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信
摘 要: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為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教育平臺,其中微博也被應用于英語教學。本文基于新浪微博來研究微博英語教學的策略。經(jīng)過對一些活躍于微博上的個人和組織用戶進行研究與分析,試著提出微博用于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意見。
關鍵詞:新浪微博 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86-01
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微博也試著應用于英語教學中。但是對于微博應用于教學領域的研究比較少,對于微博應用的研究主要在市場營銷和新聞學及圖書館等方面。本文主要對新浪微博在英語教學層面的應用進行分析與研究,試著給正在研究怎樣實施基于微博教學的英語老師提供一些可以參考的教學策略以及不能忽視的問題。
1 文獻綜述
微博是屬于自媒體平臺,傳授者與接受者分得不是清楚,改變了以往以傳授者為核心的傳播方式。但是只要具有分享意愿的人就可以經(jīng)過微博與外界進行交流、互動。就微博傳播的內容來講,它雖然傳遞的是微內容,但是可以容文字、音頻等于一體,具有很強的信息傳遞能力。就微博傳播的方向來講,小范圍內的有清楚的指向,大范圍的方向就比較的廣闊;微博開始時,用于朋友之間的信息傳播,假如某個信息被人們關注之后,就會出現(xiàn)裂變式的傳播效應。
也就是微博的這些特點,使得微博成為英語教學媒介的可能。第一,微博傳播的為內容使得信息傳遞比較有效。一篇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使得微博發(fā)布者更加重視語言的精練與措詞。這樣使微博傳遞的信息更加的簡潔明了,便于學生是對于內容的駕馭。在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致使信息泛濫,閱讀也變得破碎化,學生處理信息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然而簡單明了的信息可以作為學生提升學習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表明了微博在青年人中流行的原因。第二,微博的多模態(tài)性決定了由它傳遞的教學內容將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微博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包括圖片、音頻、超鏈接等,這些有益于刺激學生的多感官以及肢體的參與,有助于學生全方位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第三,從交互性與距離感方面來講,微博要比其他交流工具更好一些,于是,更具有應用于教學的潛質。微博和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進行比較,微博接受信息和反饋速度上更勝一籌,微博的轉發(fā)、評論的功能解決了網(wǎng)絡教學平臺無法令人滿意的協(xié)作活動,微博能夠將學習者連接起來,將教和學趨向協(xié)作化和社會化。
2 微博應用于英語教學的研究
(1)研究方法。文章對新浪微博上的十二位將英語教學為主題的關注度高的人氣注冊用戶進行為期五個月的參與性觀察,并以內容分析法對比十二個案例教學內容、方法傳播手段等進行分析,并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的英語教學策略。借鑒新浪微博上使用的術語,文章將開設且通過微博發(fā)布者,稱為“博主”;對于關注者稱為“粉絲”。
(2)數(shù)據(jù)。文章從新浪微博上選擇了二十名把英語教學當成主題的、且關注度較高的用戶作為研究對象,十個個人用戶,十個企業(yè)組織用戶(見表1)。
(3)分析。第一,原創(chuàng)的內容。微博開始應用于教學之前,通常是以轉載或者是整合別人的信息等方式去研究和熟悉這樣一個新的教學手段。但是微博發(fā)布的內容長時間的轉載他人的信息,那么他只會遠離成功。微博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的內容是原創(chuàng)的。根據(jù)十二位研究對象得出,最受歡迎的博主是@我愛英語,他發(fā)布的內容幾乎都是原創(chuàng)的內容,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原創(chuàng)以及獨特性的內容,有個性,才具有閱讀的價值,同學們比較喜歡。第二,語料真實。各種格式的材料通過微博都能呈現(xiàn)出來,于是,呈現(xiàn)真實、本土的語料方面,就可以補教材的不足。不可不信,網(wǎng)絡打破了交流的界限,很多源于西方國家的材料隨時可得。這些材料具有形象性和真實性,營造了一個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微博能夠將一個圖片或者是音頻文件都能夠呈現(xiàn)出來,都可以成為英語教學的內容。網(wǎng)絡上所有真實的語料都可以作為教學材料的潛質,可以脫離教材和教室的束縛,創(chuàng)建一個學習氛圍。根據(jù)十二位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幾乎都使用真實的語料,這些豐富多樣的微內容,強化語言記憶,有助于學生英語的學習。
3 局限
(1)當前,英語教學博主不是很多,因此,對于英語教學的探索就會受到限制。當前,微博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以介紹中英對譯的手段為主,并沒有真正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合作和討論。對于碎片式閱讀,學生對它會留下多少的印象,這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
(2)微博支持的各種格式的材料而體現(xiàn)出它的趣味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些圖片和音頻等刺激的同學們的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但是也會使學生們只關注表面的東西;同學們獲得信息比較方面,很多的碎片化信息大量而來,使同學們對信息只有廣度的了解,而對于深度的了解卻是很少。如何才能處理好閱讀深度與廣度之間的關系是學術界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
4 結語
微博用于英語教學雖然不成熟但是它的發(fā)展前景是好的。在不足兩年的時間里,微博在傳遞信息上已經(jīng)充分地體現(xiàn)了它所有的實力與潛力。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傳播方式,也可以借用微博走近學生。因此,老師就要挖掘這方面的潛能,為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 孫文華,張慶勇.微博英語班級與課堂教學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22).
[2] 王海梅,張永利.探析微博客在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中的交互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