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華(安徽省蕪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安徽 蕪湖 241000)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MP)引起的肺部炎性反應??沙D杲园l(fā)病,以秋冬季較多見,每5~7年發(fā)生區(qū)域性流行1次。MPP(支原體肺炎)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不同年齡組MPP臨床表現(xiàn)各異。近年來發(fā)病率明顯增加,已成為兒科一種常見病。約占非細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小兒肺炎的10%~20%,流行年可達30%[1]。MP感染與哮喘關系密切[2]。抗白三烯治療在兒童哮喘治療中起著越來越重要作用。探討應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佐治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50例支原體肺炎患者,其中胸片提示支氣管肺炎(35例),右下肺炎(11例),左下肺炎(4例),MP-AB均提示陽性或弱陽性。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治療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齡3歲。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兒均采用靜脈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3~5 d。停藥后改口服阿奇霉素序貫治療,連服3 d。停4 d,總療程2~3周,同時化痰及退熱對癥處理。治療組加孟魯司特鈉咀嚼片,3~6個月,2.5 mg/次,1次/晚,口服;>6個月,4 mg/次,1次/晚,口服2周。觀察兩組咳嗽、喘息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
1.3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項參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及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服藥未見不良反應。
表1 兩組在癥狀及體征緩解時間(±s,d)
表1 兩組在癥狀及體征緩解時間(±s,d)
組別 例數(shù) 咳嗽喘息消失時間 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治療組 25 10±3.22 5.21±1.34對照組 25 14±3.71 7.21±1.52 t值 6.24 6.26 P值 <0.05 <0.05
支原體肺炎在學齡前兒童及嬰幼兒中發(fā)病率近年有上升趨勢,起病快慢不等,其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部分患兒出現(xiàn)喘息癥狀及刺激性咳嗽,姚夢霖研究喘息性疾病MP的感染率明顯高于非喘息組[3]。常規(guī)抗支原體及止咳治療效果不佳,尤其咳嗽、喘息癥狀易反復,給患兒及家長造成極大的痛苦。MP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一種超濾過的病原微生物,通過飛沫侵入呼吸道,在黏膜表面與上皮細胞膜上的神經(jīng)氨酸受體結(jié)合并附著,逃避黏膜纖毛的清除作用及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同時釋放毒性代謝產(chǎn)物過氧化物、超氧化物等,破壞黏膜上皮細胞和纖毛運動,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過強,腺體分泌增加,導致氣道高反應性。MP既是感染原,也是一種特異性的過敏原[4]。MP的許多蛋白成分誘發(fā)IgE發(fā)生,以及個體遺傳因素[5]。從而導致機體通過速發(fā)型和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造成氣道慢性炎性反應和氣道高反應狀態(tài)。葉軍盼研究發(fā)現(xiàn)孟魯司特鈉能降低血清總IgE的水平[6]。MP感染導致喘息高于其他感染,其尿白三烯E4(LTE4)測定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7]。尿LTE4是目前最前的細胞趨化劑,它可使嗜酸性細胞募集水腫,使氣道黏膜黏液分泌增加,支氣管痙攣、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血管收縮形成氣道高反應[8]。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是新一代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其作用機理是阻斷CysLTs與CysLTl(半朧氨酞白三烯Tl)受體結(jié)合,抑制氣道內(nèi)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和脫顆粒,阻斷Eos(嗜酸性粒細胞)產(chǎn)生CysLTs,抑制LTD4(半朧氨酞白三烯D4)對平滑細胞的分裂刺激,抑制氣道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表達從而減少杯狀細胞化生,抑制LTD4刺激成纖維細胞產(chǎn)生膠原沉積從而達到減輕黏膜水腫,減少氣道分泌物,以緩解平滑肌痙攣,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增強纖毛的運動功能,快速和長期的改善肺功能,減輕喘息咳嗽臨床癥狀。
本研究治療組服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不但明顯改善患兒咳嗽、喘息癥狀,還能縮短肺部哮鳴音的時間,服藥未見不良反應,減少患兒住院時間,避免過度濫用激素和抗生素。且該藥為片劑,口感好,服用方便,提高了患兒的依從性和耐受性。故孟魯司特鈉佐治支原體肺炎療效滿意、安全,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1] 萬獻堯,畢麗巖.支原體肺炎[J].醫(yī)學介紹,2004,25(6):258.
[2] Esposito S,Blasi F,Arosio C,et a1.Importanceof acute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 ith wheezing[J].Eur Respir,2000,16(6):1142.
[3] 姚夢霖,張玉彩,王艷菊.呼吸道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兒肺炎支原體病原學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雜志,2007,15(2):38.
[4] 林 娜.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呼吸道感染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兒科分冊,2003,30(1):46.
[5] 孫紅妹.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實驗室診斷[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07,22(4):245.
[6] 葉軍盼.孟魯司特鈉對哮喘患者白細胞介素-10、白細胞介素-25、嗜酸性粒細胞和IgE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0,20(11):16.
[7] 張滿燕,何 英,李 琳,等.喘息患兒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感染關系及尿白三烯E4測定的研究[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0,12(2):270.
[8] 陳小菊.白三烯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3,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