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關鍵詞】《桂花雨》 教學案例 賞析
【中圖分類號】G ?搖【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A-0053-02
語文教學千頭萬緒,每一節(jié)課的設計都可能涉及諸多方面。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進行語言實踐,讓語文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充滿情趣。筆者以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十二課《桂花雨》為例,淺談一些體會。
一、說“四季的雨”
板書“雨”,設計提問:你能描述一下四季的雨嗎?
學生討論,教師組織交流。
生:春雨綿綿,給萬物大地灑下甘霖,她像針尖,像牛毛,像細絲,飛在人們的臉上柔柔的。
師:“飛”字用得好。
生: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她的滋潤下,小草醒了,探出了綠腦袋;桃樹、梨樹綠了,吐出了新芽;村旁的小河也有了生機,漾起微波。
師:巧用詩詞“潤物細無聲”。
生:春雨貴如油。經(jīng)過了嚴冬的刺骨寒冷,大地萬物終于盼來綿綿春雨,在春雨中蘇醒、重生……
師:好一個“春雨貴如油”。
生:夏天的雨來得急,去得也快。一陣噼里啪啦,豆大的雨點兒就落了下來,濺起朵朵水花,給炙熱的大地送來爽爽的涼意。
生:夏天的雨有時也令人害怕,滂沱大雨說不定會下個幾天幾夜,好像不覺疲倦似的,小河漲滿了,田間溝壑積滿了雨水,幾乎一夜之間成了澤國,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會釀成洪災。
生:我最喜歡秋雨了,秋雨瀟瀟,雖不像春天的雨那么纏綿,那么溫柔,卻也給大地注入生機。
生:是的,秋天的雨是神奇的,她就像一枝神奇的畫筆,給天空畫上了藍,給大地畫上了綠、黃、橙等各種顏色。雖然在秋雨中樹葉飄零,黃葉滿地,但沒有秋的枯黃,又怎會有春的燦爛?
生:雨化作了冬天的雪,飄飄悠悠,紛紛而落,給萬物大地披上潔白的外衣,給過冬的莊稼蓋上保暖的棉衣,大雪兆豐年??!
師:雨是萬物之靈,你們的描述把我也帶到了四季之中,我仿佛在瞬間經(jīng)歷了四季之雨的沐浴,多美妙的雨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美妙的詞。
二、體會桂花樹的獨特之處
學習第一自然段,找出描述桂花樹姿態(tài)的詞語,體會用詞之妙。
生: 笨笨拙拙,是說桂花樹,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態(tài)。
生: 說明桂花樹極其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
生:校園里的那幾顆桂花樹,在萬物叢中,顯得那么不顯眼,它沒有高大粗壯的樹干,只是長滿了綠色的葉子,要想去找它的花兒,真還得仔細地去找,才能發(fā)現(xiàn)那細細的花。
生:桂花樹看起來笨笨拙拙的,但她不出色的外表,卻蘊藏著其它樹所沒有的特點,你從它的身旁走過,就會聞到陣陣的、沁人心脾的香氣,它不以外表取勝,卻以香氣迷人。
師:桂花樹總是笨笨拙拙的,不像松樹那般挺拔,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態(tài),也不像桃花、梨樹花喜歡爭奇斗艷。我們卻通過它的外表領略了它的魅力,比較之中,更顯得桂花樹的可愛,讓我們帶著這種獨有的贊美去朗讀課文。
三、品讀感嘆句
出示句子“?。≌嫦裣掠?!好香的雨呀!”
師:仔細讀這句話,作者連續(xù)用三個感嘆號寫出了什么?
生:讀了這一句話,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陣桂花雨,只見桂花紛紛飄落,那黃黃的桂花,多像一只只飄飛的蝴蝶呀!桂花雨真是太美了!
生:這讓我想起了春雨,桂花就像春天的細雨,密密地、綿綿地散落下來,飄落了我滿頭滿臉。
生: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直落下來,頃刻間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花地毯。
生:桂花像雪花一樣飄飄悠悠地落了下來。
生:桂花輕輕地落在我的頭上,像母親在親切地撫摸著我,我都能嗅到母親手中散發(fā)出來的香氣。
生:桂花落在我的頸項,癢癢的、柔柔的、酥酥的。
生:桂花落了我一身,我就像天宮里的花仙子,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這使我不禁想起月宮里的桂花樹,嫦娥仙子就站在我的身旁,我們一起拾桂花呢!
師:一句話,寫出了搖桂花給我?guī)淼目鞓?,我想作者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一定和你們一樣,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仿佛產(chǎn)生了無數(shù)的遐想,多美的桂花雨,多香的桂花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四、引導體會重點段
讀第三自然段,體驗“搖花樂”。
生:這一自然段, 主要寫了“搖”桂花帶給“我”的快樂.
師:“我”的快樂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
生:一個“纏”字,寫出“我”想搖桂花的迫切心情,桂花搖落后,“我”就能享受到用桂花釀制的各種佳肴,這是一種盼望之樂。
生:“纏”字仿佛讓我看到了作者小時候老是跟在媽媽的身前背后追問的情景,就像我們有時候需要什么東西,總是纏著自己的媽媽一樣,這是一種等待之樂,是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纏人之樂。
生:“我?guī)椭佒裣?,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寫出了“我”的參與之樂,勞動之樂?!拔摇泵撊チ松弦?,捋起了袖口,用雙手抱住桂花樹,使勁地搖呀搖,一邊搖一邊打著號子“一二三,一二三”。
生:勞動是快樂的,看著桂花紛紛飄落,想著不久就有香氣四溢的桂花糕餅品嘗,“我”的內(nèi)心怎么不高興呢?“我”越想越高興,越搖越起勁。
生:搖桂花也是一種幸福之樂,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卻像昨天剛剛發(fā)生的一樣歷歷在目,回憶搖桂花的情景,又讓“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父親母親的身邊,多么幸福呀!
生:父親詩興大發(fā),寫出了快樂。父親的快樂也感染了“我”,“我”總會學著父親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吟誦一番,這是一種合家之樂。
師:天倫之樂。
生:父親的詩歌再現(xiàn)了搖桂花帶給全家的歡樂,把農(nóng)村老百姓搖桂花、慶豐年,孩子參與勞動的過程刻畫得惟妙惟肖。
生:搖桂花是快樂的,連孩子們的夢也充滿了快樂,他們在夢中仿佛還在搖桂花,你看“花雨繽紛入夢甜”,孩子們都在夢中甜甜地笑了。
師: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正是通過搖桂花這一特定的事件,寫出了“我”盼望搖桂花的迫切之情,參與搖桂花的快樂之情,與父親同吟詩歌的天倫之樂。在你們的想象之中,老師仿佛也身臨其境,深深體會到了盼望之樂、參與之樂、合家之樂。
五、總結全篇
教師總結:讀了《桂花雨》這篇課文,你對文章有哪些體會?
生: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想起了陣陣的桂花雨。
生:“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站在母親的身旁,纏著母親問搖桂花的日子。
生:“我”仿佛又看到父親踱著方步,在堂屋中吟詩作誦的情景,父親的那首詩至今“我”還沒有忘記。
生:“我”明白了,為何父母親總是說“外地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四合院子里的金桂”,原來母親是想告訴“我”,家鄉(xiāng)永遠是一個人最后的歸宿,家鄉(xiāng)永遠是最美好的地方。
生:回憶是美好的,特別是那些難忘的、美好的事情更令人回味,但回憶之中還有苦澀,“我”仿佛看到母親在責怪我,長大了,有出息了,為何就不?;丶铱纯茨兀侩y道忘了家鄉(xiāng)那棵桂花樹了嗎?
師:是啊,美不美,家鄉(xiāng)景 ;甜不甜,家鄉(xiāng)水;親不親,家鄉(xiāng)人。在作者的眼中,家鄉(xiāng)是最美的,故土是難忘的,那棵笨笨拙拙的桂花樹,那細細的花、細細的香永遠會留在作者的心中。
教學這篇課文時,筆者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著力挖掘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體會釀字之精確,遣詞之精當,造句之精妙,構段之精華,謀篇之精彩,讓想象貫穿整篇課文的講授之中,學生在想象中學習新知,理解句意,體會文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