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要】通過對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調查,發(fā)現(xiàn)在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較少,但在校外學生參與瑜伽練習比較廣泛,其關鍵因素是缺乏瑜伽運動專業(yè)技術教師。建議:通過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開拓體育與健康教育領域;加強瑜伽運動師資結構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和完善場地教學設備;加強宣傳、推廣瑜伽運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等措施,推動瑜伽運動在高職院校的快速發(fā)展。高職院校開展和推廣瑜伽運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觀念,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且能夠拓展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領域,符合體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瑜伽;課程;可行性
現(xiàn)代瑜伽是在一種自然健康的環(huán)境下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用意念指引著自己的肢體舒緩流暢地練習各種動作,同時配合呼吸來達到調整身心健康的一種時尚的新興運動項目。通過瑜伽練習,不僅能使學生鍛煉身體,塑造優(yōu)美的形體,調節(jié)情緒,控制壓力,培養(yǎng)良好的氣質,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同時也為高職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一項更加安全的、生態(tài)的和科學的運動項目。因此,本文通過對鄭州地區(qū)5所高職院校瑜伽課程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發(fā)展對策。瑜伽運動在鄭州市高職院校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鄭州地區(qū)5所職業(yè)院校開設的瑜伽課程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期刊檢索等方式查閱、收集瑜伽教學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全面了解瑜伽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為編制調查問卷和分析奠定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鄭州地區(qū)5所職業(yè)院校開展瑜伽體育課的課程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是在校參加瑜伽運動的女大學生。共發(fā)放學生問卷200份,體育教師問卷10份,共回收202份,有效問卷195份,學生問卷有效回收率92.5%,體育教師問卷有效回收率10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瑜伽的含義及健身價值
瑜伽源于印度,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能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tǒng)一的運動方式。瑜伽(yoga)一詞出自梵語,其含義為“和諧”、“統(tǒng)一”、“平衡”,強調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完全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遠健康的身體〔1〕?,F(xiàn)今最流行亦最為人熟悉的瑜伽修煉方法是哈達瑜伽,根據瑜伽練習目的不同,哈達瑜伽也涌現(xiàn)各式各樣練習的派別或分支,但大多數瑜伽分支都遵循既定的基本規(guī)則,只是在教授的方法、重點和練習上稍有不同而已。因為每個人的喜好、年齡、體質以及性情都不同,學生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派系進行練習。
2.2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瑜伽課程的開展情況調查結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對5所高職院校進行的調查表明,在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較少,但在校外學生參與瑜伽練習比較廣泛。在5所院校中只有1所院校開設瑜伽課程,1所院校擬開設,3所院校沒有開設。在高校學生參加瑜伽鍛煉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公共體育選修課、校內瑜伽社團、校外瑜伽健身俱樂部以及個人自由鍛煉等形式。在對教師和學生參加瑜伽鍛煉形式進行調查的結果卻是另外的一種情況,學生普遍都接受了瑜伽這項新興的時尚運動項目,除開設瑜伽公共體育選修課程之外,5所職業(yè)院校都有學生自由進行瑜伽鍛煉或者參與校外瑜伽健身俱樂部,并且3所院校還都有學生自發(fā)組織校內瑜伽社團組織。
2.3學生瑜伽練習的目的和動機調查情況
表2是對參加瑜伽運動的學生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參加瑜伽練習的主要目和動機是增進身體健康、減緩精神壓力和減肥塑造形體,百分率分別為83.2%、78.4%、76.8%。說明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來自就業(yè)的壓力、感情的困擾、競爭的激烈等社會刺激,高職院校的學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和壓力感,給大學生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身體疾病和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2〕。學生參加瑜伽練習,通過瑜伽對身心健康的調節(jié),來緩解緊張的學習生活,放松身心,平衡內心。同時,2010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結果表明,肥胖已成為青少年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學生體重超重或肥胖檢出率達到10%以上,成人超重率達到32.1%,不少女學生出于減肥和對形體美的需求,想通過瑜伽練習,掌握一種對健康終身有益的體育運動項目,以達到舒緩壓力,調節(jié)心情,控制體重,塑造形體、治療疾病等健康目的。
提高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優(yōu)雅氣質、追求社會時尚、培養(yǎng)興趣與愛好,增加人際交往,是女大學生參加瑜伽練習的次要目的和動機,百分率分別為52.4%、48.6%、37.3%、28.6%和15.1%。現(xiàn)代瑜伽是當今社會上最流行亦最熱門的時尚健身方式之一,學生參加瑜伽練習,不僅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能夠培養(yǎng)優(yōu)雅的氣質,增進人際交往,體現(xiàn)現(xiàn)代年輕人的文明修養(yǎng)和風度氣質,還能夠根據自己興趣和愛好選擇不同的瑜伽練習方式,體現(xiàn)出學生追求時尚,張揚個性、展示自我,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歡“標新立異”的心理特點和精神需求。參加瑜伽練習為達到治療疾病及其他目的學生人數很少〔3〕。
2.4影響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展瑜伽課程的因素分析
表3是對瑜伽運動本身知識有所了解的體育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在上述的七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中,排在前兩位的是專業(yè)教師力量以及教師和學生的興趣,百分率為84.6%和74.9%,其次是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經費與政策支持以及場地器材,百分率分別為70.8%、63.6%和41.5%,表明專業(yè)教師是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只要具備開拓體育與健康課程領域的專業(yè)技能,熟悉瑜伽運動的健康價值,就能夠引導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以及獲得相關的政策與經費支持,加強場館和環(huán)境建設,購置相關瑜伽設備,推動瑜伽運動在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最后是安全問題和宣傳普及,百分率分別為34.3%和21.5%,表明瑜伽與其他運動一樣在不正確的練習下是會給身體帶來一定傷害的,需在體育教師或者瑜伽訓練師等專業(yè)人士指導下進行練習。
3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發(fā)展對策
3.1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開拓體育與健康教育領域
目前,隨著高職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政策性的放寬,職業(yè)院校在“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改革向終身體育、健身體育、娛樂體育、大眾體育和生態(tài)體育的方向發(fā)展,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已從過去單純的傳授運動技術、技能為主,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健康觀念,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健康生活方式。這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開設一些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極大地提高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地方性和創(chuàng)新性。另外,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對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從社會需求出發(fā),要把學生的個人需要、個人興趣愛好的滿足與國家需要、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因此,為適應當代社會對高素質的職業(yè)技術性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高職院校的領導和體育教師要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開拓體育與健康教學領域,推廣符合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運動項目,加大相關政策和經費等方面的支持與宣傳,營造良好的瑜伽氛圍,實現(xiàn)開設瑜伽等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3.2加強瑜伽運動師資結構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組織的核心,調查結果也顯示職業(yè)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因此,高職院校領導應重視瑜伽課的開展,重視瑜伽教師的師資培養(yǎng),根據需要應積極引進瑜伽運動的專業(yè)技術性人才;定期進行校內培訓或選派部分教師參加各種瑜伽培訓機構的專業(yè)培訓;或者聘請專業(yè)瑜伽教師到校教學,互相交流學習,提高瑜伽教師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以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參加瑜伽運動的需求,帶動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瑜伽運動的發(fā)展。
3.3充分利用和完善場地及教學設備
瑜伽運動硬件條件要求比較低,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需周圍環(huán)境優(yōu)美、寂靜,空氣清新,干凈、舒適、能夠伸展身體的空間就可以進行運動。瑜伽運動是一種有氧運動,為增加運動效果,可以擺設綠色植物或鮮花,提高空氣中氧含量;也可播放輕柔的音樂,幫助松弛神經。瑜伽練習以使用專業(yè)的瑜伽墊為好,當地面太硬或不平坦的時候,瑜伽墊能發(fā)揮緩沖作用,幫助練習者保持平衡。初學者也可使用一些道具如瑜伽磚、瑜伽繩,甚至墻壁、桌椅等來輔助練習某些姿勢,幫助練習者進行循序漸進地練習,避免運動損傷,同時更準確掌握每一個姿勢傳達給身體的感覺。隨著國家大力支持職業(yè)教育,高職院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校園面積也在不斷擴展,校園建設成田園化趨勢,一些校園明顯是依山傍水,有山、有水、有樹林,這為開展瑜伽課程提供了較理想的自然環(huán)境場所,同時,也可以固定瑜伽教室,改善瑜伽教學設施就能夠充分開展瑜伽運動。
3.4加強宣傳、推廣瑜伽運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瑜伽是人類最適宜、最有效的強身術之一,這一集文化、藝術、哲學、醫(yī)學為一體的運動方式,對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因此,加強宣傳、推廣瑜伽運動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作用,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理念。
4結論
通過對鄭州地區(qū)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高職院校開設瑜伽課程較少,但在校外學生參與瑜伽練習比較廣泛,學生參加瑜伽練習的主要目的和動機是增進身體健康、減緩精神壓力和減肥塑造形體,其關鍵影響因素是缺乏瑜伽運動專業(yè)教師。建議通過貫徹素質教育理念,開拓體育與健康教育領域;加強瑜伽運動師資隊伍結構建設;充分利用和完善場地教學設備;加強宣傳、推廣瑜伽運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推動瑜伽運動在高職院校的快速發(fā)展。高職院校開展和推廣瑜伽運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觀念,使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健康生活方式;而且能夠拓展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領域,符合體育教學改革向終身體育、健身體育、娛樂體育、大眾體育和生態(tài)體育的發(fā)展方向,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瑩P格著,莫慧春譯.艾揚格瑜伽〔M〕.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02.
〔2〕林敏.清心瑜伽〔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03.
〔3〕荊明好,孫志新.關于在高校設置瑜伽課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4(11).
(責任編輯:李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