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佳,吳定泉,王 兵
(1.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重慶400700;2.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400021)
冰芒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臨床用于急性蜂窩組織炎、急性丹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附睪炎、闌尾周圍膿腫等感染性疾病。為控制其質(zhì)量,筆者根據(jù)各味藥材文獻資料[1]對其有效成分進行分析,研究制劑中大黃、冰片的鑒別方法,報道如下。
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定量點樣毛細管,MA110型電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大黃對照藥材、冰片對照藥材(均購至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甲苯、乙酸乙酯、甲醇、鹽酸、乙醚、乙醇、石油醚(30~60℃)、硫酸、氯仿均為分析純,凡士林,香草醛。
大黃流浸膏的制備:取大黃最粗粉1000g,用70%的乙醇作溶劑,浸漬24h后,以每分鐘3mL的速度緩緩滲濾,至滲濾液色淡為止,收集滲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在濃縮過程中加入芒硝2000g)備用[1]。
制備工藝:取大黃藥材1000g,粉碎成最細粉,備用。適量凡士林加熱至80℃使熔融,用120目銅篩網(wǎng)過濾后,緩緩加入大黃流浸膏、冰片的乙醇液以及大黃細粉,慢慢混勻,冷卻后即得棕褐色細膩軟膏。
大黃的薄層鑒別[2]:取本品1g,加入乙醇適量浸泡1h,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5mL,蒸干,殘渣加水10mL溶解,再加入鹽酸1mL,加熱回流30min,立即冷卻,用乙醚分兩次振搖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2g,同法制成大黃對照藥材溶液。另取缺大黃的樣品1g,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大黃陰性樣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藥材溶液2μL、陰性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 :5 :1)的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365nm熒光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橙黃色的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后,斑點變?yōu)榧t色,陰性無干擾。
冰片的薄層鑒別:取本品3g,加入適量乙酸乙酯浸泡提取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1mL乙酸乙酯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缺冰片的樣品3g,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冰片陰性樣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2μL、對照藥材溶液4μL、陰性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20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乙醇液,105℃烘烤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無干擾。
大黃的薄層鑒別參照了2010版《中國藥典》大黃鑒別項下的方法,加味冰芒膏供試品溶液分離效果好,斑點清晰。
2010版《中國藥典》中冰片下無薄層鑒別項,200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2]收載的鑒別冰片的展開系統(tǒng)為苯-乙酸乙酯(19 :1),但在本實驗中展開效果不理想。在冰片的薄層色譜研究中,我們參考了一些資料并進行了多次實驗[3,4],最終確定了此冰片鑒別法為本制劑中冰片的最佳薄層鑒別方法。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371.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2,114.
[3]付麗芳,劉金發(fā),蔡鈴英.口腔潰瘍散中冰片的薄層色譜鑒別[J].光明中醫(yī),2008,23(12):1909.
[4]張莉靜.避瘟膠囊中冰片和薄荷腦的薄層色譜研究[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