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士友
【摘 要】人工林由人工造林或人工重新造林建立。其可以是引進新品種或是對本土樹種的加強管理,通過對我國人工林栽培技術進行分析,指出了人工林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國人工林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為促進我國人工造林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人工林;栽培技術;探討發(fā)展
人工造林在我國甚至世界各國都占據著積極重要的地位,它適用于極度退化的荒山、沙區(qū)以及條件極差的退耕地且又易遭到人畜反復干擾的地區(qū)培育生態(tài)林,還適用在自然條件好的地區(qū)商品林的培育。采用的樹種為當?shù)氐泥l(xiāng)土種類,主要是建群種和優(yōu)勢種,并且強調多種類、多層次的材料混合,所形成的森林接近當?shù)氐奶烊涣?,植被結構合理,同化能力強,生態(tài)、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人工造林還可以模仿表現(xiàn)良好的人工林。在自然情況下要使極度退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為頂極森林植被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1.我國造林現(xiàn)狀和人工林種類及作用
2010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8884萬畝,比2009年減少5.43%。其中,人工造林5830萬畝、飛播造林298萬畝、新封山育林2757萬畝??梢?010年我國人工造林占到總造林面積的65.62%。森林具有多種效益,根據經營目的和人工林產生的不同效益,可把森林劃分為不同的種類,簡稱林種?!吨腥A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guī)定,將森林劃分為五大類,即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及特種用途林。林種的劃分是相對的,正如用材林也起著一定的防護作用,防護林也能生產一定數(shù)量的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同時這兩個林種也可以為人們提供游憩場所。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每片人工林都有其主要造林目的,屬于一定的林種,它們在林學特性和栽培技術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必須區(qū)別對待。
2.我國人工林栽培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造林樹種選擇的問題
正確地選擇造林樹種,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的關鍵問題之一。如果造林樹種選擇不當,不但會造成人財物的極大浪費,而且造林地的生產潛力十年甚至幾十年也得不到發(fā)揮,再加上樹木的生長周期長,所以樹種選擇就更具有百年大計的意義。如我國西北部的黃土高原地區(qū),有不少“小老樹”林,形成的原因當然和立地條件有關系,但與樹種選擇不當也有直接關系。在樹種選擇過程中除考慮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外,還要堅持“生物與經濟兼顧”的原則,既要考慮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還要考慮造林的目的,使造林目的和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
2.2缺乏對土地合理開發(fā)利用的科學規(guī)劃
特別是對土地合理利用的結構優(yōu)化問題,林種如何優(yōu)化結構的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合理優(yōu)化土地利用結構和林種結構,才能實現(xiàn)整個區(qū)域系統(tǒng)的協(xié)調發(fā)展。
2.3缺乏對紙漿材基地建設的可行性論證
根據我們的考察,原料林基地建設從企業(yè)推進的進程看還是比較迅速的,但許多原料林基地建設缺乏總體規(guī)劃和可行性論證,特別是以桉樹、楊樹為主要造林樹種的紙漿林基地建設對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植被多樣性的影響缺乏論證,項目的實施和運作實際不符合我國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程序的基本要求。
2.4造林地的選擇具有相當?shù)碾S意性
按照森林經營方案,一般商品林業(yè)用地中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無林地等。作為紙漿林重大工程項目,在落實紙漿林基地建設時,應當從總體上規(guī)定原料林應建在何種土地上,否則很容易造成毀林造林的現(xiàn)象,這一點實際上已經發(fā)生,如在南方部分地區(qū)一些灌木林和次生闊葉林被砍伐,煉山,營造桉樹,這種做法是不符合技術規(guī)程要求的。
2.5原料林基地建設缺乏環(huán)境評估
作為一個大的工業(yè)原料林基地建設項目,理應對項目的實施對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論證和評估。但從目前正在實施的一些項目看,環(huán)境評價工作比較滯后,有先斬后奏的嫌疑。
3.對我國人工林栽培綜合技術的探討
3.1樹種的選擇技術
樹種選擇三抗楊、三倍體毛白楊,歐美楊107、108,漳河柳,四倍體刺槐等速生用材新品種。
3.2整地方法
采取大坑整地和壕坑式整地,整地方法及規(guī)格同前。
3.3綜合造林技術
一是苗木質量標準。(1)苗木具有幼年性,不老化退化。(2)苗壯、干直、分枝細而少,有明顯的頂端優(yōu)勢,胸徑3cm以上。(3)苗齡12年生,根幅大于50cm。(4)苗木無病蟲害。(5)嫁接苗木要有自生根。
二是栽植技術八要領。(1)苗壯:即達到上述苗木質量標準。(2)根全:根幅50cm、主根長30cm。(3)苗濕:苗木不失水。(4)修枝:造林前剪除苗木所有側枝。對頂端生長優(yōu)勢較差的品種則需剪去30-40cm的頂枝,選擇三個飽滿健壯的芽留下,將其余主干上的芽抹除。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苗木水分和養(yǎng)分消耗,顯著提高造林成活率。(5)泡苗:栽前用清水泡苗48h,保證苗木吸足水分,造林時隨栽隨取,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極為關鍵的技術措施。(6)深栽:栽植深度70-l00cm。(7)踩實:栽植苗木時設置直徑5cm的滲水孔,有利于澆透水,避免上濕下干。分兩次回填土,并分別踩實土壤。(8)澆透:植苗后要及時澆灌水,澆透。第一次和第二次澆水間隔時間不要超過20d。
三是造林季節(jié)。營造人工林要以春季造林為主,冬季和秋季造林為輔。春季造林要處理好苗木失水問題;秋季造林要在苗木停止生長且葉片變黃開始脫落時進行;冬季造林則須在土壤上凍前整地和造林,栽植前讓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后土壤灌足冬水。 [科]
【參考文獻】
[1]劉繼國,宿占仁,張佳貴.紅松人工林開花結實的研究.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0,29~45.
[2]黑龍江森林.編輯委員會.黑龍江森林.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3,235~236.
[3]徐運才,盧希元,谷志軍.紅松人工用材林修枝的技術研究.黑龍江林業(yè)調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