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曉紅
【關鍵詞】小學美術 提問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A-0091-01
問題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特別強調(diào)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然而,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有的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上存在隨意性,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問題是引起學生思考的載體,而問題的質(zhì)量是能不能引起學生有效思考的關鍵。筆者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踐經(jīng)驗,認為教師提問必須注意三個“度”,以引起學生的有效思考,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一、提問要把握有效時機——體現(xiàn)“準度”
所謂提問要有“準度”,是指在課堂問題的設計上,要圍繞一堂課的重難點,把握提問的時機。重難點把握準確,可以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造成課堂教學資源的浪費。教師在問題設計上,要圍繞教學重難點,提高問題的質(zhì)量,以便引起學生的有效思考,更好地落實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例如,在上“山水畫”的內(nèi)容時,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圍繞課堂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導入階段設計了以下問題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思考問題的興趣,為課堂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和知識的準備。筆者先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幾幅能反映家鄉(xiāng)美麗山水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想用什么方式將咱們美麗的家鄉(xiāng)表現(xiàn)出來呢?在繪畫時你準備畫哪些景物呢?”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他們覺得家鄉(xiāng)確實很美,該用自己的畫筆表達出來??墒钱嬍裁春媚兀坑谑羌ぐl(fā)了學生繪畫的興趣,引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等學生創(chuàng)作出作品后,筆者在課堂上將他們的畫展示出來,讓同學之間互評?;ピu之后我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能指出這些畫的成功之處嗎?你們覺得哪些方面可以進行改進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思考,提高了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二、提問要引發(fā)多元思考——體現(xiàn)“廣度”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提到,美術教育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小學的美術教育是要把每個人都培養(yǎng)成藝術家,因此在教學中不要過于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要重視在美術欣賞和創(chuàng)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精神,拓寬學生思考的廣度,發(fā)展學生多元化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開放性,拓寬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上《橋上橋下》一課時,筆者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了以下的開放性問題,以拓展學生思考的緯度:(1)同學們,橋不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2)從古至今,有哪些優(yōu)秀、典型的橋梁設計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橋梁設計師?(3)在當今世界上,你知道有哪些偉大的橋梁設計嗎?這些橋梁分別在哪里?(4)我們當?shù)赜心男蛄旱念愋停客ㄟ^以上的問題,學生展開了思考,并在問題的帶動下,展開了調(diào)查活動,收集相關的橋梁資料、圖片等,開闊了視野,延伸了思維的角度。在進行了以上的準備后,再讓學生畫橋、設計橋、制作橋。由于學生有了豐富的積累,創(chuàng)作就有了更大的空間。
三、提問要基于學生認知——把握“難度”
有效的課堂提問,前提必須是學生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實際課堂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提問的難度過大,導致學生不知如何思考;或是難度過低,沒有思考的價值。這都是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把握好問題的“度”。對此,對于過難的問題,教師要通過問題的分解,搭建思維的臺階;對過于簡單的問題要重新設計,適當增加難度,使學生“跳一跳才摘到桃”。
例如,在上“色彩的對比與和諧”內(nèi)容時,筆者提出了以下問題:“小朋友們,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學生基本上沒什么反應。對此,我進行了反思,覺得這一問題的設計過于籠統(tǒng),從而導致學生不知如何思考。于是,在另外一個班級上課時,筆者對該問題進行了重新設計。在課堂上,筆者展示了使用普通的塑料袋包裝的一盒糖果,然后問道:“小朋友們,這些糖果很好吃,但是如果就用這樣的袋子裝著,你們說會好賣嗎?能賣個好價錢嗎?”學生答:“不能?!睅煟骸澳敲丛趺礃硬拍苜u個好價錢呢?”生:“要進行包裝。”師:“現(xiàn)在請你們對這些糖果進行包裝怎么樣?”學生齊聲說:“好?。 庇谑枪P者讓學生思考在包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色彩要怎么搭配等,順利地引發(fā)了學生對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思考,學習效果很好。
總之,問題是教學的一種載體,目的是要引起學生的有效思考,實現(xiàn)知識的落實、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有效設計,提高提問的藝術性,推動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