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麗
【摘要】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輸液在臨床中的應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應用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減少了反復靜脈穿刺,贏得了治療、搶救的時機及患者家屬的好評。
【關鍵詞】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臨床觀察;護理體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1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64-02
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是減輕患者痛苦,便于開展臨床治療、急救及供給營養(yǎng)的重要方法。近年來,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廣泛采用,既減輕了病人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又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部分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血管條件不良和在病痛時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客觀因素,特別在使用了某些刺激藥物的情況下,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血管疼痛、硬化甚至靜脈炎,導致靜脈受損傷,不良反應偏重者會有局部變色或壞死等情況,勢必增加老年患者心理負擔,影響到進一步的治療。因此,作為一名臨床護理人員,應當提高護理的全面性理念,掌握和發(fā)揮更寬泛的護理方法、技巧,讓護理滲透到整個治療過程中。
在日常臨床工作中,專門針對我院100例老年患者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治療過程進行了細心周密地觀察、分析,總結出了一些減少輸液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有益護理方法和措施,為老年患者的治療、快速康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利用一年的時間對我院100例進行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和護理。有高血壓病患者、有冠心病患者、有腦卒中偏癱、糖尿病等,這些老年患者住院時間較長,康復緩慢,而且都采用輸液治療,時間均在2周以上。
1.2方法采用22號靜脈留置針,按常規(guī)靜脈穿刺法,穿刺成功后,固定好留置針,連接輸液裝置,然后將麝香壯骨膏[1]剪成2cm×5cm大小,在穿刺部位的近心端沿血管走向貼好,24h更換1次。
2觀察與護理
2.1在日常臨床工作中,100例老年患者中,有73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血管病變,血管彈性差,脆性增大,官腔變小或血流減慢,末梢循環(huán)欠佳,皮膚完整性受損。在輸液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痙攣、滲出、輸液不暢等。
2.2在留置針使用過程中采取的針對性措施認真觀察和選擇血管,根據(jù)不同患者的血管條件,針對所應用的藥物種類選擇血管、穿刺位置、進針角度。穿刺時觀察外周靜脈彈性的程度,及有無硬結、腫脹。血管選擇,原則上由遠到近,盡量避免同一部位反復穿刺。特別是對卒中偏癱患者靜脈輸液宜選用健側肢體,因為患肢留置針輸液靜脈炎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健肢[2]。
2.3在穿刺過程中的心理護理首先是親切的詢問和交流,口氣舒緩溫和,充滿關心,從而讓患者發(fā)起信任感,主動放松精神和機體,同時有效通過觸摸的方法讓老人輕松下來,通過肢體語言強化交流,并邀請家屬共同參與,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根據(j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相關內容的認識了解,進行必要有效的心理輔導和健康引導。還有就是要強化病房的空氣質量,適當調整房間光亮度,使老年患者盡量不受到外圍環(huán)境不良反射影響。
2.4輸液過程中的觀察及護理留置針的使用時間一般在5天左右,輸液不暢或不通,沿靜脈走向有無條索狀改變或血管變粗、硬結現(xiàn)象、有無靜脈炎,穿刺點周圍皮膚有無發(fā)白、發(fā)紅、發(fā)麻、疼痛、腫脹等癥狀,是我們臨床觀察的重點,特別對病情危重者在下肢輸液時,因皮膚松弛,藥液外滲時往往滴速正常,不易發(fā)現(xiàn),且有增加靜脈栓塞和血栓性靜脈炎的危險。對血管痙攣或腫脹者,在護理中應用0.25%奴夫卡因局部封閉。輸入高滲溶液時給予適當加溫的方法,將靜脈滴注液體的溫度維持在25-35℃有助于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輸液間隔期用125u/ml肝素生理鹽水2×5ml正壓封管。肝素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血流,縮短藥物在血管的停留時間,從而減輕對血管壁的刺激,肝素還可拮抗抗體,降低血管通透性而避免或減少靜脈炎發(fā)生。還注意到拔針后按壓時間,應保持5-10min;抬高肢體40-60min,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減輕因輸液時間過長引起的不適。避免藥液在血管內存留時間過長,刺激血管引起靜脈炎,同時也能防止慢性滲出。另外,使用中草藥對靜脈炎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如云南白藥乙醇濕敷,紅歸酊涂搽,紅花醇濕敷等。
在留置針輸液時,對穿刺部位在穿刺前局部按摩,輸液前30min用熱水袋熱敷局部血管,或用50%硫酸鎂或2%三莨菪堿濕熱敷,能夠起到使血管充盈,減少血管痙攣。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快、準。
2.5護理評價依據(jù)對這10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況、營養(yǎng)狀況、家庭狀況評估,發(fā)現(xiàn)采用護、患、家屬共同參與的形式治療效果最佳。特別對危重患者采用預防性輸液護理措施,能防止靜脈炎和局部壞死的發(fā)生,同時能減輕局部疼痛、血管痙攣、損傷、水腫、滲出等癥狀。對可能有危險的因素做到早預防、早處理、多觀察、多分析總結、合理調整護理方法,對有效提升護理水平,促進治療進程非常不益。
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應用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減少了反復靜脈穿刺,贏得了治療和搶救的時機和患者家屬的支持稱贊。
3體會
因為一般老年患者的患病時間都比較長,活動量也不夠,血流的速度也慢,身體抵抗力降低,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因為新陳代謝不正常使得外周血管病變導致血管缺血,感覺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發(fā)生病變,最后出現(xiàn)感覺障礙,這樣就會出現(xiàn)局部感染等癥狀。當留置針血管的直徑達到三毫米的時候,宮腔小,其針管和血管壁機械的摩擦程度就會越大,血管內膜所受的刺激也就更多。
也就是說,針對老年人實施周靜脈留置針輸液治療的時候,要重視對老年人脆弱血管的關注,要明白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弱,面對機械性損傷和化學能力的反應的抵抗水平比較差,比較容易出現(xiàn)靜脈損傷并發(fā)癥。這樣就會根據(jù)對身體狀況進行觀察,掌握血管情況,研究心理認識,同時結合病情實施對應的預防以及護理方法,提高血管保護力度。再有就是要形成優(yōu)質的醫(yī)患關系,結合良好的服務以及優(yōu)質的技術強化患者對自身的信任,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參考文獻
[1]邵紅娟.麝香壯骨膏預防靜脈損傷延長靜脈留置針的方法.實用護理雜志[J].2011,5(18):53.
[2]秦燕.腦卒中偏癱患者靜脈輸液發(fā)生滲漏的觀察.中華護理雜志級[J].2011,7(39):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