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
[摘要]目的 觀察生血寧片治療妊娠中晚期合并貧血的療效。 方法 選擇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門診確診缺鐵性貧血的50例(妊娠16周至產(chǎn)前)孕婦,隨機分成兩組,按大小兩個劑量組給予口服生血寧片4周。 結(jié)果 生血寧片治療妊娠中晚期合并貧血的療效顯著。 結(jié)論 生血寧片治療妊娠中晚期合并貧血的療效確切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 生血寧片 ;高危妊娠;缺鐵性貧血;中醫(yī)藥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1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06-78-02
貧血是妊娠期較常見的并發(fā)癥,系高危妊娠。而妊娠期最常見的貧血為缺鐵性貧血,約占95%[1]。本研究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2],對生血寧片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門診的50例(妊娠16周至生產(chǎn)前)孕婦,以“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 [3-4]確診缺鐵性貧血,年齡20~40歲。35例有孕早期嘔吐,其中4例為妊娠劇吐并酮癥酸中毒;8例長期偏食;1例厭食;6例既往有月經(jīng)過多病史。臨床表現(xiàn):40例患者無自覺癥狀,10例患者出現(xiàn)頭暈、乏力、耳鳴、心悸、氣促及納差等癥狀。體格檢查:11例患者發(fā)現(xiàn)結(jié)膜蒼白。實驗室檢查:40例血細胞分析報告血紅蛋白在81~100 g/L;10例血紅蛋白在61~80 g/L;45例血象報告平均紅細胞體積(MCV)低于80 fL,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小于27 pg,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小于32%。鏡檢血涂片報告紅細胞體積小、中央淡染區(qū)擴大。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正?;蜉p度增高。5例血象報告MCV高于80 fL,MCHC為32%~35%,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血片中可見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等。
1.2 治療方法
50例孕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5例;大劑量組給予口服生血寧片(武漢聯(lián)合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Z20030088) 0.5 g,Tid。小劑量組給予口服生血寧片0.25 g,Bid。療程均為4周。同時給予改善營養(yǎng),支持治療。記錄兩組患者RBC、Hb、PLT、 Si等指標及癥狀、體征。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張之南等[5]制定療效判定標準。臨床痊愈:血紅蛋白>100 g/L,臨床癥狀消失,血清鐵含量等恢復(fù)正常。顯效:血紅蛋白:80~100 g/L,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有效:血紅蛋白:80~90 g/L,臨床癥狀有好轉(zhuǎn)。無效:貧血程度及貧血癥狀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生血寧治療4周后,大劑量組13例痊愈,小劑量組7例痊愈;兩組治療均有效。生血寧大劑量組顯效率為68%,有效率為88%;小劑量組顯效率為48%,有效率為68%。大劑量組療效顯著高于小劑量組(P<0.05)。見表1。
2.2 兩組RBC、 Hb、PLT、 SI比較
兩組孕婦治療前后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含量(Hb)、血清鐵含量(SI)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及恢復(fù)正常;對血小板計數(shù)(PLT)也有升高作用。治療后2周、4周兩組患者
上述四項指標均與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4周大劑量組比小劑量組上述四項指標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另?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頭暈、乏力、耳鳴、心悸、氣促及納差等癥狀逐漸消退,4周后基本消失。見表2。
2.3 副反應(yīng)
50例患者服藥期間有2例出現(xiàn)輕度惡心欲嘔,1例有輕度腹部不適,3例患者均未停藥,返院咨詢后未予特殊處理,繼續(xù)進行治療。
3 討論
貧血在妊娠各期對母兒均可造成一定危害。我國沿用的妊娠期貧血的診斷標準為血紅蛋白<100 g/L、紅細胞計數(shù)<3.5×1012/L,或血細胞比容<0.3[1]。Lone等[6]發(fā)現(xiàn)貧血患者早產(chǎn)和低體重兒的危險性明顯高于正常者,研究認為母體血紅蛋白與出生體重、懷孕持續(xù)時間之間呈“U”型關(guān)系[7]。妊娠期婦女為缺鐵性貧血的高發(fā)人群。茍文麗等[8]報道,妊娠合并貧血的發(fā)生率達30%以上,其中缺鐵性貧血占妊娠貧血的68%。妊娠期鐵的需要量增加是孕婦缺鐵的主要原因。 盡管妊娠后半期鐵的吸收率增加可達40%,仍不能滿足需求,若不給予鐵劑治療,容易耗盡儲存鐵造成貧血[1]。
防治孕期貧血的藥物中,找到一種既達到治療療效同時確保母兒的安全性的藥物實屬不易。生血寧片(蠶砂提取物,每片含葉綠素衍生物不低于30 mg,鐵葉綠酸鈉不低于11 mg)是天然卟啉類化合物,為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第三代藥物,直接被腸道黏膜細胞吸收,有人稱之為“生物鐵”,系國家中藥二類新藥。其吸收率比硫酸亞鐵吸收率高出12.5倍,且極少有不良反應(yīng),是一種高效、安全防治缺鐵性貧血藥物。本研究大劑量組與小劑量組經(jīng)4周治療后,大劑量組顯效率為68%,有效率為88%;小劑量組顯效率為48%,有效率為68%。兩組治療療效顯著,對妊娠中晚期合并貧血患者的臨床癥狀如面色、肌膚痿黃或蒼白,神疲乏力,浮腫、脘悶不適,眩暈,耳鳴,納差及睡眠差等均有顯著改善,孕婦的血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血小板及血清鐵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不良反應(yīng)較少,大劑量組療效顯著高于小劑量組。故治療應(yīng)選擇大劑量。
孕早期體內(nèi)缺鐵不明顯,從食物中攝取就能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求。中晚期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是臨床常見病癥,這部分患者多因早孕反應(yīng)導(dǎo)致鐵攝入量下降,又由于對鐵的生理需要量增加。故孕中期(16周)起應(yīng)對所有孕婦常規(guī)補充鐵劑,以降低貧血發(fā)生率。而眾多的其他類型鐵劑吸收率低,又容易造成胃腸道不良反應(yīng)。而生血寧片治療妊娠中晚期合并貧血的療效確切安全,不良反應(yīng)少,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chǎn)科學(xué)[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5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5:137-140.
[3] 李蓉生.缺鐵性貧血[A].見:陳敏章.中華內(nèi)科學(xu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689-2693.
[4] 林果為.缺鐵性貧血[A]. 見: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天津:天津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9-13.
[5] 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第3版.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7:172-175.
[6] Lone FW,Qureshi RN,Emanuel F.Maternal anaemiaand its impact on perinatal outlone[J].Trop Med Int Health,2004,9(4):486.
[7] Allen LH.Anemiaand iron deficiency:effects on pregnancy outcome[J].Am J Clin Nutr,2000,71(suppl):1280.
[8] 茍文麗,宋青.妊娠與貧血的相互影響[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3,19(3):129-130.
(收稿日期: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