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濤
摘 要:德育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是班級道德教育的平臺,開展靈活多樣的主題班會,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塑造學生的靈魂。
關鍵詞:主題班會;德育;有效性;探索
德育教育的特點是從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優(yōu)良的品質著眼,從細微處著手,不斷地強化、深化,通過潛移默化完成對學生的教育。主題班會是教育學生的主要手段,班主任老師在日常工作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尋找學生中間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將之升華確立成班會課的主要內容,在主題班上,班主任老師可以圍繞這些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主題班會更能促進班集體正確輿論的形成,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在學生中進行更廣泛的思想交流,利用學生的從眾效應,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針對學生實際確立班會主題是提高主題班會德育有效性的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生活確定班會主題。比如:學生所關注的,所需要的、所追求的以及他們的具體矛盾和問題,要針對學生中間出現(xiàn)的問題,對癥下藥。例如學生愛吃零食的現(xiàn)象,小團體現(xiàn)象,甚至個別學生抽煙,打架等一系列壞習慣,可以開展“告別壞習慣”和“向不良習慣說再見”等主題班會活動。又如:針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等現(xiàn)象,可以召開“莫讓年華付水流”的主題班會等。
根據(jù)節(jié)令,紀念日確定主題。比如元旦可以搞聯(lián)誼會,活躍班級氣氛,三月份開展“學雷鋒,樹新風”主題班會,五月份開展“學五四精神,做時代新人”主題班會。七月一日建黨節(jié)開展“七月,頌歌獻給黨”主題班會,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開展“祖國,您好”“祝福您,祖國”“騰飛的中國”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很好的載體。
班會選題與準備盡管重要,但班會總結的作用更不可忽視。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主題班會課,通過總結與反思可以更好地深化教育目標。要做好總結工作,首先要在主題班會的活動過程中多觀察學生的反映,多收集相關信息;其次是在班會課后,要主動詢問學生對本次班會課的意見,然后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揚
長避短,深化德育教育的目標。
搞好德育主題班會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班主任要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fā),把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王小艷.班會:集體成長的精神家園[J].中國德育,2011(3).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白鶴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