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幼兒園,湖南 長沙 410128)
孩子走進幼兒園以后,他們的任何表現(xiàn)都會扭著家長的心,或激動,或焦慮,患得患失。當前家長對幼兒的教育幾乎進入了一個怪圈,既希望孩子將來成才,又不忍心孩子受到一點點委屈。如何才能讓家長真正地放開手,讓孩子去走屬于自己的路?家長應該明白輸贏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自己要做的就是消除孩子對輸贏的過分擔心,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態(tài)。只有家長和孩子可以坦然面對輸贏,孩子才可以真正有好的未來。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時時刻刻都被精心地呵護著,幾乎什么都不用做,更別說受半點委屈了。這樣,孩子一旦走進幼兒園,接觸到外面世界,其任性、脆弱、自我、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等性格就會表露無遺,尤其是很難以正常的心態(tài)來面對挑戰(zhàn)和挫折。大多數(shù)幼兒對輸贏看得非常重,贏了興高采烈,輸了則垂頭喪氣、大發(fā)脾氣,是典型的贏得起輸不起。這種現(xiàn)象,顯然不能歸咎于孩子,因為他們畢竟還很小,對一切都還很無知,其行為主要來自于外界的影響。但是很多家長的表現(xiàn)讓人擔憂。
首先,家長對孩子輸贏行為缺乏正確的觀念。有些家長,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常常給予很大的獎勵,在孩子失敗時,常常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那就是只能贏不能輸,一輸就會得到家長的懲罰,而如果贏了則會得到很多的好處。孩子根本沒有從成功和失敗中得到應有的啟發(fā)和教育。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行為,家長的不當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孩對好壞、成功和失敗的非??粗兀嫉没际А?/p>
其次,家長的過度遷就。家長對幼兒多采取賞識教育本無可厚非,但目前有點過頭。許多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時也會覺得可愛,不僅不會發(fā)火,還會表揚小孩表現(xiàn)得聰明;在和小孩玩游戲時,總是讓著小孩,希望小孩通過不斷的勝利來培養(yǎng)信心。而這所有的一切都養(yǎng)成了小孩唯我獨尊的性格,眼里揉不進一粒沙子,一旦失敗就會以哭、發(fā)脾氣等方式作出無理要求。家長舍不得孩子受委屈,盡量地遷就孩子,必然會助長孩子極端的自我意識。
幼兒在家里被捧著,可是走出家門,別人是不可能處處讓著他、遷就著他,即使取得成功,也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樣,得到無盡的贊揚。因此,為了孩子能夠真正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家長必須正確認識孩子的輸贏,從而正面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面對輸贏。
贏可以讓孩子獲得快樂,同時還可以獲得自信。自信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一點的自信都可能產(chǎn)生神奇的效果,可以使人免于失望,使人更加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艱苦,使人能夠看到艱苦背后的美好未來。對于幼兒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家長培養(yǎng)了其足夠的信心,那么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躊躇滿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不會畏首畏尾。正所謂“一份自信,一份成功,十份自信,十份成功”。
贏能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對幼兒的影響非常重要,但經(jīng)歷失敗、挫折對幼兒來說也是至關重要。沒有一個人可以十全十美,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如何使孩子能夠坦然的面對失敗,正確地評價自己,是孩子以后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的一個保障。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命運總是喜歡作弄人,給人的總是快樂少一點,失落、痛苦和挫折多一點。沒有經(jīng)歷一定的痛苦和挫折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的,這也是人成長所必經(jīng)的過程?,F(xiàn)在的幼兒都生活在被服務的環(huán)境中,所有的壓力都由家長去承受,他們對社會幾乎沒有了解,對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基本上沒有什么體驗,一旦單獨遇到困難就會表現(xiàn)得畏首畏尾,沒有膽量去獨自面對。幼兒只有經(jīng)常面對生活中的失敗,逐漸去體驗困難,在體驗中強化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強化自己的力量,在挫折中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做事原則和行為,才能為以后遇到困難提供精神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幼兒的輸贏、得失家長應該抱以坦然的心態(tài),放手讓孩子親身去體驗,感受,真正地適應社會。
家長望子成龍、愛子心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對于幼兒的輸贏,家長應保持一顆平常的心,坦然面對,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尤其是孩子輸了,家長應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所在,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1)了解幼兒心理。作為家長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心理、性格特點,才可能在面對孩子的輸贏時,能夠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不至于自己以為很好的策略卻起不到效果,甚至傷害到孩子。因此,作為家長,不僅要保持著與幼兒的充分溝通,還要多學習一些兒童的心理知識,了解他們心理變化的規(guī)律。現(xiàn)在這方面的書籍很多,相關的專業(yè)網(wǎng)站也非常多,而且還有很多對方法技巧的探討,都非常值得一看。
(2)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對于幼兒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家長天天和幼兒在一起,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幼兒的關注,慢慢地也會成為幼兒的做事原則。易發(fā)脾氣的家長,其幼兒大多也有一些怪癖,如沉默寡言,亦或性情暴燥。所以,在幼兒面前,家長應該一直注意自己的言行,時刻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家長在幼兒面前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能給幼兒造成一種錯覺。家長應通過這些生活小事讓孩子知道,在遇到困難時,只有自己足夠堅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借助幼兒的輸贏,教會他如何面對競爭。只要存在競爭就一定會有輸贏,一次的輸贏不代表以后的輸贏,作為家長一定要放開手,讓孩子去真正地體會輸贏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善于對事情進行總結(jié)分析,不能讓輸贏僅留給幼兒喜悅或失望。家長應抓住機會,教會幼兒學會客觀地分析事物,通過成功總結(jié)優(yōu)勢,通過失敗找出不足,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迎接以后的挑戰(zhàn)。家長在孩子獲得成功時,給予無盡的夸獎只會使他驕傲自滿、目空一切,甚至是止步不前。家長在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時,最好能結(jié)合具體的實例,使小孩具有比較清晰的思路,真正明白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同時又不能拘泥于就事論事,而是要把眼光看向未來,使幼兒明白這只是一生中的一個小小的插曲,每一次的成功或失敗都是為了以后獲得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