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剛
摘 要: 有了目標才有行動的方向,有了明確教學目標的語文課才能逐步實現(xiàn)語文高效課堂。為了實現(xiàn)文本教學目標,教師應認真奏好“三部曲”——第一,課前認真鉆研文本教學目標;第二,課堂上努力落實文本教學目標;第三,課后及時鞏固文本教學目標。
關鍵詞: 文本教學目標 鉆研文本 落實目標 鞏固目標
綜觀當下的一些語文課堂,筆者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漸漸淡化目標甚至缺少目標。沒有目標的語文課堂只能跟著感覺走,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在所有學科中,就教學目標而言,語文有其特殊性。其他的科目盡管課堂教學沒有目標,但所學的知識點往往還是很清楚的??烧Z文不行,文學的一個特性就是模糊性,一篇文章除了字詞、文學常識、段落內容是清楚的外,其他可供老師發(fā)揮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課堂上老師信口開河、信馬由韁,一個字詞也能上一節(jié)課。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目標不明確,以師之昏昏,怎能使學生昭昭?有的老師上完一節(jié)課,你問他這節(jié)課想教給學生什么,他也一臉茫然。沒有目標的教學,效果一定不好。越是這樣,越應該重視語文教學目標的研究。唯有實現(xiàn)了既定的教學目標,語文學習效率才有望提高。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教學。每節(jié)課都有目標,每星期都有目標,每個月都有目標,天天達標,月月達標,長此以往,學生怎能不厲害?即使有樣學樣,效果也不明顯,這是因為成功的先例是不可復制的,只能被借鑒。這樣,我們就更需要結合實際好好思考,具體到語文學科、學生、環(huán)境,我們該怎樣開展文本的目標教學呢?
一、課前認真鉆研文本教學目標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文本教學目標。要使學生最終完成恰當?shù)奈谋窘虒W目標,首先得教師吃透教材文本,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堂上才能胸有成竹地朝著目標進發(fā)。教師對教材文本的研究是實現(xiàn)文本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
對于教材文本的研究,教師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文章大概讀一讀,憑感覺,甚至靠經(jīng)驗夾著課本就進教室講課。這樣的課是沒有質量可言的,是與時下的高效課堂理念相背離的。老師應該坐下來,沉下心來,要有閑庭信步的心情。哪怕是幾十字的小文章,哪怕是一篇教了多年的老課文,只要認真研讀,用心揣摩,就會有新的收獲。文本要反復地讀,直到讀出自己的感覺,讀出新意,否則怎么“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呢?教師應先讀出文本的內容,然后才能理清要教給學生什么,這很重要。如果教師不是文本的第一讀者,那么怎能讓學生對文本深有感觸呢?怎能在課堂上更有效地指導閱讀呢?成功的教學都是由此入手的。這是鍛煉教學高手的不二法門。有了心得,自己還得廣泛收集資料,教參上的名家解讀、刊物上的名家實錄、配套的參考資料、資源等,都是學習、借鑒的資源,要從別人對這篇課文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營養(yǎng),這樣自己不僅心里有底而且能受到啟發(fā),有時一個好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就這樣誕生了,一節(jié)好課也就應運而生了。將別人的成果與自己的心得融會貫通,提煉文本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既是有共識的又是有個性的,既不落別人的窠舊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除了理論上的探討外,不忘和身邊的同事溝通交流,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痹谝粋€集體里千萬不可忽視團隊力量,為什么我們要實行集體備課,目的就是集思廣益為我所用,為學生所用。你的成功往往是團隊的力量在不停地推動。
有了對教材的探討,還得對學生進行研究。美國教育家奧蘇泊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的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生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jù)此進行教學?!庇纱丝梢?,研究學生的現(xiàn)狀對有效教學非常重要。教師得弄明白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是什么?文本熟悉了,教給學生的內容基本上了然于胸,下面要做的就是對文本教學目標進行恰當定位,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并有所發(fā)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越了解學生越知道應教給學生什么。當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群體,這要求文本教學目標設計得有層次性,深淺有度,重難點突出。課前預設得好,課堂上才會有精彩的生成。同一篇文本教給不同的學生,教學目標應是不一樣的。目標定位的原則是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有了目標,有了對學生的較準確的認識,實現(xiàn)目標的教學法還不可忽視,這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針對不同的文本老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法,教學法的設計應根據(jù)文本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水平。只有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才能把語文課上得更有語文味。
二、課堂上努力落實文本教學目標
文本教學目標定好了,接下來就是課堂上實現(xiàn)這些目標了。實現(xiàn)文本教學目標先要從大處著眼,語文教學說穿了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然而這個大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育是慢的藝術,教學何嘗不是慢的藝術?我們要有長遠規(guī)劃,從每一課的文本目標去落實。現(xiàn)在的教材編排都是單元式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兩個學習重點。對每個文本的學習都是圍繞單元目標展開的。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幾篇文章都涉及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單元提示明確要求,利用默讀的閱讀方式,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字里行間的深情。如教學習《我的老師》、《再塑生命的人》等五篇文章時,緊扣單元學習的重點,反復訓練,讓學生在強化中掌握學習的方法,進而運用于文本閱讀、寫作實踐。葉圣陶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老師引導學生俾善于讀書,則其功至偉。通過教學目標的達成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習的根本。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學生學習才會有效率。
實現(xiàn)文本教學目標還要小處落墨。每一個文本除了完成單元學習的重點外,它作為一篇課文還有自己的獨特性,教學過程中還應發(fā)掘這篇課文的個性目標。如《我的老師》一課,它的個性目標有兩個:一是學習本文用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抒發(fā)感情的方法;二是學習本文寫人記事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這兩個目標既是本文的重點又是課堂著重落實的目標。唯有如此落實才能讓語文課豐富多彩,踏實而有用。為了達到第二個教學目標,第一讓學生概括文本中所寫的七件小事,第二讓學生分析這幾件事,哪幾件是略寫,哪幾件是詳寫,第三啟發(fā)學生:作者魏巍為什么要這樣寫?第四順理成章的歸納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是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有閱讀基礎的學生完全能完成這個目標。這個教學目標的完成既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又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課堂教學目標的落實既要宏觀把握又要有微觀實踐,這樣才能使課堂的學習實實在在地向高效課堂邁進。
為了完成文本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拘泥,當預設與生成發(fā)生矛盾時應發(fā)揮教學機智。根據(jù)課堂的發(fā)展態(tài)勢,相機引導以學生生成為主,有時即使偏離了預設的方向也要在所不惜,只要生成是有價值的,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因為,教的最終目的是不教。重要的是學生會學,這就要求老師不生搬硬套而要靈活運用。
三、課后及時鞏固文本教學目標
當下比較流行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益,教師要不惜一切代價打造高效課堂。這固然對學生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然而,一口不能吃成個大胖子,如果沒有課后對課堂知識的消化與鞏固,那么恐怕課堂教學效益將大打折扣。語文文本的教學目標在課后的進一步鞏固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課堂上清楚的教學目標如字詞、文學常識、背誦課文、修辭等要以具體的書面或口頭作業(yè)完成。對于重難點目標要通過遷移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傊?,讓學生課后也要有針對性地實現(xiàn)當堂課的教學目標。同時要有檢查反饋,可以是隨堂提問,可以是閱讀訓練,老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情況,以便及時督導學生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每隔一個時間段還要有一個小的檢測,以便查漏補缺。
語文的教學任務不僅要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教學目標,更要在課外進行拓展延伸?!罢Z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就應要求學生在課外的文本閱讀中學會運用已經(jīng)學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教材的相關配套練習中都有與課文類似的文章,完全可以讓學生一試身手。學習了莫懷戚的《散步》就可以讀一讀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就可以看看王鼎鈞的《一方陽光》,這些都是名家名篇,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學習會有影響。此外學生在課外閱讀時,也要學會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對課堂上領悟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學生會用了,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當然這樣的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運用自如的,但一定要先從刻意的運用學起。邊學邊用,課堂與課外相互聯(lián)系溝通起來,相互促進,這樣的互動學習才會更有效。
如果每堂課都有一兩個明確的目標,并且?guī)熒餐?,不折不扣地完成這些目標,力求每個學生都盡量達標,我想這樣的語文課就是高效課堂。目標教學一直都不落后,落后的是我們?yōu)閷崿F(xiàn)教學目標而做的努力,有了實際行動才會有較大收獲。因此,實現(xiàn)文本教學目標是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