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花
一、力的分類
1.根據(jù)力的性質(zhì)可以把力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萬有引力、電場力、磁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分子力、核力等。
2.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把力分為: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3.根據(jù)力是否變化可以把力分為:恒力(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和變力(大小、方向或大小方向發(fā)生變化)。
二、中學物理中常見的力
三、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
首先考慮場力,即重力、電場力、磁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
其次考慮人為施加的作用力,如拉力、推力、牽引力等;
最后考慮接觸力,即彈力和摩擦力(一般先分析彈力,再分析摩擦力)。具體又分兩步進行:(1)首先看物體與周圍物體有幾個接觸面(點),那就可能存在幾個彈力和幾個摩擦力;(2)然后根據(jù)彈力和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或平衡條件、或運動性質(zhì)、或題目的條件做最后的判定。
四、對力的處理方法
力的合成與分解是對力的處理方法。通過對力的處理,使問題的解決更加方便和快捷。
1.力的等效替換
如果一個力單獨作用在物體上所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所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就可以用這個力代替那幾個力,這就叫做力的等效替換。力的合成與分解就是力的等效替換。
2.共點力、合力、分力
(1)共點力:如果幾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同一點,或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一點,就把這些力叫做共點力。
(2)合力、分力:如果一個力單獨作用在物體上所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所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就把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3.力的合成(兩個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表達式:■=■■+■■(矢量式)
(3)特殊情形:當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時,如果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則合力的大小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即F=F■+F■(此時合力最大),合力的方向與F■、F■相同;如果兩個力的方向相反,則合力的大小等于兩個力之差,即F=|F■-F■|(此時合力最?。狭Φ姆较蚺c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4)合力的取值范圍:|F■-F■|≤F≤F■+F■
(5)力的合成遵循的規(guī)律:平行四邊形定則:以表示兩個共點力F■和F■的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則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1)合力的大小
已知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F■和F■,它們的夾角為α。它們的合力F的大小可由余弦定理求得:
F=■
由上式可知:
①當α=0°時,F(xiàn)=F■+F■;
②當α=180°時,F(xiàn)=|F■-F■|;
③當α=90°時,F(xiàn)=■;
④當α=120°時,且F■=F■時,F(xiàn)=F■=F■;
⑤當α在0°~180°內(nèi)變化時,F(xiàn)隨著α的增大而減小。
注意點:合力大小既可能比任何一個分力大,又可能比任何一個分力小,還可能等于某一個分力,它的大小依賴于兩分力之間的夾角的大小,這是矢量合成的特點。
2)合力的方向
合力與F■的夾角θ由下式確定,tanθ=■.
4.多個共點力的合力
(1)多個共點力的合力的合成方法:可參照兩個力的合成方法,先求任意兩個力的合力,再將這個合力與第三力合成。依次進行,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起來,最后得到的就是總合力。
(2)矢量多邊形:在第一個矢量(力)的末端畫第二個矢量(力),在第二個矢量(力)的末端畫第三個矢量(力)。依次進行,把第一個矢量(力)的始端與最后一個矢量(力)的末端連接起來,此連線就表示總合力。(注意:畫圖時要保持各個矢量的方向不變。)
(3)多個共點力的合力取值范圍的判斷依據(jù)
1)最大合力:等于各個力之和。
2)最小合力的判斷方法:除最大的力以外,其余的力的最大合力(它們的和)如果不小于這個最大的力,則合力的最小值為零;其余的力的最大合力如果小于這個最大的力,則可以求出最小合力(等于這個最大的力與其余的力之差)。
五、求力的依據(jù)
1.根據(jù)各種性質(zhì)的力的計算式確定。
2.根據(jù)平衡條件確定(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
3.根據(jù)動力學方程確定(當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主要有牛頓第二、第三定律和動能定理、動量定理)。
4.其他公式
(1)P=Fv(功率公式)
(2)F=ps(壓強公式)
(3)F=ρvg(浮力公式)
5.應用的推廣
當由平衡條件或動力學方程求出某種性質(zhì)的力后,再結合該性質(zhì)的力的計算式,還可以求出式中涉及的物理量。
六、建立坐標系的一般原則
1.對直線運動,一般沿運動方向(為x軸)和垂直于運動方向(為y軸)建立坐標軸。這樣建立坐標系的好處在于:沿運動方向的分力的合力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垂直于運動方向的分力的合力等于零。
2.對勻變速曲線運動(平拋和類平拋等),一般沿合外力方向(為y軸)和垂直于合外力方向(為x軸)建立坐標軸。這樣建立坐標系的好處在于:沿合外力方向,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沿垂直于合外力方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并可分別按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列方程。
3.對圓周運動,一般沿半徑方向和垂直于半徑方向建立坐標系。這樣建立坐標系的好處是:沿半徑方向的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垂直于半徑方向的分力的合力可等于零(勻速圓周運動)或不等于零(變速圓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