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獻紅 韋靖 屈海英 滕曉婳
【摘 要】闡述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情況,實施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建議等,對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應用寫作 應用 效果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C-0103-02
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圍繞特定的項目,設計可操作性強的、任務化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活動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的目的。近年來,高職院校各種課程中不斷引入項目教學法。以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從2011年開始,該院大學語文教研室成立了“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組,并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進行了實施項目教學法的有益嘗試和探索。本文試以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對高職應用寫作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及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一、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情況
(一)以社會活動的項目流程為基礎設計教學內容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以應用文寫作教程作為教學內容顯得過于程式化,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為此,在教學中,我們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以社會活動項目的具體流程為基礎進行教學內容設計,而且盡可能把幾種應用文結合在一個項目里,讓學生在體驗社會活動過程中完成各種應用文的理論學習和寫作。如在學習“事務文書”這一內容時,以“完成一次社會調查”為項目,綜合學習計劃(方案)、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總結的寫作,具體流程見圖1。
又如,在上行政公文這一內容時,以模擬院學生會舉行一次活動的方式展開項目活動,圍繞這個項目完成過程,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寫作任務:學生會向院團委擬寫舉行活動的請示、院團委下發(fā)的批復、學生會擬寫開展活動的有關通知、向其他院校學生會或學生社團發(fā)出邀請函、活動結束后向院團委寫報告。通過這個項目活動依次學習行政公文中重點公文請示、批復、通知、函、報告的寫法。
(二)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項目活動
應用文寫作不等同于工藝流程,雖然其格式具有相對的固定性,但其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因此,在進行一些項目的設計時,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種開放性的項目,一是避免小組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互相抄襲,二是發(fā)揮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性,三是同一種應用文撰寫不同的案例,便于同學們進一步拓寬思維,舉一反三。如進行調查報告寫作教學時,每個工作小組調查的項目都不相同,這些調查項目大都是由學生自行擬定。如: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調查、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社會公德意識調查、大學生課外活動情況調查、2010屆動物科學技術系畢業(yè)生就業(yè)意向調查、XX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大學生網(wǎng)上購物情況調查、西鄉(xiāng)塘種子(水果、蔬菜、豬肉)銷售情況調查、廣西綠悅食品有限公司(注:為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校辦企業(yè))糕點生產銷售情況的調查、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兼職情況調查等。這些調查的項目或結合學生的專業(yè)情況,或是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調查的原動力。又如在進行方案這一內容教學時,要求學生完成“制定班級一項活動方案”這一項目,有些小組制定“秋游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感恩主題班會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慰問XX敬老院老人活動方案”,有些小組制定“圣誕節(jié)化妝晚會活動方案”,等等。
(三)多種形式完成項目
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根據(jù)項目的內容及難易程度,采用多種形式來完成項目。其中多數(shù)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項目,如調查報告、計劃、方案、行政公文等教學內容。但一些項目如求職信、應聘信等,因每位同學的情況不一樣,寫作內容無法統(tǒng)一,不便于小組合作開展完成項目,因此應個人完成。而合同則是由兩人完成則比較好,兩位同學分別擔任甲方和乙方,協(xié)商擬定合同。
(四)修訂完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學期結束后進行一次書面測試。這種評價過分倚重教材,重視測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識記,忽視學生技能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顯然不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我們也制定了新的評價機制,以期末考試(或考查)為主,以平時作業(yè)、小組作業(yè)、小組實訓、課堂討論、提問答疑為輔,綜合考核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百分制中,每部分成績分值如下:紀律成績占10分,平時成績(即上課的表現(xiàn))占15分,技能成績(即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占35分,考試(考查)成績占40分。
二、實施的成效及分析
經(jīng)過近兩年的實踐,我們于2012年8月及2013年1月對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部分班級進行了教學情況及效果的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個別訪談交流為輔。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樣本296份,調查對象為食品加工專業(yè)及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學生。經(jīng)過調查表明,在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嘗試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主要有以下:
(一)充分調動學生內在動力
調查結果顯示,87.68%的同學喜歡項目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只有2.9%的同學喜歡傳統(tǒng)的講授法,9.4%的同學則選擇“無所謂”;在“喜歡項目教學法”的原因中,有73.2%的同學認為“課堂比較活躍”,52.92%的同學認為“促使自己多動腦思考”;在采用項目教學法的收獲中有75.17%的同學認為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在參與工作小組完成項目時,36.23%的同學積極參與,55.8%的同學較積極參加。以上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在項目教學法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改變了以往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枯燥的授課方式,引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
(二)改變教學“低效”狀況
在實施項目教學法之前,2010年6月我們也在一些班級對應用寫作課程的授課情況做了調查,兩次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見表1),數(shù)據(jù)顯示,雖然學生對于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傳統(tǒng)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的滿意程度差別不是很大,但在學習效果的對比中,項目教學法遠遠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我們也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如案例分析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訓練法等,但大多數(shù)情況學生還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因此,往往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上課聽得懂了,但一要求寫作就又不會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碰到問題時也不會靈活變通。而項目教學法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在做中學,學中做,反復訓練,有效地改變了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的“低效”狀況。
(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應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chuàng)新的艱辛與樂趣,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和鍛煉了各種能力,如通過思考如何完成項目的過程,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寫作提高了概括問題、提煉觀點的能力;通過與小組其他成員的合作培養(yǎng)了交流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團隊意識;通過上臺分享成果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及當眾講話的膽量;通過小組競爭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打印文稿、展示成果等環(huán)節(jié)提高了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在調查中,對于“項目教學法提高了你哪方面的素質”這一問題,65.8%的同學認為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63.48%的同學認為提高了合作能力,53.27%的同學認為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48.56%的同學認為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43.75%的同學認為提高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不僅讓學生獲得應用寫作課程要求具備的核心能力——寫作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有效實現(xiàn)高職語文課程教學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教學時間較緊
項目教學法主要以學生工作為主,而普遍來說,高職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且很多同學對寫作有一種畏懼感,寫作的進程往往會比較慢,而且應用文寫作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涉及格式、內容及語言表達等方面,學生的作品往往需要反復修改幾次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這就導致教學時間較緊。有時教師原想在教學中對每個工作小組任務結果都進行展示評判,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在項目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因教學時間的關系,有時只能進行部分案例展示及粗略的講評,也造成教師對學生的作品指導不夠深入,沒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在今后教學中,教師要控制好教學進程,抓好重點難點,另外,課后多利用QQ及郵箱等網(wǎng)絡工具加強對學生的進一步指導。
(二)學生沒有及時轉變觀念
在調查中,針對“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你認為應用寫作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誰”這一問題,6.52%的同學認為教師是主體,76.09%的同學認為教師和學生是主體,只有17.39%的同學認為學生是主體,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一是因為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多數(shù)來自農村,農村的基礎教育多數(shù)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同學們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另一原因是因學生基礎差,教師往往要解釋多一些學生才明白。因此,今后上課時教師要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使其盡快轉變觀念,而教師也要少講精講,多引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三)工作小組的協(xié)作程度不夠
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78.26%的同學認為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做到了相互協(xié)作、共同提高,21.74%的同學認為沒有做到相互協(xié)作;55.07%的同學喜歡合作完成任務,13.05%的同學喜歡獨立完成任務,31.88%的同學選擇兩樣都可以。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多數(shù)同學都能協(xié)作完成項目,但仍有部分同學沒能做到協(xié)作,也沒意識到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些小組討論熱烈,程序安排有序,上交的作品質量較佳,而一些小組則氣氛沉悶,反應冷淡,最后上交作品時時草草書寫,質量不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上課時要多強調協(xié)作的重要性,多參與到一些較沉悶的小組的討論中,多對他們進行指導。還要做到獎懲分明,注意觀察學生課堂參與小組活動的表現(xiàn),對學生參加工作小組的情況進行評分,納入期末的綜合考核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程度。
【參考文獻】
[1]呂忠寶.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比較[J].科技信息,2007(9)
[2]張聰敏.例析項目教學法在應用寫作中的應用[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9(2)
[3]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4)
[4]鄒衛(wèi)進.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
【基金項目】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課題(2011JGB240)
【作者簡介】黃獻紅(1974- ),女,彝族,廣西河池人,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現(xiàn)當代文學及高職語文教育教學。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