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彬 中商集團經濟合作有限公司
隨著近幾年國家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國內就業(yè)形勢越來越嚴峻,求職者在應聘過程中往往面臨激烈的競爭。如何在競爭中勝出?除了求職者自身要滿足應聘崗位所要求的各項條件外,做好面試是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筆者根據多年企業(yè)人力資源招聘工作的經驗,就求職者在面試中應注意的問題與讀者分享,希望對大家在今后的求職中有所幫助。
求職者在進入面試階段之前,一般都經歷了用人單位的簡歷篩選和筆試階段,能夠通過這兩個階段進入面試程序,說明求職者在基本條件比如性別、年齡、學歷、工作經歷和專業(yè)技能等方面基本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面試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與求職者面對面的接觸、交談,考察求職者的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性格特點、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工作和學習態(tài)度及能力、專業(y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求職動機、與本單位及相關崗位的契合度等,對求職者在勝任工作的能力、團隊精神、敬業(yè)精神、對單位忠誠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并從中找到最佳人選加以聘用。面試的結果,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面試考官的專業(yè)水準和眼光,二是求職者自身的臨場表現,三是競爭對手的臨場表現。第一個方面和第三個方面求職者是無法控制的,所以求職者所能做的,就只有爭取在面試過程中有良好的臨場表現,打動面試考官。根據筆者多年工作經驗,求職者在參加面試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俗話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求職者在面試前應做足功課,準備的越充分越好。面試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應聘單位、崗位以及相關行業(yè)的信息準備。在面試前,要通過網絡、熟人、同學、親友等多種渠道,盡量多的掌握應聘單位的信息,包括單位的性質、隸屬關系、所屬行業(yè)、規(guī)模、主營業(yè)務情況、行業(yè)地位及發(fā)展前景、行業(yè)發(fā)展情況、人員組織情況、單位的內部工作氛圍等,對所應聘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方式等也要盡可能多的了解。對應聘單位、所在行業(yè)和應聘崗位的了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熟手”,從而增加你的勝算。
2.專業(yè)知識準備。專業(yè)能力,是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所看重的首要條件,因此面試的時候也是重點考察的內容。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希望求職者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既要有深度,也要有廣度。同時,與筆試和實際操作不同,面試主要是言語交流,求職者不僅要求專業(yè)熟練,關鍵是要能很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來,要有良好的概括、總結能力。因此,求職者有必要事先就所應聘崗位本身所要求的專業(yè)知識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對其中的要點進行概括總結。
3.問答準備。一般在面試中留給求職者思考的時間都不會很長,再加上緊張,普通求職者倉促間對某些問題很難考慮周全,難免會造成語塞、語言不夠流暢、條理不請、邏輯性不強甚至言不達意、言不中的等現象,容易給面試官留下不好印象。為做到有備無患,建議求職者事先就面試官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以及有關問題的答案一一列出來,并牢記于心。
4.心理準備。為避免因緊張情緒給面試造成不好影響,求職者在面試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調節(jié)。對于面試,最好“從戰(zhàn)術上重視,從戰(zhàn)略上藐視”,認真準備,認真面對,至于結果,則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淡化成敗意識。要認識到,面試成功不代表你比別人更優(yōu)秀,面試失敗也不代表你比別人差,這次不成功還有下一次,這個單位不行還有下一個單位。同時要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要對自己保持信心,認為我一定能行!對于面試官,在給予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要以平常人視之(事實上他們在進入本單位的時候或進入下一個單位的時候也和你一樣,也是求職者,也要接受別人的面試,他們只是比你早點進入這個單位而已),不要把面試當成考試,要當成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
5.外表形象準備。雖然大多數單位在招聘時都不會把求職者的外部形象作為招聘條件,但不可否認,求職者的儀態(tài)儀表在面試官的印象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時甚至直接決定面試官的取舍。因此,求職者在面試前有必要對自己的外表進行適當的包裝打扮,女性力求端莊大方,男性應力求整潔干練。當然,不同的職業(yè),對著裝有不同的要求,以適當、與所處的環(huán)境保持和諧為宜。面試前注意休息,保持愉悅的心情,以保證面試時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出現在現場。
6.交通準備。在面試中如果求職者遲到,會給面試考官一個不守時、不尊重人或不重視的印象,往往會帶來面試沒開始就已經失敗的后果。因此,求職者應事先查看好去面試現場的交通線路,確定好交通工具,計算好交通時間。一般建議留出富裕時間,要確保提前10分鐘左右到達面試現場,這樣有足夠的時間在面試前整理外表,平復心情,調整狀態(tài)。
7.事前演練。在面試前一天,最好能請朋友或家人幫忙,作為面試考官,進行面試的問答演練。演練的目的,一是熟悉一下現場氣氛,二是可以通過演練可以發(fā)現回答考官問題時在語音、語氣、語調、語速、肢體語言、語言表述等方面的不足,及時加以調整。
通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會集中安排一批求職者面試,求職者會被安排在等候區(qū)等候,很多求職者往往會忽略在等候區(qū)的表現,特別是在沒有面試工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言談舉止太過隨意,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旁若無人,嬉笑怒罵,大聲喧嘩,有的甚至抽煙、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等,這些都是極其錯誤的行為。求職者應牢記,等候區(qū)是用人單位暗中考察求職者的最佳場所,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言行不會被面試官察覺,也許在等候的求職者中就有面試人員的臥底!因此,求職者在等候區(q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禮儀,盡量保持安靜,和身旁的其他求職者交談時也要輕聲細語,不要影響他人。要尊重在場的每一個人,哪怕他(她)是在現場做衛(wèi)生的清潔工!接受他人服務或幫助時要說謝謝,給他人造成不便時要說對不起。同時,求職者眼里要有活,比如說主動維持一下現場秩序,隨手撿起一片垃圾扔入垃圾箱,主動幫其他等候者續(xù)續(xù)茶水等等,當然這些事不要刻意為之,應順其自然,在不經意間你的每一個善舉都會為你贏得加分。
一般來說,求職者在面試考官面前都比較注重禮儀和行為舉止,這方面無需多言。筆者重點就求職者容易犯錯的幾點提出來,提醒求職者注意。
1.不要急于表現自己。每個求職者都希望盡可能多的將自己的才華、優(yōu)點展示在面試官面前,這是正常的,也是面試官希望看到的。但有些求職者因為求勝心切,過于急切地要表現自己,往往表現過度,效果適得其反。具體表現在:一是說的過多,所謂“言多必失”,說得越多,說錯和不當的機會就越多,特別是對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領域說得太多,如果面試官深入地問下去,往往會讓自己陷入無法收場的尷尬境地;二是夸大或過度渲染自己以往的功績或某方面的特質,以至于面露得色,給面試官留下輕佻的印象;三是不懂裝懂和說假話,給人以不誠實的感覺。一般來說,對面試官的問題,除非面試官特別要求,能夠簡潔、準確、條理和邏輯都很清楚地回答出來即可,沒必要深入展開,更沒有必要節(jié)外生枝。對于自己的過往成績和某方面的特質,一定是在面試官的要求下才可以詳細說明,但必須給人一種只是陳述事實的感覺。不要讓人覺得你是在夸耀。如果面試官沒有問到,你要爭取能夠在某些話題中不經意地提及,點到為止。對于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如實回答,切不可不懂裝懂,更不能說假話。總之,求職者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既要充分地展示自己,又要給人謙遜、誠實的感覺。
2.不要一味迎合面試官。求職者在面試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患得患失,或一味迎合面試官,不敢亮出自己的觀點;或一味去猜面試官的想法,以至于不能專注于問題本身。其實,對于有些問題,并非只有一種正確答案,只要是邏輯清晰,能夠自圓其說就是好的回答,和面試官的觀點不一致,并不一定會導致減分,有時候反而會給人一種另辟蹊徑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獲得加分。有時候,面試官可能是在試探你,故意說出他(她)并不認可或錯誤的觀點,你如果順著說可就上當了。當然,也不要直來直去地反駁面試官,應注意語言技巧,繞過是非概念,既巧妙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又不至讓面試官丟面子。
3.回答問題時要分清主次。由于面試的時間一般都不是很長,求職者要明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自己重點要向面試官展示什么?每個問題又能表達什么?什么問題該重點回答?什么問題則不宜過多糾纏?根據筆者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經驗,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看重這么幾點,第一,你能不能勝任?第二,你是否敬業(yè)?第三,你是否能跟大家很好地合作?第四,你能不能安心在我這干?這四點解決了,其它都好說。誰能在面試這么短的時間里消除面試官在這四個方面的疑問,誰就能在面試中勝出。因此,求職者在與面試官的問答交鋒中,應該緊緊圍繞這四個方面來展示自己,力爭給面試官留下良好印象,而不要在其它方面下過多功夫。
求職者在面試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觀點,希望能對求職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筆者相信,只要求職者放松心態(tài),認真準備,堅定信心,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