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玲 張春麗
在班級管理中,我堅持“勤與懶、細與粗、巧與拙、軟與硬”的辯證法則,與學生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學年。
一、勤與懶
“勤”是指嘴勤、腿勤、手勤、耳勤、腦勤。每天早晨走進教室,我先要查看學生有沒有到齊。每天做操時,有學生動作不到位,我會用目光暗示其認真點兒,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
有時,我也學著“懶”一“懶”。我在班上設立了衛(wèi)生監(jiān)督員、學習監(jiān)督員、路隊監(jiān)督員等。比如:放學站隊,監(jiān)督員會在老師下課后,組織同學走出教室,整齊列隊。我站在一邊,看著孩子們,欣賞著他們一次次的進步與成長。
“勤”與“懶”讓我及時了解班情,及時處置班級突發(fā)事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快樂地成長。
二、細與粗
細:每個新的學年開始,我都會做一些精細統(tǒng)計。一是統(tǒng)計班上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附加班主任和每位代課老師的電話號碼,制表張貼并告知家長;二是統(tǒng)計調(diào)皮的學生,提前關注。每當拿到分班名單后,我會先從原班主任處了解這類學生的情況,以便溝通、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三是統(tǒng)計留守兒童,給他們更多的愛,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粗:作為班主任,有時我也故意“粗心一點”,包容一下學生,不給學生太多的思想壓力。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達到改正的目的就行。讓學生在自我矯正中不斷地進步。
“細”讓我非常周到地做好了班務細節(jié),使整個班務工作井然有序;“粗”,讓我給予學生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和充足的鍛煉機會,使學生得到歷練與成長。
三、巧與拙
“巧”是指工作方法要靈活。一是巧用人。每學期都要選用一些新的班干部,民主選舉一個“班長”,其余的班干部在征求班長意見的情況下任命或更換,做得不好的在第二學期更換,理由是要培養(yǎng)新的班干部,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二是巧到位。班主任不要天天都有規(guī)律地到教室進行檢查,要不定時檢查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學生敬畏你,即使你不在,也很放心學生。
“拙”是指班主任不能包干、代替,遇到一些非常危急的事件,故意“笨拙”一點,向?qū)W生問計求解。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一些奇思妙想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到的,一些真正觸及學生思考的教育活動就是在這個時刻展開的。
“巧”與“拙”,幫助我機智地處理班級中的各類事務,效果頗佳。
四、軟與硬
班務管理中的軟與硬是指班務管理中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癥下藥,剛?cè)岵??!败洝笔侵敢托慕逃龑W生,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學生犯錯誤是我們班主任常常面對的事,要從關心愛護的角度去教育學生,領著學生一起克服困難,伴著學生努力糾正舊習。
“硬”是執(zhí)行校紀班規(guī)過硬。對于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得來硬的,得以嚴肅的態(tài)度,嚴厲地批評告誡,并給予適當?shù)膽土P,讓學生知道老師真的生氣了,不改不行了,再錯下去就沒有余地了。
“軟”可以柔化感染學生,用和風細雨吹拂學生的心田;“硬”可以彰顯態(tài)度,造成聲勢。唯有剛?cè)岵?,方能取得奇效?/p>
這就是我對班級管理中辯證法的體驗和體會,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商共勉。
(作者單位 陜西省澄城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