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平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在學習成績上的提升與身體素質逐漸成為社會和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從學校教育的過程來看,這樣的現(xiàn)象不僅是因為整個教育體系中體育課的分量少,更多的是在當前社會中,學生的觀念意識及體育課教學的方式?jīng)]有往好的方向發(fā)展。這樣學生在學習上突飛猛進,但是身體素質逐日降低。本文就如何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展開論述。
關鍵詞: 體育課堂教學 教學現(xiàn)狀 原因分析 路徑選擇
一、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被置于整個社會基礎教育中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學校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不斷開展各類活動。從學習的多樣化到整個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從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變化到身體發(fā)育的多方面建設,都體現(xiàn)了國家教育對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的密切關注。然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小學生在學習成績的平均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身體素質逐步下降。體育老師在關注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過程中,唯有通過體育課的建設使學生從客觀上不斷提高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就是這一個簡單的道理,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都不再看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當前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又究竟是哪些狀況對當前學生厭倦體育的現(xiàn)狀產(chǎn)生影響?筆者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這樣的兩個問題進行回答。
二、學生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日常體育教學觀察中,作者注意到,當前學生體育課開展的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依然不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經(jīng)過長期研究和分析,筆者認為,中小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主要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一)借身體不適逃避體育運動。
在常見問題中,身體不適成為當前學生逃避體育課用得最多的理由。尤其是正處青春發(fā)育期的女生,不管是嚴重還是一般情況下,都會請假逃避體育課。這樣的現(xiàn)狀是普遍性的現(xiàn)象,從人文關懷角度,適當?shù)亟o予合理關懷是必要的,但是大量的重復發(fā)生就會縱容學生在身體鍛煉上的懶惰性。但是,老師遇到這樣的理由并不能完全否定或者堅持讓學生繼續(xù)鍛煉。
(二)學習壓力導致學生寧愿用玩的時間獲取學習時間。
雖然素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負擔,但是整體來看,學習的壓力使得很多學生不得不擠出時間學習。普遍認為,體育課只是玩耍放松的課程,并不能就此浪費,因而好多學生就會留意這樣一段時間,將身體鍛煉的時間用于學習。
(三)學生普遍反映身體鍛煉枯燥乏味。
在經(jīng)過多次的考察和談話中,學生普遍反映,體育課的鍛煉本身就很枯燥乏味。在仰臥起坐、高抬腿這樣的循環(huán)型鍛煉中,并沒有顯著的身體素質提升,反而會引來一段時間的身體酸痛。
三、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原因分析
通過以上的現(xiàn)狀分析,筆者認為,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原因歸根究底是要從制度和認知觀念方面探尋。之所以說深層次的認知觀念,是因為筆者認為更多情況下,學生對體育課本身的設置有理解錯誤的地方;另外,在學生進行相關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及學校方面也存在導致學生厭惡體育課的原因。為此,筆者認為,學生在厭惡體育課的原因主要有:
(一)對健康運動的觀念存在理解偏差
學生還處于成長階段,對健康運動的理解,應該更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其在理解程度上總是將其看做是浪費時間的身體運動。這樣一來,最終會使得學生對體育課本身產(chǎn)生恐懼心理抑或是厭倦心理。
(二)學生投機心理加劇
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學生在接觸到更多的新興知識的同時,動手能力和運動機會逐漸減少。從網(wǎng)絡學習到交通設施的便利,傳統(tǒng)的運動方式逐漸被大家冷漠。加之家長在關注孩子的教育上總是讓其避開體力活及繁重的任務,以減輕學習壓力。但是正因如此,學生在學習上投入過多,以至于逐步遠離體育課程。
(三)體育課程缺乏創(chuàng)新
體育課的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對到體育課的關注丟失。從國家對青少年教育的方式和部署來看,對青少年以增強體質為關鍵,設置與之相關的科學體育運動。但是,單純地從這樣的體育運動設置中并不能完全讓青少年理解體育鍛煉的真正內涵。學校根據(jù)現(xiàn)狀,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最終使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熱情逐步喪失。
四、解決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問題的路徑選擇
筆者結合多年的體育教學,認為面對學生在不愿意上體育課的這一現(xiàn)狀,仍有可以改進的措施。這樣的措施盡管難度大,但是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看,其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對體育學習加大關注,更多的在多樣化的競爭環(huán)境中,不斷通過個人過硬的身體素質占據(jù)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具體來看,解決學生不愿意上體育課的問題的途徑主要有:
(一)科學合理引導學生向運動與學習兩方面邁進。
通過社會關注和學校體育課程的改變,不斷實現(xiàn)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的突破。從理論學習入手,進而落實到實踐教學中。不管是體育教育還是文化課程教育,都要體現(xiàn)出當前教育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大綱,靈活多變地開展體育活動。
結合學生興趣,體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通過網(wǎng)絡了解體育鍛煉的科學方法及最終效果,進而落實到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實踐。最終使當前的厭倦情緒轉變?yōu)闊釔鄄⑶蚁矚g的情緒。
(三)家長與學校共同關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學習。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單純的教育教學并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唯一環(huán)境。在當前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中,信息化時代的父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越來越豐富。家長應該結合學生特點,積極與學校溝通,進而發(fā)掘出一條適合學生成長,并且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積極影響的價值觀。體現(xiàn)在學校教育中,體育老師配合家長,在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的同時,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
五、結語
在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存在認知觀念和體育課程建設的問題,更多體現(xiàn)出家長的引導與整個社會的關注。所以,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不僅僅是學校乃至老師進行教育的過程,而是家長、社會及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