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瓊
摘 要:英語課堂中以活動為中心,就是指教師在研究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和組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英語課堂活動教學模式不應僅僅是幫助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工具,必須立足于能促進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而且要遵循現(xiàn)代學生認識的發(fā)展順序,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認知的飛躍。
關鍵詞:英語課堂;活動教學;口語交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與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課堂中以活動為中心,就是指教師在研究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和組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并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積累學習經(jīng)驗,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一、營造課堂氣氛
首先,建立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如課前師生互相的語言交流,Gland to see you again! / How are you family?...這些句子都可以體現(xiàn)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消除學生的緊張和恐懼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課堂上老師要做到對全班同學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受平等,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作為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杠桿,盡量做到不體罰、歧視學生,尤其對后進生更應去呵護,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實現(xiàn)自我價值,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三四年級的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很差,所以整個教學過程,從感知語言材料開始,到反復模仿,強化記憶,學會運用,一切活動都要在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進行。新教材本身以其色彩艷麗的圖片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情景,但實踐中我們知道,僅靠書中的彩圖遠遠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我們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模擬許多其他的情景,如:1.利用具體的實物,如教學用品,文具用品,玩具等創(chuàng)設實物情景。讓學生簡單地進行仿說訓練。2.利用自制圖片和投影等圖片情景,對學生進行看圖說話等的訓練。3.利用頭飾、服飾、道具、場景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編對話,相互交際,養(yǎng)成敢說愛說英語的好習慣。例如:教學I am...,You are...句型時,我首先通過錄音中各種動物的叫聲,引出cow,dog,cat 等動物,進行單詞操練和復習,再通過頭飾來操練句型Now I am a cow. Yes, you are a cow.最后,讓學生自己扮演各種角色進行自由交談。這樣學生就在情景中理解內(nèi)容,學習內(nèi)容,并且產(chǎn)生了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二、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在課堂上,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會有差異,有差異,就會有辯論,有辯論,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會大大增強,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一般與個體的智力及知識有關。小組討論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的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盡量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同桌2人一組pair work,前后四人小組group work,先讓學生討論學習,然后檢查。這樣在個體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激勵了主體創(chuàng)新。
三、開展口語交際
最基本的訓練學生交際能力的方法是朗讀、背誦課文,但反復背誦又比較的單調(diào)乏味,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老師還是要多想些方法。如用多媒體電化教學,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模仿,進行口語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口述課文,可以用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在屏幕中進行提示,再配些圖片循序漸進地指點和引導,使學生有清楚的思路,口述起來就會如流水一般暢通無阻,這樣就可以使學生能大膽地鍛煉口語,減輕學生難開口和怕說話的壓力,提高說話能力。在平時教學中教師看來非常簡單明了的事情,但對小學生來說,有時確實很難理解。只要老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降低難度,采取較小的坡度,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內(nèi)增加語言操練的機會,學生就會學英語,就會說英語。
四、建立動力機制
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課堂中只是枯燥的講練,很容易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不能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自由的氛圍,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我發(fā)揮,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利用一切機會,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以主體形象,貫穿語言習得的全過程。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歌曲、表演對話等活動,讓學生自始至終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把英語課堂模擬成一個聽、說的“舞臺”,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聽、說英語?;蛘呙恐芏ㄆ谶M行一些活動,在活動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課隨意交談,彼此無拘無束,也可以有效提高聽說能力。在英語課堂中以活動教學模式為契機,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英語課堂活動教學不應僅僅是幫助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工具,必須立足于能促進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認知的飛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設計的活動應該是學生愿意接受,主動探求的形式,并通過主體實踐活動圓滿完成認識與發(fā)展任務。
參考文獻:
[1]靳彥東.有效設計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模式.甘肅教育,2008(24).
[2]王辰.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陜西教育,2004(12).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