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學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羽毛球作為一門體育專項課備受廣大師生的親睞。體育教學模式正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運動教育”模式能更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有利于整個團隊技戰(zhàn)術水平的發(fā)揮,因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運動教育”模式 高校羽毛球教學 專項訓練
“運動教育”模式對于現階段的體育教學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它就是要以游戲理論和游戲思想為主要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斑\動教育”模式中改變了體育教學模式,傳統的既包含了體育比賽的賽事,同時還有一定的獎勵,在運動文化和人文關懷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在“運動教育”模式下感受真實的運動體驗,發(fā)揮潛能、增進友誼,提高參與體育的熱情。
一、“運動教育”模式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意義
1.1“運動教育”模式教學方法
一般認為“運動教育”模式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有合作學習法、直接指導法、伙伴學習法這三種。老師在開始運動季的階段分配每一位學生的角色,運用直接指導法教授學生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在短期內了解該競技體育的特點和運動過程當中注意事項。師生之間共同協作,相互學習;以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來帶動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進步,技能綜合利用人力資源,同時個人技能得到發(fā)揮,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得到加強,整個團隊的技戰(zhàn)術能力也有穩(wěn)定的提升。
1.2“運動教育”模式教學特征
“運動教育”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賽季 ”和“友誼”?!斑\動教育”模式下的體育教學“單元”要較傳統模式下的要長一些,通常也會稱這樣的運動“單元”為“運動季”。在開始“運動教育”教學前,體育老師就是教練員,學生要自己發(fā)展自己的“團隊聯盟”。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比賽、積分記錄、決賽、慶?;顒拥冉M織“運動季”,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感受運動樂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運動能力和人文精神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提高。
1.3 “運動教育”模式教學優(yōu)勢
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模式,將“運動教育”模式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中只注重技術學習而忽略戰(zhàn)術成分的情況,讓水平不均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羽毛球這項對抗性很強的項目當中。“運動教育”模式不像傳統體育教學那樣只注重個人練習而忽略團隊意識的原則,讓學生能充分領會到競技體育的特征和理念,學生通過身臨其境地參加實戰(zhàn),個人的體育運動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同時,學生在“運動季”過程當中,通過各種角色互換,感知競技體育當中的內涵及特征。將教學轉變?yōu)榻逃?,將技能轉變?yōu)槲幕膫鞒?,人文精神也能夠很好的提高?/p>
二、“運動教育”模式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教學設計
2.1團隊聯盟組建
教師在開始羽毛球專項課教學之前,先讓學生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讓學生了解“運動季”當中的具體事項后進行分組。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據實力分布均衡的原則進行團隊創(chuàng)建,每一個小組之間都可以自行選舉出“組內教練”和組長來協調團隊的羽毛球練習,亦可自行設計隊標、隊歌等,在“運動季”當中喊響自己的團隊口號,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2確定教學單元和基本任務
在“運動教育”模式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將羽毛球的課程分成若干個“運動季”,如“練習期”、“季前賽期”、“正式比賽期”、“決賽期”,再根據需要將“運動季”細分為多個“子季”,根據羽毛球課程特點再制定每個“子季”的教學方案。在每個階段教師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練習期”主要是示范指導學生的動作和技術要領,引導學生自學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季前賽”階段組織學生比賽合練,注重提高學員的個人技術能力。如事先畫一個圈,讓學生單獨訓練“后場高遠球”這個科目;“正式比賽期”階段主要注重的是讓學生都能全程參與到比賽當中,讓學生體驗角色扮演、提高運動技能、掌握比賽策略等一系列的過程,教師也可以根據學員個人情況為其設計專項訓練,提高羽毛球單個技術動作能力等。如在一對一擊球比賽中,規(guī)定雙方必須要在五個回合之上時才能扣殺,依此來讓學生自行合理選擇技能,鍛煉其臨場應變能力?!凹竞筚悺敝?,主要是創(chuàng)造一些比賽的機會,如單打、雙打、混雙等,每一項都評出冠、亞、季軍,比賽結束以后組織頒獎大會,做總結報告。
2.3 完善評價體系
在“運動教育”模式開展過程中,教師既要做好終結性評價,同時也應當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對每個學生在羽毛球學習的每個階段和課堂表現進行酌情打分。不僅是成績評價和技能評價,還要進行人文素質評價,即考查學生的游戲參與熱情、新技術接受能力、出勤率等。如此評價模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人文意識修養(yǎng)。
2.4 “運動教育”模式注意事項
首先要結合實際課時情況安排好學生羽毛球練習的章程和比賽的時間,針對每一個羽毛球的技戰(zhàn)術動作,都要酌情安排學習時間,盡量不浪費一分鐘時間。在組團或者分配比賽的時候,要體現學生的個人意志,不能僅憑教師的主觀臆想,否則效果適得其反。教師在安排羽毛球比賽的時候也應當充分結合教材內容,適應學生的基本技能水平,不能盲目地求潛能開發(fā)而增加強度。
結語:“運動教育”模式主要就是要以游戲的形式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教師在制定“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學方案時,要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提高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豐富其運動體驗。隨著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作為一項協同性較高的體育課程,羽毛球課強調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運動教育”模式讓學生在組隊中相互學習,在“季度教學”中更直觀地了解技術動作要領,并形成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月,劉超,邰雨峰.羽毛球專項課實施“運動教育”模式的研究[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1(05)
[2] 梁恒.“運動教育”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之教學有效性比較分析[J]. 內蒙古體育科技. 2011(02)
[3] 黃珂.領會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 經營管理者.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