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我們的時間觀是社會政治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心理及其結構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對時間的感知從傳統(tǒng)循環(huán)論轉變?yōu)榫€性發(fā)展觀,人們認為明天好于今天,未來優(yōu)于現(xiàn)在,這種時間觀主導著人們的物質生產和生活方式,這一方面使人們在物質生活中有了追趕的目標,從而帶來了社會的飛速前進,另一方面卻令人們一味地逐新棄舊,甚至在追求物質滿足、感官享受的漩渦中迷失自我,精神生活、內心的安寧遭到驅逐,原本自然自在的身心狀態(tài)陷入永不滿足、絕不停歇的困境。
我們的這種時間觀的形成,與我們的語言觀緊密相連。語言是存在之家,是思維之家,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觀念必定受到語言觀念的制約。對此,海德格爾這樣說:“存在在思想中形成語言。語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語言之家為家。思想的人們與創(chuàng)作的人們是這個家的看家人。存在惟有在語言中顯現(xiàn)。我們只能在語言中和存在相遇。我們領會的存在是語言的存在?!保?]3同樣,麥克盧漢從語言的角度對現(xiàn)代人的時間觀進行分析,他考察了現(xiàn)代人和原始部族—特羅布里恩人在語言上的差異,他發(fā)現(xiàn)“我們的語言要求,幾乎一切觀點都用時間的語詞來表達。然而,特羅布里恩語沒有時態(tài)。動詞沒有時間概念。存在被當做整體去理解,而不是被當做很多屬性去理解。這種觀念對你和我都很困難。我們很難珍視存在本身,除非我們‘情迷而盲目’?!保?]428通過比較兩種語言,我們得知,現(xiàn)代人使用的語言,是在線性時間觀制約下的語言。在這種語言觀、時間觀的影響下,現(xiàn)代人重視時間,重視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正因為過于重視時間,過于重視發(fā)展、變化,現(xiàn)代人忽略了事物的整體,事物被時間切割成碎片去理解,人們再也不能對存在作出整體的把握。不能把握整體,也就遮蔽了存在,遮蔽了事物的本質。
在上述語言觀、時間觀的制約下,人們對事物的把握必須通過比較得以完成。在我們的現(xiàn)代社會里,愛情、友誼、親情、美德受到人們的關注并不是因為它們本身是彌足珍貴的東西,而是因為它們相對于其它事物是好的,美相對于丑來說是好的,善相對于惡來說是好的,但實際情況是,真、善、美本身就應該得到重視,而不需要與其他事物進行比較。柏拉圖反復強調美本身,“我請你以恰當?shù)姆绞浇涛颐辣旧硎鞘裁?,盡可能精確地回答我的問題”[2]33,“你顯然懂的最多,但是,我親愛的先生,請再考慮一下,他問你的不是什么是美的,而是美是什么”[2]35。而如今,人們并沒有把美、絕對精神、善本身置于絕對的高度,現(xiàn)代人的生存也就被抽去了穩(wěn)固的精神根基。
面對這種思維困境,麥克盧漢嘗試通過藝術給予解答:“也許只有在藝術領域是例外;不過,即使在藝術領域里,我們也在進入絕對觀念的黃昏。如今,只有知道藝術品的價格、畫家是誰,我們才知道如何作出回應;我們正在失去根據(jù)藝術品本身判斷其價值的能力?!保?]428在藝術領域里,我們體驗高尚的品德、優(yōu)美的形式、高尚的情操以及深沉的思考,我們在藝術的空間里自由徜徉,在這自由中,我們才無需比較而直接關注事物本身的價值。在對藝術領域給出模糊的肯定之后,麥克盧漢旋即陷入悲觀。他認為,即使在藝術的領域,我們關注事物本身、關注絕對觀念本身的機會也在大大減少。藝術領域的實際表明,人們在特定語言觀、時間觀的影響下,過度關注藝術品的價格,過度關注藝術家的名氣,甚至連藝術家都在市場的漩渦中難保清高,就像本雅明所說的:“波德萊爾明白文人的真實處境:他們像游手好閑之徒一樣逛進市場,似乎只是隨意瞧瞧,實際上卻是想找一個買主?!保?]29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忽視了本應得到重視的藝術作品本身的價值,我們正在并將繼續(xù)失去根據(jù)藝術品本身判斷其價值的能力。
在討論了現(xiàn)代人重視比較的時間觀之后,麥克盧漢接下來開始探討現(xiàn)代人重視順序的時間觀。麥克盧漢考察了現(xiàn)代人和特羅布里恩人對順序的關注程度,他發(fā)現(xiàn),對現(xiàn)代人而言,時間順序極為重要,我們對順序的關注程度超過了事件本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強調一個事件在事件序列中的位置而忽略事件本身,對序列和位置的關注使我們自然而然地重視和謀求事物之間的關系,仿佛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關系是事物的實質,我們重視因果,重視目的,恰恰在這個過程中,事物本身是什么被忽略了。
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文化語境中,現(xiàn)代人的時間觀在兩方面導致了對事物本身的忽視。首先,過度重視比較,認為未來的新事物優(yōu)于當前的事物,人們變得喜新厭舊,從不會滿足于當前的事物。在面對形上價值時,人們同樣毫不留情,價值觀念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積淀和文化實踐的考驗,而現(xiàn)代人在這些“陳舊”的價值觀念面前喪失了耐心,久而久之,支撐人類的價值體系受到動搖,形上價值和絕對精神遭到解構,這與現(xiàn)代人一味逐新棄舊的普遍的浮躁情緒不無關系;其次,過度重視序列關系、因果關系。面對一件事物、一個時間,人們往往把他們置于一定的序列關系、因果關系中進行考察,這樣做,確實有利于更為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形狀和特點,但是,一旦這種思維方式形成一種思維范式,我們就會走向迷失:關系凸顯出來,而事物本身卻隱匿消失了。
麥克盧漢對上述時間觀導致的線性思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但這樣的線性真的存在嗎?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但我們認為它存在時就覺得更高興……我們的幸福觀與這條心中想道的路子有關系,這一連串的事情指向我們渴望的目標。我們的自由觀依靠不干涉的原理,事情的發(fā)展就沿著這條線達到渴望的高潮。我們用走向高潮的觀點看歷史,所以就謀劃未來的經(jīng)驗高潮,走向令人滿意的或有意義的前途?!保?]432麥克盧漢首先質疑線性思維的存在基礎,他認為線性思維確實存在,但是其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線性思維已經(jīng)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乃至價值觀念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所有這些東西都要置于線性時間觀的思維方式之下才有把握的可能,但是,人類的幸福觀、自由觀、人類存在的目的乃至人類的終極追求與線性思維方式有必然的聯(lián)系嗎?或者說,線性時間觀能夠把人類導向最終的幸福嗎?對此,麥克盧漢顯然持否定的態(tài)度。線性時間觀建構了人類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歷史觀,在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最終成為人類的思維范式之后,它們又反過來重新建構人類的歷史,但實際情況卻是,這種歷史與人類的終極追求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麥克盧漢并非危言聳聽,因為當今的現(xiàn)實狀況表明,文化實踐本身的矛盾已經(jīng)顯露出來?!皩ξ覀兊奈幕锏娜藖碇v,價值的理想境界在于變革,在于偏離陳陳相因的模式。我們希望明年比今年更好、更光明、與今年不同。我們希望明年帶來變革,我們的廣告商利用這一價值觀賺大錢。”[1]433文化實踐重視除舊革新,這已成為當今文化發(fā)展狀況的一個突出表征。我們的理想不是固定不變的終極追求、絕對觀念,也不是有著穩(wěn)定體系的人生觀、世界觀,我們的理想是徹底拋棄陳陳相因的模式,在這種理想價值的背后,其實是商業(yè)資本的運作,資本運作如此密集地進入到文化領域,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丹尼爾·貝爾說道:“開拓時期,人們無法確定審美的界限甚至無視道德標準,任由變幻無常的想象盡情馳騁。他們反復強調,經(jīng)驗的渴求是沒有邊際的,世上‘沒有任何神圣’。”[4]1資本主義的強大就在于,任何文化模式都與建立在盈利基礎上的商品生產方式直接掛鉤。人們?yōu)榱擞哪康?,肆意開拓市場邊界,很快地,這種生產方式從物質生產領域向文化領域不斷擴張,于是審美的界限被消除,絕對的神圣、終極追求被消解。麥克盧漢在抨擊了現(xiàn)代人的線性時間觀以后,旋即擺出了特羅布里恩人的生存方式:“剛好相反,特羅布里恩人希望并想要的是,明年和今年一樣。新東西不好,舊東西熟悉,受人珍惜。在經(jīng)驗的重復中,他們發(fā)現(xiàn)的不是無聊,而是滿意和安全……特羅布里恩人駛入已知的海洋,他不探索。他對新土地、新思想、新方式不感興趣?!保?]433麥氏的目的顯然不是讓我們回歸原始,而是警示我們,現(xiàn)代人在線性時間觀的枷鎖下,已經(jīng)喪失了對事物乃至對人類幸福進行整體把握的能力。他呼吁人類調整思維方式,從整體上把握事物本身,重拾對絕對精神、形上價值的崇敬。麥氏的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策略上的糾偏意義。
[1][加拿大]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2]柏拉圖全集·第四卷·大希庇亞篇[M].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德]瓦爾特·本雅明.波德萊爾: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M].王涌,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4][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