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美國東部時間3月23日上午,正在中東進行第二任期首次出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忘慶祝醫(yī)療改革法案“三周歲”。三年前的這一天,奧巴馬連用22支鋼筆簽署醫(yī)改法案生效,成就了自己第一任期內最具代表性、也最受爭議的“政績”。
經歷四年的政治洗牌和成功連任,奧巴馬又在躊躇滿志打造第二任期最重要的“政治遺產”——近三十年未獲通關的移民改革。靶心是美國境內1100萬非法移民這個“老大難”,籌碼則是拉美裔族群日漸膨脹的選票權重。
隨著參議院首套改革方案細則出爐在即,連日來華盛頓政壇臺前幕后好不熱鬧,眼看輿論樂觀氛圍濃厚,移民改革的曙光是否真在眼前?
風口浪尖上的“八人幫”
過去兩個月,在國會山最忙碌的身影恐怕是參議院共和黨老將約翰·麥凱恩。最近一周,他每天都要與參議院移民改革問題跨黨派小組會談數個小時。他還計劃3月27日與小組中3位兩黨參議員前往自己家鄉(xiāng)亞利桑那州,審視邊境安檢工作,力爭在春假前“熨平”移民改革方案的分歧,趕在4月拿出一份從政界到民間都翹首以待的范本。
這個臨時小組由兩黨各4名在移民問題上頗具發(fā)言權的參議員組成,被戲稱為“八人幫”。除了資深參議員查爾斯·舒默領銜民主黨一方外,在移民改革爭論中扮演“反方”的共和黨則有重要角色出場——麥凱恩是黨內難得的移民改革長期支持者;新星馬爾科·魯比奧憑借拉美裔這個天然的政治資本在黨內迅速竄起,今年2月還被《時代周刊》冠以“共和黨救贖者”的名號。
這支參議院小組無疑在移民改革問題上扮演“急先鋒”。今年1月底,趕在奧巴馬公布移民改革方針的前一天,小組公布了自己的“框架方案”,包括為非法移民提供入籍途徑和為理工科人才提供“技術綠卡”兩項關鍵舉措。盡管白宮和眾議院小組過去兩個月中都在醞釀各自的移民改革方案細則,參議院版本最受關注。
對奧巴馬來說,小小讓棋無傷大雅,在民主黨占多數的參議院通過這份兩黨要員推動的移民改革,幾率總高于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對眾議院而言,參議院版本可謂“投石問路”。
延宕數十載的問題引發(fā)諸多分歧,參議院“八人幫”的工作進程也相當波折,完成談判的時間表一推再推。據“八人幫”身邊消息源19日“透風”,參議員希望3月底完成細則談判,然后在為期兩周的復活節(jié)春假結束后提交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執(zhí)筆起草法案條款,以便信守他們自己擬定的4月提出議案的承諾。
來自參議院內部的聲音也是佐證。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帕特里克·萊希20日忍不住對媒體抱怨:“我能理解總統遲遲不發(fā)綜合性移民改革計劃是因為一些參議員請求所致,這些參議員在進行秘密的閉門會談。”
雖是秘密會談,有關方案關鍵內容的消息還是時不時地泄露給媒體。21日媒體爆料,“八人幫”計劃給1100萬非法移民提供一個為期13年的入籍程序,前10年通過滿足種種條件獲取永久居民身份,即俗稱的“綠卡”,后3年申請入籍,而不必像現有綠卡持有者那樣等候5年。這和奧巴馬方面透露的8年拿綠卡、5年等入籍的方案相差不多。
與奧巴馬顯著不同的是,“八人幫”的方案要設定一個重要前提,如果不能確定邊境安全達到規(guī)定標準,沒有基本“堵”上今后非法移民涌入的可能性,境內現有非法移民的入籍程序不得啟動。而奧巴馬無疑希望將這兩項舉措脫鉤。
“八人幫”須在談判過程中調解各利益攸關方,其中商界組織和工會組織舉足輕重,兩者的爭端也是“八人幫”目前踢到的最大鐵板:商界組織想要擴大“客工簽證計劃”,放寬低技術臨時工的準入;工會組織卻為確保美國工人利益對諸多細節(jié)存有分歧。
談判過程不斷耽擱。一名“八人幫”身邊人士直言,談判過程絕非談妥一項后就能將其“放到貨架上”,而是要在多條戰(zhàn)線上同時進軍。言下之意,各項棋子如何上下,都是通盤討價還價的結果。
國會山之外,更多民間組織在或明或暗的“戰(zhàn)線”上角力著。過去一周,代表10萬座教堂的“福音派改革圓桌”組織展開“基層工作”,要求保守派選民們重新學習圣經中對待“陌生人”的內容,為移民改革議題謀求支持。而反對一方的組織也已對支持移民改革的政客發(fā)起攻擊?!鞍巳藥汀背蓡T林賽·格雷厄姆的老家南卡羅萊納州就正在播放一輪新政治廣告,要求這位參議員解釋清楚,為何在當地失業(yè)率高企的情況下還要給大批非法移民提供機會?
算盤上的移民改革
過去兩個月來,比起風口浪尖上的參議院八人幫,眾議院同樣由兩黨各4名眾議員組成的小組對工作可謂秘而不宣,連成員身份也多加保密,尤其是共和黨黨內要員對他們的態(tài)度亦諱莫如深。但3月下旬,兩位重要人物同一天的表態(tài)引人遐思。
3月19日,眾議院議長、共和黨議員博納首度公開支持這支眾議院小組的方案,稱其為“相當負責的解決方案”。博納此舉顯示出共和黨營盤存在突破的可能性。
同一天,共和黨議員蘭德·保羅的表態(tài)更顯眼?!俺俏疫@樣的共和黨保守派介入,否則移民改革不會發(fā)生。我今天就是開啟對話,參與到問題解決中來,”保羅對美國西語裔商會如是說。他拋出的第一個籌碼是,同意不再遣返1100萬現有非法移民,“讓他們走出陰影,走到美國社會納稅者的隊伍中來”。
保羅是“茶黨”運動中涌現出的話題人物,憑借保守立場和出位言論在2010年國會中期選舉中意外擊敗共和黨主流人選。這番表態(tài)被視為共和黨陣營中極端保守派承認拉美裔選民重要性、在移民改革問題上釋放善意的重要訊號。
但耐人尋味的是,在保羅辦公室前一晚提供給媒體的講話稿中,明明提到最終可給非法移民提供“綠卡”,但在19日的公開演講中,保羅卻將這部分內容刪除。
巧合的是,就在博納和保羅表態(tài)的前一天,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fā)表一份推動黨內改革的指導意見,要自今年起撥款增加“走基層”,走進拉美裔、亞裔等少數族裔社群宣傳共和黨,為這個去年總統大選里的“失分項目”挽回局面。
本為溫和派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就在去年競選中為爭取保守派支持,提出激進的針對非法移民實施“自我遣返”策略,讓非法移民在美國的日子足夠難過,不得不自行離開。
最終,奧巴馬和羅姆尼分別贏得71%和27%的拉美裔選票,相差懸殊。過去兩次總統大選中,拉美裔是幫助奧巴馬贏得白宮的重要票倉。
從美國各大智庫到媒體評論都普遍認為,眼下有更強的政治動因來應對非法移民問題。美國人口正經歷重大變化,拉美裔選民規(guī)模多年來不斷擴大,尤其在多個“搖擺州”影響力重要。非法移民中高達八成都屬拉美裔,拉美裔選民最關注的無疑是移民改革。
美國公共宗教研究所執(zhí)行總裁羅伯特·瓊斯認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令美國民眾的視線專注于經濟議題,減弱了對移民改革的關注度,另外,共和黨在2010年的政治鐘擺效應中重奪眾議院,一批受“茶黨”運動支持者擁護的極端保守派趁機奪取議席,給移民改革議題設置了最大的立法障礙。因此,直到2012年大選后,政治氣候才向有利于移民改革的方向發(fā)展。
加州門洛學院教授梅利莎·米切爾森表示,盡管奧巴馬在首個任期內實際上大幅加強了遣返工作,但并未影響到拉美裔選民的支持率,背后原因值得共和黨思索。
她還強調說,如果共和黨只做表面功夫,難以有效轉變形象,必須在移民改革問題上展示合適的立場。事實上,共和黨根本不必贏取拉美裔選民多數支持,只要在關鍵的“搖擺州”拿到“足夠拉美裔選票”就能獲得足夠競爭力。
民意背后的經濟題
“推動移民改革絕對是我給總統先生開具的愿望清單第一項,”在今年1月奧巴馬就職典禮現場,特意從新墨西哥州趕來的拉美裔二代移民阿德里安·佩德羅薩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他認為移民改革將迎來“屬于自己的時刻”。
阿德里安是當地拉美裔組織“族群行動伙伴計劃”的執(zhí)行總裁,今年成為奧巴馬總統拉美裔教育咨詢委員會的成員?!叭缃窨磥韲鴷嫦褚扇⌒袆油苿泳C合性移民改革了。如果給予非法移民入籍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全面貢獻社會的一員,這對美國經濟有益?!彼?3日告訴記者。
事實上,面對這1100萬活躍在農業(yè)、服務業(yè)等領域卻始終生活在“陰影”中的非法移民群體,現實顧慮明擺著:在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痼疾和減赤任務依然突出之時,1100萬非法移民的社會保障等問題是否給政府和社會帶來壓力?
為此,與奧巴馬政府過從甚密的智庫“美國進步中心”20日召開記者會發(fā)布一份研究報告稱,若在2013年開始為非法移民提供合法化和入籍機會,將在今后10年內累計為美國GDP增加1.45萬億美元。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威廉·高爾斯頓在智庫活動上指出,圍繞新移民,美國社會的確存在諸多“傳統觀念”,比如新移民拉低工資,對納稅人不公平等等,但他的最新研究顯示這些觀念未必準確,不少共和黨政客可能把贊同移民改革對選票的破壞力“想得過于嚴重了”。
公共宗教研究所和布魯金斯學會21日發(fā)布的一份民調研究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二美國民眾均贊成給予非法移民以有條件的入籍程序。
不過,或許值得麥凱恩們擔憂的是,這份民調還顯示,美國人目前僅將移民改革排在7大緊要議題的第六名。
挑戰(zhàn)之下,移民改革能否迎來真正的春天?恐怕今春之后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