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將一些課堂上難以解釋清楚的概念,復雜的數形關系和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利用圖片和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開辟了廣闊的途徑,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1)信息技術與設趣激情的整合;(2)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學觀念;(3)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數學 整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38-01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信息技術正日新月異的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工作與學習方式。教育作為全社會的一個重要領域,當然也不例外。而對于數學,面對21世紀的挑戰(zhàn),學生數學方面發(fā)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理念的融合。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將一些在課堂上難以解釋清楚的概念,繁瑣的演算過程,復雜的數形關系和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圖片和動畫的形式,清楚地展示出來,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有利于教師能夠講清楚所要傳授的知識,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可以把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習”數學,轉變?yōu)椤把芯俊睌祵W,將數學實驗引進課堂,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開辟了廣闊的新途徑。
1 信息技術與設趣教學的激情整合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往往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術的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途徑,使學生在使用電腦的同時,來了解學習的數學內容,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課件,不僅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有利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導入新課時運用一個動畫講授一個故事,提一個問題,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新奇的問題情境,這樣會激起學生積極探究新知識的心理。例如在直線、射線、線段的判斷中,學生對“線”的特征雖然了解,但應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設計課件這一部分時,采用動畫顯示直線、射線和線段。例如,可以使線段自左飛入,然后按動畫疊放次序播放,射線是線段基礎上一端的無限延長及把線段兩端延長得到直線,這種在原有圖形基礎上的動畫展示過程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線間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對“線”的特征的掌握。再如我對《圓的認識》設計采用了三個問題情景:首先是向學生提出圓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幾種?等學生回答后,從計算機中調出圓的圖像等幾種,讓學生集中精力觀看后,情緒高漲,思路開闊;在對圓的判別中,設計插入一個繪制的車輪圖像,使學生對圓的性質豁然醒悟;由此所設置的情景,將學生引入本課的學習之中,從而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和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索熱情。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會使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空間,讓課堂充滿活躍的學習氛圍。
2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學生通過課堂得到經信息技術整合后的數學教學,從廣義上來說,信息技術整合后的數學教學都是數學課程資源。所以,在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中,教師必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教師的教學是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根本目的和出發(fā)點的。在這些觀念中的數學教學,更多的是師生互動的教學,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例如《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學,利用flash制作的課件可以模仿傳統(tǒng)的釘子格圍出各種平行四邊形,解決了傳統(tǒng)教具空間的束縛,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從“聽數學”轉變?yōu)椤白鰯祵W”。
3 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整合
面對未來,我們的教育宜在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鍛煉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揚學生的人格。只有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和自身發(fā)展的真正主體,才能使他們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信息技術具有資源共享等功能,為學生提供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拓展了想象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首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幫助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營造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也就是由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既可以引導學生上網查找相關的資料,包括了解數學史,解題思路和方法,通過BBS、收發(fā)E-mail來交流學習心得體會、開展研究性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把網上學到的知識輸入電腦,讓全體學生得到分享,這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要求。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有了動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反饋。在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使課堂教學充分面向全體學生,廣大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關心,還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愛,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學會做人,讓教師在課堂中成為學生合作的伙伴、討論的對象和交心的朋友。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此時教師不需要更多言語,只要借助信息技術,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總之,現代信息技術以它獨特的優(yōu)勢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它的這些優(yōu)勢,努力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教育局基礎教育組織.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 昌平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學習資料匯編[Z].
[3]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