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光
摘 要: 朗讀是語言教學中最基本且常用的方法,朗讀教學在初級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深遠,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語法點的領會,從而將所學語言逐漸融會貫通。而且朗讀對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語言語調及養(yǎng)成一定的語感意義重大,因此,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就初學者而言,朗讀能進一步提高和鞏固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進一步學習打下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和英語心理情感基礎。
關鍵詞: 英語朗讀教學 語言技能 語言輸入 語言輸出
自新教材在全國先后推廣以來,身處一線的教師都十分注重在課堂中運用任務型交際教學法來教學英語,基本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和任務化,整個英語教學界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新理念、新方法,促進了中學英語教學與當前社會需要的接軌。教師在課堂上是否可以運用新方法法展示教學活動?這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技巧和課內外教學管理有著密切的相關性;當學生從起始年級進入到中高年級時,這又與學生在聽說朗讀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大的相關性。在所有因素中,學生的朗讀習慣、朗讀速度和朗讀水平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下面就朗讀英語的目的意義、內容方法、操作及其與聽說閱讀之間的關系等方面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朗讀的目的和意義
英語教學要充分重視朗讀,喚起學生對朗讀的興趣,養(yǎng)成“天天讀,大聲讀”的習慣,為以后“聽、說、讀、寫”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聽說讀寫在初中學習的各階段應有所側重?!奥犠x領先、說寫跟上”強調聽讀是語言的輸入,說寫是語言的輸出,說寫以聽讀為前提。只有進行更多的語言輸入,才能開展有質量的語言輸出,學生聽讀的訓練量必須幾十倍于說寫的訓練量,才能較自如地在口頭和書面上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雖然聽在中小學英語中處于首要位置,但其實中國學生缺乏必要有效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只能借助教材錄音和課堂里老師同學的話語來進行聽力訓練。由此,朗讀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朗讀是語言教學中最基本又常用的方法。熟讀課文,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對語法點的領會,從而將所學語言逐漸融會貫通。朗讀對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語言語調及養(yǎng)成一定的語感意義重大,因此,朗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它通過視覺、聽覺、動覺等多種感官主動地感知接收信息,能增強學習的記憶效果,能進一步提高和鞏固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為進一步學習打下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和英語心理情感基礎。
二、朗讀與聽、說、閱讀的關系
任何母語的學習,都是從豐富的“視—聽、聽—視”環(huán)境中開始的。作為外語的英語學習,在起始階段應盡可能以聽為主為先。聽是英語教學的根本方法,先讓學生聽音,聽清發(fā)音,然后開口模仿,由模仿音素單詞的發(fā)音逐漸過渡到模仿句子的節(jié)奏語調等,多聽多模仿是達到語音語調正確的唯一方法。朗讀以聽為前提,聽以朗讀為基礎,兩者相輔相成。
在今天的任務化和交際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開口說,或對話討論,或答問描述。學生除了在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可以教一句仿說一句外,以后必須充分以已學知識為臺階,這樣才能結合新學語言進行表達。這就要求學生有言語方面量的積累,這種積累就要求學生在平時進行反復不斷的朗讀,朗讀能優(yōu)化學生說的質量,充實說的內容,只有熟練朗讀過的語言,才能較好地說出口。所以加強朗讀教學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朗讀是出聲讀,閱讀是不出聲讀。在學英語的起始階段,朗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在中高階段,快速閱讀(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就考試而言,中考和高考的方向更說明閱讀理解能力極其重要,就整個初中階段而言,聽說、朗讀和閱讀雖在不同階段有所側重,但不可偏廢,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三、朗讀的內容和方法
朗讀的內容包括所學的教材內容和課外材料。教材內容包括詞匯、對話和課文,需要精讀、讀透,課外材料包括與教材同步的閱讀訓練或其他錄音故事、歌曲歌詞、影視材料等。
有人認為語調和節(jié)奏是英語的特色和靈魂。當我們聽英語廣播或看原版電影時,即使聽不懂,也很容易被那流暢地道富有音樂性的話語所陶醉。要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口語的美感,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聽那些好的錄音,讓他們大膽模仿,直到最后達到瑯瑯上口的程度。當學生讀出其中的韻味時,他們也就會把解決學英語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視為樂趣。
因此,在學英語起始階段的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年里,一定要花大力氣促使每一位學生喜歡朗讀并且能流利朗讀,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才敢于開口、樂于開口,真正喜歡英語這門課。當學生為熟練而朗讀、為表演而朗讀、為興趣而朗讀時,他們就不會感到累。相反,若是僅為完成老師的背誦任務而朗讀,部分學生會感到累而厭煩,而且他們只管速度,而不注意連讀、失去爆破,句子重音和語調等口語要領,這就好比朗讀失去了語言的靈魂,失去了語言的美感,長此以往,直接導致朗讀英語的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學習興趣,以至于到初二、初三時產生較大分化,造成部分學生放棄英語的被動局面。
四、朗讀教學的操作
朗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樹立學英語靠朗讀的意識,要密切結合課內外的教學活動,把學生的朗讀作為基礎階段的關鍵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
課堂上,在教師呈現(xiàn)新知識、學生理解后,就即刻模仿教師或錄音進進行跟讀,然后自己試讀,進而練習并表演對話,或看著書來朗讀句段或復核短文,真正把2/3的課堂時間讓給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適當穿插順口溜、繞口令或韻律詩等內容,增強趣味性。課外,可補充好的對話或其他材料讓學生練習。若組織了興趣小組,可讓學生朗讀并表演《狼和小羊》、《白雪公主》等短劇或課本劇。條件成熟的話,可把上述內容作為家庭作業(yè)布置給全班學生。另外,也可分年級組織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短文朗讀(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及短劇比賽等活動。
在以英語教學任務化和交際化為出發(fā)點和目標的起始階段,如果一個學生的朗讀能力比較高,那么他學英語的前景就會是好的。盡管英語教學的成敗取決于諸多方面因素,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教師的素質、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對課堂教學、課外作業(yè)、輔導、測試等方面的組織管理,然而,朗讀教學在聽說讀寫訓練和課堂教學評估等諸多方面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在英語教學中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