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百秋
〔關鍵詞〕 體育教學;運動興趣;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8—0050—01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敲矗谛抡n改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呢?
一、轉變自身教學觀念
體育與健康課程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把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對“如何教”考慮得較多,對如何讓學生樂學、愛練考慮得較少,導致學生始終是被動的參與者。新的體育課程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為此,體育教師要把如何有利于學生的“學”作為“教”的出發(fā)點,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中心位置,積極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與服務者。
二、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科學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的前提。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決于物體的物理特性,而是要看它和主體過去經驗的關系如何。太熟悉的,因為司空見慣,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讓初一學生再去學習小學二、三年級已掌握的滾翻動作,教師一遍又一遍地講解滾翻的技術動作要領,學生自然不會感興趣。而完全陌生的,又因為和主體已有的經驗聯系不上,也無法使學生產生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基礎、身體特征和心理發(fā)展特點等,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喜歡體育活動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學方法陳舊。為此,教師不能為了教而教,而應該多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多考慮怎樣教才能讓學生學得主動,練得積極。教學方法的改進要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為著眼點;以有利于學生的“樂學”、“樂練”為基礎;以有利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為目標,注重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全面發(fā)展。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及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等方面進行選擇與合理運用。1.教學情景化。即創(chuàng)設具體而生動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思考、探索與交流等方式獲得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不斷豐富體育活動經驗,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2.采用游戲和比賽法。教學中,教師適時開展多種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游戲和比賽,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比較枯燥的身體素質練習中,可以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3.重視音樂的作用。當代中學生對音樂都很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音樂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如,可在學練武術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中國功夫》《男兒當自強》等歌曲。
四、改革教學組織形式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只考慮學生要聽話,卻忽視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從表面上看,學生也“動”了起來,但他們更多的是被動參與。這種單一、枯燥與整齊劃一的組織形式,怎么會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和學練的積極性呢?為此,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改變那種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質狀況及性格類型等個體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友伴結合,合作交流,大膽展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使他們既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五、發(fā)揮評價育人功能
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手段。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充分發(fā)揮評價的育人功能。要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對他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怪,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評,以激勵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特別是對那些運動能力差的學生取得的微小進步更要予以充分肯定,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其運動興趣長久保持。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