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剛
眾所周知,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現代文明的任何進步都離不開數學,所以在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中,數學一直是學生的一門主要基礎課.然而數學學習卻讓許多人聞而生畏,特別是學生更是以矛盾的心情看待數學:必須要學又害怕學,非常想學好可是又很難學好,相當多的人學得很被動、很痛苦、很沒有成效.如何把學生的數學成績搞上去一直是家長、老師、學生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能盡快地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快樂地學數學?
一、學前進行兩個“轉變”的教育
學生進入高中后無論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由于初中和高中的數學教學無論在學習內容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許多同學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針對學生的各種思想問題,我們首先幫助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與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為此在開學時我先進行高中數學學習與初中數學學習的聯系講學,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靈活多樣性,常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加以討論,通過講學與討論使學生明白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學習數學知識對自己有意義,并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兩個轉變的教育使學生有了能學好數學的精神準備,為順利地完成高中的數學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自學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是學生花費時間最長,使用精力最多,而又是大部分同學以失敗而告終的一門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我們在講課時應有意識地結合課本的相關知識點,從一些與實際生活有關的趣味題或社會熱點來設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有用的、是有趣的,學習數學可以使自己更聰明,加深他們對數學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21世紀,人們的學習不可能永遠在學校里、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人的一生中絕大多數的知識,一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去發(fā)現、研究、總結;二是通過閱讀圖書、雜志等去理解、吸取、掌握別人的成果,這是主要的途徑,這就對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會不會讀書,能不能從別人獲得成果的過程中除了掌握知識之外還能學會他們的方法并指導自己的學習與工作,是高中數學教學應當重視的問題.
三、科學評價教學質量
1.學生成績考核的改革.目前,教學質量的評價方法之一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數學應當考什么?一直以來都是考書上的黑體字的內容記得是否準確,能否正確地利用這些內容解題.這些題目自然可以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本來考試的目的對于教師來說應當是發(fā)現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以改進工作,現在的情況是考試往往是教師促學的手段,嚇唬學生的法寶,學生一聽要考試就害怕、緊張.為了改變這種不良情況,我除了在考試方式上進行改革外,也從如何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進行了以下一些探索:(1)淡化橫向比較,側重縱向比較. 每次考試以后宣布平均分,讓每名學生根據與平均分的差距和自己以前的成績相比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2)可以申請重考.
四、高中數學課程建設的設想
教學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現行的數學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難度太大而廣度不夠,經典的內容多而現代的內容少,純理論的內容多而聯系實際的內容少,枯燥的內容多而有趣的內容少,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被培養(yǎng)成了解題機器,而在思維品質上收效甚微,他們所用的許多時間可以說是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更不幸的是因此產生的對數學的誤解及信心的喪失,本來花時間和精力所學的課程應當是最愛學、認識最清楚、理解最透徹的,而事實卻恰恰相反,相當多的學生對于“數學是什么” 這樣的問題卻說不出個一二三來,這說明我們的數學教育是失敗的.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生動、主動地學習,應當對教材進行必要的改革.
當前新一輪教改正在興起,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主動、快樂、高效地學習,能在知識、能力、創(chuàng)新三方面都獲得豐收是我的奮斗目標.希望我的學生們將來在探索大自然的進程中,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huán)境下,無論在什么崗位上工作,都能夠以其在數學學習中所培養(yǎng)的良好數學素質,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