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丁丁 周汝東
【摘 要】對軍事體育課程體能恢復期內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在恢復期內軍體課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環(huán)節(jié),為避免運動損傷,提高軍體課的教學質量提供幾點參考意見。
【關鍵詞】軍體課教學 恢復期 運動損傷 防治
軍事體育課程以室外課居多,體能要求高,運動強度大。很多學員經過假期間隔后身體素質出現(xiàn)明顯下降,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因此做好軍體課程恢復期的運動損傷與防治,對于軍體課的教學十分重要。
1 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1.1身體功能和心理素質因素
體能恢復期處于寒暑假開學后,由于學員假期很少進行體能訓練,開學后學員身體表現(xiàn)為肌肉力量和彈性、關節(jié)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下降,靈敏、協(xié)調性差及反應遲鈍等特點。動作記憶消退表現(xiàn)為專項技術不熟練,技術動作出現(xiàn)錯誤,違背運動力學原理。尤其運動量容易超過此時機體的承受能力,因而易發(fā)生損傷。此外由于長時間未參加高強度運動,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不適應,出現(xiàn)情緒低落或急于求成等心理現(xiàn)象,都可能成為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
1.2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合理
這是恢復期運動損傷的常見原因。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加強各器官系統(tǒng)活動,從而縮短人體運動的適應過程及促使身體發(fā)熱,使全身各關節(jié)、肌肉、韌帶都得到活動,為正式運動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在恢復期尤為重要。如果上課時,準備活動不充分,上課時強度加大就容易受傷;準備活動的量過大,身體在進入正式運動前已感疲勞,此時參加劇烈運動就容易受傷;準備活動與正式活動間隔過長,準備活動所產生的生理作用已經減弱或消失,失去了做準備活動的意義;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合理,這就使運動中負擔較重部位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改善,因此針對訓練課目和學員情況,做好準備活動,也是避免運動損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3教學組織、安排不合理
訓練過程中,不遵守訓練原則,不從學員體能恢復期身體狀態(tài)實際出發(fā),訓練量安排不當,尤其是運動量過于集中,使局部負擔過重,沒有把一般訓練與專項訓練有機結合,就容易造成學員受傷。因此在體能恢復期教學訓練內容的安排要根據學員健康狀況、機能狀態(tài)、運動技術水平等因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員要對教學中的重點以及容易發(fā)生損傷的動作做到心中有數,要合理組織教法,事先做好預防的準備。在做身體素質練習時,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一般是將速度、靈敏度練習放在課前部分,力量、耐力素質練習應放在教學后部分,否則,學員練習時易受損傷。教員還要注意觀察學員練習時身體的疲勞程度.及時調整學員的運動負荷。
1.4氣候因素
軍體訓練恢復期通常處于暑假、寒假開學后,這時天氣多處于較熱和較冷時期。氣溫過高,容易大量出汗,影響體內水鹽代謝,易發(fā)生肌肉痙攣或虛脫、中暑等情況;氣溫過低,易發(fā)生凍傷或出現(xiàn)肌肉僵硬、身體協(xié)調性下降,運動中動作反應能力遲鈍,而引起肌肉拉傷;這些都可能成為受傷的原因。
2 運動損傷的預防
預防恢復期運動損傷,首先應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綜合措施,努力消除各種致傷因素,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2.1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教員、組訓人員要在開課前對學員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加強對訓練目的、任務和安全思想認識,增強防范意識,潛移默化地發(fā)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同時培養(yǎng)學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保護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優(yōu)良的軍事體育訓練作風,克服體能恢復期思想上麻痹大意。
2.2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體能恢復期避免運動損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將機體各部分的技能調節(jié)到最適宜的狀態(tài),以提高肌肉韌帶的彈性和柔韌性。準備活動的運動量,應根據個人器官系統(tǒng)功能情況、氣象條件和教學訓練情況而定。若機體興奮性較低或氣溫較低,準備活動應充分些。一般情況下,以身體感到發(fā)熱、微微出汗為宜,冬天的運動量可適當大些。準備活動的內容,應根據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內容而定,做到有針對性,既有一般性準備活動,又要有專項準備活動。內容上一般先慢跑,然后做肌肉力量性練習和肌肉伸展性練習,并結合一些運動游戲來做效果更好。最后部分的內容,要與正式運動的內容要緊密練習。對正式訓練中負擔較大和易傷部位,要特別做好準備活動。
2.3提高學員的運動技能
軍體教員應具備豐富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在恢復期進行技術動作訓練時,要領要講清楚,要突出重點、難點,對易發(fā)生損傷的動作反復提醒;其次強化技術動作練習,做到準確、穩(wěn)定、規(guī)范,并重視平時練習中正確的姿勢與體位。采用各種科學手段,循序漸進加強學員身體的全面恢復,從而提高學員的應激能力。同時,加強機體易受傷部位和相對較薄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其功能,達到預防損傷的目的。
2.4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保護和自我保護是預防體能恢復期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訓練中適當的保護與幫助可增強受訓者信心,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尤其對學習新動作時,學員判斷和控制力較差,很容易發(fā)生技術動作上的錯誤或脫手跌下,教員應將正確方法傳授給學員,保護時出手要快,時機要準,確保訓練者人身安全。
總之,恢復期訓練是軍體訓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不能一味片面強調勇敢頑強而造成傷害事故,也不能怕出現(xiàn)運動損傷而降低訓練質量和訓練難度。因此,要正確認識運動損傷,預防為主、積極治療、抓早抓小、練治結合的原則,了解訓練中可能發(fā)生損傷的原因,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掌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規(guī)律,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運動損傷,從而為恢復期后各項教學與訓練活動的高效開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