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遠梅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多次觀摩幼兒園的集體活動,總會發(fā)現(xiàn)教師的提問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在集體教學中,提問是一種最直接、最常用的師幼交流的方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西方學者德加默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提問得好即教得好?!边@種看法不無道理,教師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興趣,巧妙設(shè)問可以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梢?,提問在集體教學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提問
提問,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切有詢問形式或詢問功能的句子或教學內(nèi)容。教師的提問則是指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nèi)容的刺激以及幼兒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從而達到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目的。
2提問的現(xiàn)狀
21 所提問題簡單。
吉爾福特認為:“當你碰到不做進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應付的情況時,你就遇到了問題?!斈阋M織別的信息項目或以新的方式運用已知的信息項目,以解決問題時,你就碰到了問題。”如果我們用吉爾福特的準則去衡量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問題”,如:這個蘋果是不是紅的?小明這樣做對不對?這些彩虹是不是很漂亮?等類似問題,幼兒不用動腦就能夠直接回答,以簡單的集體應答取代幼兒的深入思維活動。
22 提問缺乏層次性。
有些教師不了解本班幼兒的知識水平,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問較難問題之前缺乏簡單問題的鋪墊,沒有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故事《小紅傘》,教師講完一遍故事提問:“小紅傘幫了小兔什么忙?”問題籠統(tǒng)、概括,缺乏層次。
23 提問準備不充分。
一些教師在備課或教學過程中,往往按部就班的上課,對幼兒提出的問題沒有充分的考慮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資料,常常對幼兒的回答缺乏正確的回應,不得已時用“請坐下”、“等一下老師再告訴你”等來敷衍了事,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不到滿足,積極性得不到調(diào)動。
3促進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31 講究提問語言的藝術(shù)
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提問來回答問題。因此,教師的提問語言至關(guān)重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準確、嚴謹。教師的提問語言必須具有科學性、準確性,以免造成幼兒回答的困難。
(2)清晰、簡練。教師的教學語言受特定的教學內(nèi)容和授課時間的制約,要以最簡潔的語言傳遞最大的知識信息量,就必須做到語言簡練流暢,通俗易懂,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幼兒越要簡單。如“小螞蟻為什么要幫螞蟻奶奶搬家?”“小螞蟻幫螞蟻奶奶把家搬到哪里?”盡量避免使用雙重否定句,以免幼兒記不住或找不到問題的核心。
(3)親切、和諧。教師提問時語言要親切,氛圍輕松和諧。注意處理好語調(diào)、語氣、快慢、停頓,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魅力,使幼兒能非常自然地聽清問題,并能從容不迫地思考、回答問題。
32 促進提問方式的有效性
采用何種提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回應的方式,因此好的提問方式能夠引發(fā)幼兒的思考,能夠帶領(lǐng)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探究問題的本質(zhì),把握事實的真相。
321 提問遞進式,易于幼兒理解
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提一個較難問題之前,要提一系列簡單的問題作為鋪墊,層次遞進。如在大班故事《花園里的春天》教學中,教師提問“是誰先到巨人的花園里玩?他們是怎么玩?”“巨人發(fā)現(xiàn)這群孩子在自己的花園里玩,他是怎么做的?”“后來又有誰到巨人的花園里玩?它們是怎樣玩的?”“巨人發(fā)現(xiàn)這些小動物在自己美麗的花園里玩,他是怎么做的?”這樣逐層遞進,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于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
322 提問要給予幼兒思考的時間,學會等待
提問以后,等3-5秒或更長的時間,可以增加幼兒回答的內(nèi)容,并鼓勵幼兒在較高水平上進行思維。讓幼兒馬上回答問題會明顯地減少教師和幼兒間、幼兒和幼兒間富有意義的相互作用。在重復或重新表述問題之前等待足夠的時間,可保證幼兒對問題的充分理解。
323 鼓勵提問,雙向互動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切進步都是由疑問開始的。如果只有老師的提問,沒有幼兒的提問,也不能收到很好的啟迪效果。所以在向幼兒提問的同時,引導幼兒自己提出問題,這樣的互問互答才能使其語言流暢,思維深刻。讓幼兒學習提問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可以在聽故事后鼓勵幼兒對不理解的詞、句子進行提問,也可以鼓勵他們在閱讀時針對某一畫面進行提問,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內(nèi)容進行提問,或根據(jù)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進行提問。
看圖講述,是讓幼兒學習提問的有效方式之一,應經(jīng)常引導幼兒思考以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誰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老師,看能不能把我給問???”……久而久之,幼兒會長出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提問的水平不斷提高。
教無定法,一個有效的問題,可以使幼兒的學習高效,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也體現(xiàn)了教師對教材的審視和反思,對幼兒的關(guān)注和理解。有效的提問,讓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有了提高,師幼關(guān)系和諧,保證了教學過程真正成為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今后,要進行更多的嘗試,把有效提問運用到更寬廣的教學領(lǐng)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