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江
“學校的發(fā)展離不開學校的文化和特色。”我校依托三面環(huán)海的區(qū)域優(yōu)勢和漁家文化資源,將“海洋特色”定位為學校發(fā)展的特色目標;秉持“讓每一位學生都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立足“海文化·大教育”的辦學思想;以科研創(chuàng)新為引領,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為推手,大力推進特色辦學和文化育人,構建起以海洋文化為主體,以陽光德育和經典讀寫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文化育人模式,通過實踐體驗、文化潤澤,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本文將詳細闡述“一體兩翼”的海洋文化育人理念。
一、“走進海洋”綜合實踐活動
學校文化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研究,課題研究的經驗證明了“發(fā)現問題——生成主題——實踐探究——開發(fā)課程”這一思路,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實施的可行模式。
本校充分發(fā)揮教師團隊力量,以威海市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化的實施與探索”為引領,從學生感興趣的海洋問題出發(fā),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文化四個領域為依據,開發(fā)并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構建以“探索海洋奧秘”為主題的探究類課程和以“貝雕創(chuàng)作”為特色的技藝類課程的課程體系。
首先關于海洋探究課程,我們始終堅持以“走進海洋”為主線,課程內容涵蓋“海洋與生命”“海洋與環(huán)境”“海洋與生活”“海洋與文化”四大領域的多個主題和研究小課題。課程實施以教育研究為專業(yè)引領,首先以興趣小組為試驗點,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定位為各類校本課程開發(fā),納入學校課業(yè)管理,現已發(fā)展到全員化、常態(tài)化,從而打造出學校品牌優(yōu)勢。
其次在系列海洋技藝課程中,“貝雕藝術”課程是學校辦學中的特色,以“貝雕創(chuàng)作”為主題,通過“走近自然”“我愛我家”“成長故事”“文學寶庫”四個單元的40個主題創(chuàng)作,讓學生經歷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組合到情境的創(chuàng)作過程,再現了“玩中做”“做中學”“學中創(chuàng)”的創(chuàng)新理念,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小小貝殼在學生手中變成了栩栩如生、妙趣橫生的作品。幾年來,由學生親手制作的貝殼作品達千余件,“貝殼苑”小組也成長為省教育廳“紅領巾優(yōu)秀小社團”。
從無到有,從單薄到厚重,我?!白哌M海洋”課程體系逐漸拓展到海洋知識探究、貝雕藝術、海洋剪紙、海洋植物標本、艦船文化、沙雕文化等六大領域。學生以班級或特長小組為單位組織創(chuàng)作活動,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廣闊的課程領域中找到自己的發(fā)展天地?,F已正式出版了《走進海洋世界,擁抱海洋世紀》《走進海洋世界,體驗成長之旅——貝雕藝術》《走進海洋世界,體驗成長之旅——海洋探究》等專著,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提供了理論和方法指導。
二、“陽光德育”與“經典書寫”系列活動
學校德育必須堅持“體驗育人”“活動育人”的理念,校園文化肩負著塑造學校育人氛圍的重任,因此,如何融合文化特色和德育體系構建,是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1.陽光德育
學校注重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以“爭當陽光少年”活動為主線,通過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少先隊”組織為依托,組織學生立足校園,深入社區(qū),參與公益活動;以特長小組為組織形式,開展“陽光成長”和“陽光展示”活動,先后開設“海洋寶貝”研究所、“小實驗家”俱樂部、航模小隊、銀帆文學社、小記者站、各類興趣特長小組等精彩的活動陣地,拓展了學生活動體驗的空間;與家長、社會多方聯動,實施“陽光心育”工程,結合海洋特色,開展了“與父母一起做貝雕”活動;開展社區(qū)貝雕作品義賣活動,為希望工程募捐,提升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自編“走進海洋心理放松操”,開展“愛心一幫一”等……這些特色活動涵養(yǎng)了學生海洋般寬廣、溫厚的胸襟與情懷。
2.經典讀書
傳統文化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基礎,我們以“讀書、寫字、學習、做人”為主題開展經典讀寫教育,實行漢字書寫和經典誦讀考級制度,建立300米校園唐詩書寫展示長廊,將書寫訓練與唐詩長廊書寫、展示定為常規(guī)活動,使學生在練習與展示的過程中體驗進步,感受華夏經典的藝術與智慧。學校通過文化融合,予讀寫教學以活力,賦特色活動以內涵。學校在經典讀寫中開展“以詩詠海”活動,同學們用傳統古詩和現代詩歌歌頌大海的無私和慷慨,用生動的文字為作品題詞配文,用激情的宣講訴說自己對海洋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貝雕、剪紙創(chuàng)作中“以海展詩”,用貝殼、海草、砂石、紙藝再現古典詩詞的美好意境,讓學生在讀經典、寫經典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道德修養(yǎng),感受經典詩詞的文化魅力。
三、多方力量的共同打造
首先,以活動體驗為核心的“一體兩翼”文化育人模式,對廣大教師的知識、技能和組織管理能力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白哌M海洋”課程的開發(fā),帶給教師全新的課程體驗。教師群體內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面向學生生活的課程開發(fā)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認同,整體知識結構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優(yōu)化;課程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學科教學能力等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其次,隨著“家校”“社?!本o密牽手,學校豐富的教育活動也得到了家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在家長委員會的推動下,學校成立了一支頗具規(guī)模的“義教家長”隊伍,其中有為綜合實踐提供指導的“海洋專家組”,還有老藝人、退休教師組成的書法團隊、紅領巾校外輔導員等。他們主動配合并參與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這種形式較之教師的單一指導更具專業(yè)性,實現了家長與教師的專業(yè)互補,受到了師生的歡迎。我們還先后在黃海造船、海警大隊以及其他十余家企事業(yè)單位建立了實踐活動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搭建了廣闊而絢麗的舞臺。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我們不斷深入前行。我們將滿懷信心地遨游于綜合實踐活動這片遼闊的“海洋世界”,以生為本,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石島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萬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