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高等學校本科生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項目是2006年由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共同發(fā)起,2007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實施,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當中實施的一項教改計劃,是一個針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改革項目。其中包括六個方面內容:專業(yè)結構調整與專業(yè)認證;課程、教材建設與資源共享;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評估與教學狀態(tài)基本數據公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其內涵是以提高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為目標,以促進改革和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整體實力。
一首都體育學院高度重視“質量工程”
(一)學院三級領導機構明確分工
學院高度重視“質量工程”建設工作,為了高效地指導和組織“質量工程”建設工作,學院依托三級領導機構,即教務處———學科部———教研室,展開全面、有序的組織工作。其中,教務處負責全面把握“質量工程”建設的總體布局、實施政策、管理制度和工作進度統(tǒng)籌;學科部具體負責“質量工程”各分項目的負責人、主要成員和工作進度安排;相關教研室負責“質量工程”各分項目的具體建設工作。
(二)逐步建立、健全“質量工程”工作的相關制度與規(guī)范
學院制訂了“分類發(fā)展、分層推進”的“質量工程”發(fā)展戰(zhàn)略,先后開展了“國家級”、“市級”、“院級”三個層次的“質量工程”建設工作。對“質量工程”中的每項具體項目的建設,都制定了相關的配套文件,規(guī)范了申報、評審、公布、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工作程序。對質量工程工作做到了有布置、有審核、有檢查,保證了“質量工程”工作的順利實施。與此同時,在“質量工程”建設中所涉及的經費資助、獎勵、后勤保障等方面,學院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確保了“質量工程”工作在我院規(guī)范有序的開展。
二首都體育學院“質量工程”建設成果及分析
(一)首都體育學院“質量工程”建設成果
2006年以來,首都體育學院共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兩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五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兩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七門;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兩個,北京市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四個;北京市級精品教材十本;北京市級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九個;兩名教授獲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一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yǎng)基地一個;獲得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chuàng)業(yè)行動計劃支持項目八十一項?!百|量工程”建設成果充分體現了首都體育學院抓“質量工程”的明顯成效。
(二)與北京體育大學建設成果對比分析
由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在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深入、細致的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作為北京市屬院校,首都體育學院“質量工程”建設水平整體上與北京體育大學相當,“質量工程”建設獲得了一系列標志性的成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與全國體院及綜合院校建設成果對比分析
“質量工程”建設共分6個方面17個項目,是一個系統(tǒng)的建設工程,本文主要列舉與體育類專業(yè)和體育類院校相關的、惠及面比較廣的部分數據,分析其共性特點與內在關系。由表4、表5、表6可以看出:
第一,“質量工程”建設項目基本惠及到每所專業(yè)體育院校(全國共14所專業(yè)體育院校),尤其是與學生關系最為緊密的專業(yè)建設項目和課程建設項目方面。
第二,表6中,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可以體現師資力量配比的合理性。全國共建設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1013個[1],體育類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成果數量僅占2%不到,體育院校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成果數量為6,僅占0.5%。
第三,我院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成果數量占全國體育類院校成果的1/15,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成果數量占全國體育類院校成果的1/10,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成果數量占全國體育類院校成果的1/3??梢钥闯觯以骸百|量工程”建設工作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成果顯著。特別是在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工作中,成績突出。
三以“質量工程”為載體,大力促進體育教育
(一)重視教育教學改革,明確教學中心地位
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衡量課程建設、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標準;是實現“以學生受益為核心”的直接保障。如何引導教師重視課堂教學,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一方面,我們要讓教師樹立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時應該為教師的個人發(fā)展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在政策上給予引導。
首先,加大院級教育教學改革的建設力度。教育教學改革不能是簡單的思考,必須要有深入的研究和不斷的嘗試,通過加大教育教學改革立項建設的投入力度,給教師更大的思考空間。2006年至今,共取得市級教改立項9項,確立院級教改立項43項。為投入教育教學改革的教師創(chuàng)造更為寬松的研究條件是很必要的,也能更好的體現學院“以教學為中心”的辦學指導思想。
其次,注重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完成高質量教學任務的教師的個人發(fā)展。這包括兩方面:一是要在教育教學改革轉化為科研工作量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二是在職稱評定時體現學院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視。
(二)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學校結構、規(guī)模、質量、效益協(xié)調發(fā)展
學校堅持教學優(yōu)先的原則,千方百計增加對教學的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我院多個擁有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體育場館。其中,大學生體育館、田徑綜合館、田徑場、游泳綜合館等被北京奧組委確定為體操、柔道、跆拳道、足球和水球等5個項目的2008年奧運訓練場地,在運行中完滿地完成了奧運會的任務。
近年來,學校投入大量資金,改建了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公寓,新建了學生食堂、活動中心,添置了許多教學器材和儀器設備。
目前,我院教室數量充足,本校區(qū)的教室已全部實現多媒體化;實驗室設備先進、完善;圖書館設施先進,資源豐富,實現了自動化、網絡化管理,為教學、科研和學生第二課堂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
(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較早地參加科研與創(chuàng)新活動
2006年至今,通過個人申報、系推薦、專家評審,共確立學生科研立項項目111項,其中,32項為北京市大學生科研與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了本科生綜合素質。近年來,我院本科生頻繁獲得各項學術論文獎項,突顯了學生科研能力。在開展科研立項的同時,每年組織了本科生網站、網頁設計培訓班,并每年組織全院本科生網站、網頁設計比賽,其中,部分優(yōu)秀作品參加全國體育學院網站、網頁設計比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四以體育教育、體育科研為平臺,為增強民眾體質建言獻策
(一)將奧林匹克教育普及到小學及西部
首都體育學院有針對性的加強了對奧林匹克學術研究,成立奧林匹克研究中心,并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舉辦了“奧林匹克教育師資培訓”。開展了對奧林匹克為教育創(chuàng)造的契機的研究,研究和編寫了適用于大中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奧林匹克教育系列教材、多媒體教材,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奧林匹克教育體系。
(二)奧運場館為群眾所用
借北京將舉辦奧運會的東風,首都體育學院通過積極申請和論證,在進一步滿足體育教育和群眾體育活動需要的基礎上,促成了北京市奧組委決定將2008年奧運會跆拳道、柔道、水球、體操等項目的訓練館定在首都體育學院校內。為此,首都體育學院在原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積極對場館進行修繕與改造,并在奧運會賽后,各類場館都將一如既往的供社會群眾使用,大力推進全民健身運動。
參考文獻
[1]全國高校質量工程項目建設與推廣專題研討會暨第六期項目負責人及骨干教師培訓班會議資料.2010(11).
[2] 2010北京地區(qū)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業(yè)務會會議資料.
2010(4).
[3]盧紹娟,張海燕.關于高校質量工程中的教學團隊建設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0(4).
[4]王平祥,唐鐵軍.關于高校實施“質量工程”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0(3).
[5]鄭秀英,孟文慶,姜廣峰,付志峰,郭廣生.基于“質量工程”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3).[6]楊培強,袁寶華.以“質量工程”為抓手推進本科教學內涵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0(5).
[7]馬寅秋.實施質量工程,提升教學核心競爭力[J].中國電力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