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倩
慈善應(yīng)是在慈悲的心理驅(qū)動下的善舉。它有兩層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舉,真正意義的慈善行為應(yīng)是一種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把慈和善放在一起,就是大愛。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蔽疫€想說:愛是生命的靈魂,沒有它,一切都是麻木的。愛是生命的土壤,沒有它,幸福之花不會開放。愛是生命的水源,沒有它,一切都會干涸。愛是生命的鉆石,沒有它,再精致的珠寶也不會璀璨。愛是生命的天使,沒有它,就沒有圣潔的樂曲在人間飄蕩。愛是生命的月亮,沒有它,就沒有柔美的月光。愛是生命的太陽,沒有它,就沒有光和溫暖……
今天,人與人之間好像特別陌生,有些人對他人漠不關(guān)心,不懂得什么叫愛心。比如,在高峰時段,公交車上常常擠得密不透風(fēng),人們像可憐的沙丁魚被裝在移動的罐頭中。這種情況下,沒有人主動讓座給老人,反倒有年輕的小伙子大言不慚地坐在老弱病殘專座上,甚至有人獨占四個座位舒服地躺著。這些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關(guān)心別人的冷暖,不理會別人的疲憊,不體會別人的感受。若此時能有人站起來說一聲:“您來坐我這兒。”這個小小的舉動,會讓整個車的人們從心底涌起一股暖意,這些正面引導(dǎo)和典型帶動能讓人們從善如流,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漸漸消除,社會也將更加和諧。
關(guān)于慈善的文章我讀了許多,這些美文使我對“慈善”兩個字的理解更深了。例如:《愛是一生的職業(yè)》一文中談到一個名牌大學(xué)的高才生,她一舉考上公務(wù)員,但她毅然放棄,選擇到偏遠的山村支教!我覺得她不僅僅令那些山村孩子們學(xué)到了知識,更令整個社會重新看到了一種久違的精神力量——奉獻。這就是一種大愛!
我們也許無法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做到大愛大善,但我們也能做力所能及的小慈善。我上五年級時,班上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我是你的眼”的活動,旨在幫助同齡的盲童,為他們帶去關(guān)愛。我們做了精心的準(zhǔn)備,然而當(dāng)我們想深入盲校內(nèi)部時,卻遭到了盲校校長的排斥。校長疑慮地說:“你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你們太小了,可能幫不上什么忙,反而會打擾盲童們的正常作息,另外你們以后還會來嗎?能做到經(jīng)常來嗎?”面對校長的質(zhì)疑我們沒有沮喪,沒有放棄,積極溝通,完善活動計劃,最終我們用真心和實際行動打動了校長,成功舉辦了此次活動?;顒幽翘欤ば5男∨笥褌冮_心地笑著,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一起做游戲,一起包餃子……我們一起快樂著,興奮著,滿足著。后來,新聞報道了此次活動,我們的努力引起了更多人的關(guān)注。雖然我們提供的都是并不昂貴的、很實惠的生活幫助,似乎不足以因為數(shù)額的巨大而驚動媒體、告知社會,但我們的行動卻給同齡的盲童們帶去了真實的快樂和心靈的慰藉,我們把盲童的現(xiàn)狀告訴了大家,讓人們更多的了解他們,越來越多的人會伸出援助之手。
經(jīng)歷了此次活動,我深深地體會到,慈善不分大小,每個人能力有限,只要你做的事帶有真情實感,就肯定是溫暖的、有意義的、令人感動的。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慈善成為我們的生活常態(tài),這才是慈善的現(xiàn)實意義,也是文明社會的標(biāo)志。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武漢市棋盤街小學(xué)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