)了化學實驗現(xiàn)象的無窮樂趣。再如,探究金屬鈉的物理性質,讓學生充分認識鈉的“真正面目”,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般取來一塊鈉,先讓學生從表面看,其顏色呈現(xiàn)霧蒙蒙的灰色,然后用刀將其從中切開,讓學生觀察里面的銀白色,但是這一時間比較短暫,銀白色的鈉會發(fā)生氧化,再次變成灰色。為了延長學生的觀察時間,教師可以改進實驗,將一塊鈉放入一支較大的試管中,再套入一只小一號的試管,然后用凡士林封住試管口,輕輕按壓兩支試管,鈉會被壓成薄片,此時可以讓學生盡情觀察鈉的真實面目了。也可以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此外,給學生布置課外實驗,讓他們用稀釋的小蘇打溶液來培育粉紅玫瑰,三天之后,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培育的玫瑰變成了藍色。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漂白二氧化硫、銀鏡反應等各種操作性實驗,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實驗中的美,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知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新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實現(xiàn)教學觀念、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郝愛蓮.在新課程標準下探討高中化學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0(10).
[2]陳巖.化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究[J].新課程:中學版,2007(08).
[3]張強.對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09(14).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