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豐富情感體驗、引導藝術創(chuàng)新、擴大課堂容量等幾方面,對多媒體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簡單闡述。當然,多媒體教學并不是萬能的,不能過分依賴,要讓它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多媒體;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065-001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經。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逐漸走進了音樂課堂。多媒體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它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形象具體,促進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展課堂容量,豐富教學手段,填充教學資源;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貼近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最佳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并能更好的使之與生動的教育技術相結合,進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淺略的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所有智力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我們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容易分散,由此帶來的負面情緒往往也會帶到課堂上,影響學習效率。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順其自然的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指引下,主動的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和情緒,在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并能激發(fā)起強烈的對音樂課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強直觀感受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币虼?,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呈欠浅1匾摹@枚嗝襟w技術可以將各種素材進行加工,創(chuàng)設出更加豐富的課堂情境。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具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寓教于樂,同時綜合運用文字、圖像、動畫等各種信息,把音樂所要表現(xiàn)的情境用直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音樂形象一目了然。比如,在欣賞鋼琴曲《保衛(wèi)黃河》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把黃河驚濤駭浪的情境以視頻的形式播放出來,把抽象的音樂形象具體化,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把音樂情感和藝術形象完美的結合起來,同時也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了解。
三、豐富情感體驗,提高審美能力
音樂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等獨特形式,來表現(xiàn)藝術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是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關鍵。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了一個聲情并茂的音樂世界,通過多姿多彩的信息呈現(xiàn),引導學生感受美,從而切實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音樂作品中蘊含的美和豐富的情感感受,如果沒有合理的表達方式,都會讓音樂課顯得空洞和蒼白。在音樂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實際需要,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課件,則能讓教育內容生動活潑,讓學生樂于接受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走進音樂、感受音樂。這樣一來,借助多媒體課件的音樂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動中學和樂中學,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促進了他們感受美、想象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進而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引導藝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美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強調的是基本音樂知識的傳授和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這導致學生機械模仿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學生思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受到了很大限制,阻礙了學生思維空間的擴大。而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老師們往往看不到孩子們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的潛能。
因此,在進行音樂教育時,不能僅僅只是讓學生聽音樂、學唱歌,還要引導他們通過積極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及視覺、聽覺去感受、去體驗甚至去創(chuàng)造美。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或者交流式的學習,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和自由度,發(fā)展他們的聰明才智。這樣,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上,也非常有利于發(fā)展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五、擴充課堂容量,滲透多元文化
網絡時代的來臨,不但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媒體網絡教學就為音樂教學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途徑。把圖文聲像有機結合的多媒體用來輔助教學,不僅能帶動學生的情緒,還能通過一些資料來擴充課堂容量,同時滲透多元文化,讓學生能了解到音樂課堂之外的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音樂多元化不僅僅在于它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方法和創(chuàng)作手法,經典的音樂作品往往都含有豐富的文化背景。比如在學習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黃河大合唱》時,僅僅用語言來傳播它所包含的內容肯定是不夠的,也達不到教學的目的。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與作品相關的抗戰(zhàn)時期的資料以課件的形式播放,讓學生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在此基礎上來感受中國人民遭受苦難時的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這樣既真實再現(xiàn)了歷史,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充滿感情的來學習這首不屈的斗爭之歌。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廣泛應用,讓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擴大了信息,充實了容量,提高了效率。巧妙的借助多媒體技術,能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鑒賞體驗緊密融合,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獲得美的體驗。同時,我們還要避免過分的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如果在教學中盲目地依賴于多媒體教學,不論什么類型什么內容的課,也不管有無必要、有無價值,都要制作多媒體課件,這樣的課也會變得索然無味,學生也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藝術享受。只有把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有的作用??傊绾巫尪嗝襟w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還需要廣大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不斷的摸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