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禮儀行為現狀的調查發(fā)現,學生整體禮儀素質水平不高,不僅缺乏必備的禮儀知識和禮儀規(guī)范,而且缺少基本的禮儀意識和禮儀觀念。可以說,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禮儀現狀令人堪憂。這足以引發(fā)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反省。
一高職院校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性、復合型人才為首要任務,目前,所培養(yǎng)的學生普遍存在有知識、少教養(yǎng)的狀況,專業(yè)技能過硬而人文素養(yǎng)、禮儀素質過低。歸根究底,高職院校在禮儀教育方面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和問題。
1禮儀課程教材難以滿足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禮儀是行為學科,禮儀教學最大難點便是“知易行難”。目前,適合高職院校禮儀課程使用的教材不多,從整體上看還是為適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編寫的,一般重知識體系的健全和知識點自身的邏輯,輕實踐性和開放性,能夠以工作任務為驅動、情境模擬為引領、融教學做于一體來編寫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教材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案例背景,雷同較多且較為陳舊,極少體現出時代的發(fā)展以及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有的教材甚至編寫隨意性較大,缺乏權威性。作為教材補充材料的多媒體課件、音像制品等不算少,但總體而言,存在重講解輕演示、重普及輕實訓的現象。
2禮儀任課教師難以適應工作任務的教學理念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心理定勢的影響,禮儀課程的任課教師仍習慣于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進行授受式的教學,課堂上習慣于填鴨、滿堂灌,這種教學模式使教師容易把握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部分教師雙師素質達不到應有的水平,知識結構單一,缺少實際生產經歷,缺乏職業(yè)崗位知識,因此,自身禮儀實踐操作能力較差。傳統(tǒng)禮儀教學對教師組織教學、控制教學過程的要求都不高,而在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禮儀任課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傳授,更多的是要具備組織和協調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和能力。由于禮儀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過程中不確定因素較多,教師不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教師對禮儀教學項目沒有十分充分的準備和預案,不具備較強的駕馭、控制能力,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高職院校學生難以養(yǎng)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在以應試教育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接受型的學習習慣一時難以改變。習慣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較低,總是期待教師提供答案或解決辦法,參與禮儀教學的主動性不夠,面對靈活的禮儀工作任務和工作情境,往往不知所措。案例教學、角色模擬等是禮儀教學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學生由于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很難進入角色情景,對案例的處理也過于簡單。同時,學生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成功與結果,往往忽視了禮儀學習過程中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體驗和感悟,學生更多關注自己禮儀知識已達到的程度與水平,而忽視了自身禮儀行為和禮儀技能的生成與變化。在禮儀實踐性教學活動中,部分學生由于過分強調自我、應變能力不強以及合作意識欠缺,不善于利用團隊力量協助配合進行學習;部分學生固執(zhí)己見,容不得不同意見和看法;部分學生缺少主見,人云亦云,缺乏創(chuàng)新。
二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的改革措施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大學生禮儀教育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和缺陷,不僅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成效,也引起社會普遍對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質疑和批評。因此,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的改革極具緊迫性、現實性和必要性。
1創(chuàng)新禮儀課程教材的內容和體例
內容方面:首先,以典型案例為依托展開教學討論。以職場禮儀中的案例來聯系教學內容,強化禮儀規(guī)范意識。以案例為載體,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引導學生自我教育,主動將禮儀知識轉化為技能。其次,以職業(yè)活動為背景設計情境角色。借鑒和使用相關企業(yè)崗位標準和相關企業(yè)內訓資料,結合現代企業(yè)文化建設要求精心設計模擬情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禮儀知識與職業(yè)技能的領悟,準確掌握禮儀規(guī)范,熟練運用禮儀技能。第三,以第二課堂為載體組織項目實施。其項目主要是以完成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價值的禮儀服務為目的的任務,能強化并鞏固所學禮儀規(guī)范,同時,又能使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進一步提高職業(yè)禮儀技能的運用能力。
體例方面:首先,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為導向設計禮儀實訓內容。教材的編寫以項目為綱領,每個具體項目分解為若干工作任務,按照“任務的提出”、“任務的實施”、“任務的解決”、“任務的評價”的思路設計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從職業(yè)角度著手,體現禮儀知識和技能實用、適用、夠用的原則,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以學習禮儀知識、培養(yǎng)禮儀技能為載體,適應不同層面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其次,分層次、分階梯編寫禮儀實訓任務,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轉變禮儀任課教師的角色和觀念
基于行動導向的禮儀教學具體實施可分為準備、實施與評價三個階段。根據每個階段所需完成的教學任務,禮儀任課教師在不同階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禮儀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是禮儀教學的設計者,應根據禮儀教學目標,為學生開發(fā)、設計禮儀教學項目,準備禮儀教學情境,營造禮儀學習氛圍,提供完成禮儀教學項目的建議和相關的知識與信息,指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禮儀教學的“實施階段”,教師是禮儀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管理者和監(jiān)督者。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分工與合作,引導學生明確工作目標和職責,鼓勵學生大膽探索與嘗試,使他們對禮儀的學習充滿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勇于創(chuàng)新和合作的精神。當學生面臨問題的時候,教師更多時候是咨詢者,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
除了觀念和角色上的轉變,教師還需在自身的禮儀知識、禮儀技能、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轉變和調整,成為名副其實的言傳身教的禮儀任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不斷加強與企業(yè)的聯系,定期到企業(yè)、公司進行調研、培訓和鍛煉,這樣才能設計出典型的禮儀案例、真實的禮儀情境,在禮儀項目教學中才能不僅僅滿足于提高學生禮儀技能水平的層面,而是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
3探索禮儀課程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校企合作共同開發(fā)禮儀教學資源。其中包括禮儀教學內容的重構、禮儀課程標準的制定、情境的創(chuàng)設、實施與評價等方面。參照職業(yè)資格標準,緊密結合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和職業(yè)技能訓練的需要,以校企專家合作開發(fā)為關鍵點,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來整合禮儀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以職業(yè)禮儀實踐為主線,全面引入工作環(huán)境和崗位標準。邀請企業(yè)和行業(yè)專家參與禮儀課程考核評價工作,對學生的禮儀行為和活動進行全面考核驗收。通過校外實習、工學結合等方式,將學生置于真實的職場禮儀環(huán)境中。
第二,師生合作共同開展禮儀研究性課程。教師是研究性課程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學生則是研究性課程的主體和實踐者,需綜合運用學過的禮儀知識,結合學習興趣,在探索式的學習和研究中自主活動,從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設立、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需參與實際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和全部的教學過程。以禮儀為項目的研究性課程,可以從禮儀文化的內涵及其現代性等方面切入,引導學生對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現狀尤其是禮儀失范現象進行調查、禮儀失范因素進行剖析,來發(fā)掘其自身禮儀素養(yǎng)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從而對加強禮儀修養(yǎng)提出相應方法和對策,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
第三,學以致用豐富開拓第二課堂禮儀活動。禮儀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離不開環(huán)境的引導和氛圍的熏陶,僅僅憑借第一課堂難以維系已經取得的教學成果。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育人的作用,在第二課堂的實踐中強化并鞏固所學禮儀技能,如依托學生會組建禮儀協會,定期開展禮儀風采大賽、形象大使選拔等活動;成立訓練有素的禮儀隊,為校內各級各類活動提供禮儀服務;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面向高職院校學生的禮儀培訓資料、禮儀教育宣傳片、禮儀規(guī)范手冊,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普及、宣傳禮儀知識;創(chuàng)辦面向高職院校學生的禮儀刊物,介紹、刊登師生禮儀研究成果和學禮、習禮心得。通過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擴大高職院校禮儀教育的受益面,推進尚禮、守禮的和諧校園建設進程。
高職院校作為禮儀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主要途徑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禮儀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應該是在指導學生在掌握各類職場禮儀的基礎上,結合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職業(yè)素質要求,外塑形象,內強素質,解決“知易行難”的困惑,達到知和行的高度統(tǒng)一,使學生具備適應現代企業(yè)發(fā)展的中、高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禮儀知識和基本禮儀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質、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形象。
參考文獻
[1]徐靜,吳蘊慧.行為導向教學模式在秘書禮儀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20).
[2]吳蘊慧,徐靜.基于行為導向的秘書禮儀課考核評價體系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4).
[3]吳蘊慧.基于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的高職文秘專業(yè)實訓教學[J].秘書之友,2012(5).
[4]徐愛華.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yǎng)缺失成因及對策探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
[5]鄭尖尖.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的大學生禮儀教育問題探析[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