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門的話題就是釣魚島,我們幾乎可以聽到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對釣魚島的議論。從去年三月份開始的釣魚島問題隨著日本政府的無理舉動而不斷升溫,以至于發(fā)展成為全國各地規(guī)模不小的反日示威游行,中日開戰(zhàn)、斷交、制裁……各種強硬的手段被要求實施。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無法從很深的層面去看待、評論,我只能站在一名中學生的角度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無論開戰(zhàn)的可能性是大是小,我都不希望有戰(zhàn)爭。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懼怕戰(zhàn)爭,歷史證明,對于每一次外來侵略,國人總會毫不猶豫地給侵略者以最沉重的打擊。但是我們仍要看到,每一次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的都是抹不去的傷疤,戰(zhàn)爭曾讓我們的民族從富強變得貧窮,所以,我不希望戰(zhàn)爭拖住祖國前進的步伐。
其次,去年九月在各地舉行的反日游行,讓我們看到了國人的團結。我想這是一種進步。因為這是我們越來越善于表現憤怒的一種體現。這種憤怒更多的是一種捍衛(wèi)祖國領土完整與尊嚴的決心。但是游行中有些行為讓人覺得野蠻,比如砸日系轎車:一群群游行的人用板磚砸向停在街邊的日系車輛,甚至是明目張膽、“大義凜然”地這樣做。愛國不是置法理于不顧。換言之,這種置法理于不顧的行為不是愛國。愛國切莫傷及同胞,拒絕日貨只是一種倡議,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況且,砸同胞車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損害的是同胞的財產,傷害的是同胞的感情,對那些生產車輛的公司而言,賣出的車已經為他們謀得了利潤,砸與不砸,不干他們的事,反而會置國家法律于尷尬境地。所以,愛國需理性,如果非要抵制日貨的話,應該是抵制那些還在貨架上的日貨,而不是毀掉已經屬于同胞的日本產品。
最后我想說,我們寸土必爭,但應選擇一種對民眾對民族對國家未來負責的方式。我們背負的是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我們更應該吸取戰(zhàn)爭的教訓,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科學與文化的進步才能使祖國變強大,才能使祖國更有尊嚴。
我熱愛我的祖國,但我認為,理性的愛國,才是真正的愛國。
由日本一手導致的釣魚島之爭鬧劇,是去年乃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日兩國民眾熱點關注的問題。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小作者給出了冷靜分析之后的回答:這是日本的無理取鬧無恥空想!這樣的問題不是通過發(fā)動戰(zhàn)爭來解決,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砸毀同胞擁有合法財產權的日本產品,而是在不懼怕通過戰(zhàn)爭來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與尊嚴的前提下,努力發(fā)展科技和文化,提高國家在世界的競爭力,用高度領先的軟實力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通篇讀下來,小作者站在理性愛國的立場上,擺事實、講道理,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那份憂國憂民同時又冷靜客觀的濃濃愛國情懷。
(指導老師:耿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