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淑娟,岳天孚,張麗琴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婦產科,天津300052)
宮頸癌目前已成為威脅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關。在宮頸癌患者中99.7%均檢出伴有HR-HPV感染[1]。本研究旨在了解HPV感染的高危人群,加強高危人群HPV篩查力度,早期發(fā)現(xiàn)HPV感染,降低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fā)生率。
1.1 資料
1.1.1 HPV基因分型檢測報告 收集2007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就診同時行HPV基因分型檢測的3930例患者的HPV基因分型檢測報告,年齡≤60歲,平均(36.02±10.54)歲。
1.1.23 類調查對象 隨機選擇在我院門診就診的女性患者及其女性家屬494人(要求來自婦產科、兒科的調查對象共計占總樣本量的50%,其他科室的調查對象占50%,年齡≤60歲)作為女性人群組;隨機選擇我院婦產科、兒科和其他科室醫(yī)務工作者50人(至少包含3個其他類別的科室)作為醫(yī)務工作者組;在我院的門診、住院病人和隨診的家屬中隨機抽取50人(主要負責文化、教育、衛(wèi)生部門、工業(yè)、農業(yè)和交通等部門)作為政府工作者組。
1.2 方法
1.2.1 HPV基因分型檢測 于女性宮頸口使用宮頸脫落細胞采集器采樣,用宮頸刷緊貼宮頸口旋轉4周以上取得脫落細胞,將刷子從刻痕處折斷,放入裝有洗脫液的套管中保存。對取得的宮頸脫落細胞,應用PCR反向點雜交法檢測HPV DNA,檢測內容包括 HR-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型)和LR-HPV(6、11、42、43、44型)。對3930例患者的HPV基因分型檢測報告進行回顧性分析。
1.2.2 問卷調查 針對3類不同的調查人群(女性人群、醫(yī)務工作者及政府工作者)產生3份不同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是了解女性人群對HPV、宮頸癌、HPV疫苗及3者之間關系的認知情況及政府工作者和醫(yī)務工作者對開展HPV疫苗接種工作的態(tài)度。將收集到的信息錄入電子數(shù)據(jù)庫。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各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及確切概率檢驗;各組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PV基因分型檢測結果
2.1.1 不同年齡女性HPV感染的特點 將HPV篩查例數(shù)3930例按年齡分組,HR-HPV感染率最高峰出現(xiàn)在51~60歲(40.25%),其次為41~50歲(37.09%)及≤20歲(36.25%),各年齡組HR-HPV陽性率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篩查例數(shù)百分比最低值出現(xiàn)在≤20歲(2.04%)、其次為51~60歲(12.14%)及41~50歲(20.99%)組,各年齡組間例數(shù)百分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女性HR-HPV感染狀況[n(%)]Tab 1 The HR-HPV infection i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n(%)]
2.1.2 易感HR-HPV亞型感染女性的狀況 在3930例篩查人數(shù)中,1338例HR-HPV(+)。在所檢測的HR-HPV亞型中,陽性率由高到低依次為16型 (37.90%)、58型 (16.44%)、52型 (11.06%)、33型(9.72%)、18型(9.72%)及31型(6.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除52亞型外(P=0.005<0.05),同一HR-HPV亞型在不同年齡組間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然而,在同一年齡組內各亞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易感HR-HPV亞型在不同年齡女性感染狀況[n(%)]Tab 2 The susceptible HR-HPV type in different age female[n(%)]
2.2 問卷調查結果
2.2.1 女性人群對HPV、宮頸癌、HPV疫苗及3者關系認知情況 將女性人群組494人按年齡分組,不同年齡女性人群對HPV、宮頸癌、HPV疫苗及3者之間關系的認知程度不同,尤其是≤20歲及41~60歲女性人群對3者的了解更是明顯低于其它年齡女性人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女性人群對HPV感染、宮頸癌、HPV疫苗的認知情況[n(%)]Tab 3 The cognition about HPV infection,cervical cancer and HPV vaccine in female[n(%)]
2.2.2 不同年齡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齡情況 此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將女性人群組按年齡分組,隨著年齡的降低,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齡有逐漸減小的趨勢,初次性生活年齡最低值出現(xiàn)在≤20歲組(18.20± 1.483),最高值出現(xiàn)在51~60歲組(25.52±2.646),各組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齡情況Tab 4 The age of sexual debut in female
2.2.3 醫(yī)務工作者及政府工作者對HPV疫苗接種工作的態(tài)度 接受調查的50位醫(yī)務工作者中,其中31位愿意推薦適齡女性接種HPV疫苗,比率為62.00%;接受調查的50位政府工作者中,其中42位愿促進HPV疫苗在中國的推廣,比率為84.00%。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HPV感染是引起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主要原因。因此,HPV感染檢查已經成為宮頸癌防治中必不可少的篩查內容。目前,宮頸癌的一級和二級預防正在向預防、檢測和控制HPV感染的方向發(fā)展。
據(jù)文獻報道,年齡是HPV感染和宮頸病變的影響因素[2]。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HR-HPV感染率高峰出現(xiàn)在51~60歲女性人群中,其次為41~50歲女性組,據(jù)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絕經過渡期可始于40歲,歷時短至1~2年,長至10~20年[3]。如果將以上兩個年齡組統(tǒng)一劃分為絕經過渡期女性,那么在此次研究中除絕經過渡期這一HPV感染高峰外,另一HPV感染率高峰則出現(xiàn)在≤20歲女性人群中。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青春期為10~19歲,據(jù)此可以說HPV感染的另一高峰出現(xiàn)在青春期女性中。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逐漸發(fā)育成熟,有效雌激素水平較低,宮頸局部組織結構及免疫微環(huán)境相對不成熟;絕經過渡期女性卵巢功能開始降低,出現(xiàn)體內激素降低、紊亂、保護性乳酸桿菌的減少及陰道PH值增高等變化,以上因素是這兩個時期女性容易感染HPV的原因之一。此外,據(jù)有關文獻報道,女性陰道PH值與女性月經狀況密切相關,絕經后女性陰道PH值較未絕經女性陰道PH明顯增高,陰道PH值的增高也提高了絕經過渡期女性對HPV的易感性從而提高該時期女性感染HR-HPV的陽性率及HPV持續(xù)感染的風險[4]。在此次的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21~30歲及31~40歲女性HPV感染率明顯低于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這可能是因為此年齡段女性自身免疫能力及宮頸局部微環(huán)境較好,大部分HPV可通過自身免疫系統(tǒng)清除,只造成HPV一過性感染。從此次回顧分析的結果看,青春期女性及絕經過渡期女性的篩查例數(shù)百分比明顯低于生育期女性,說明這兩個時期女性就診及查體意識較生育期女性明顯淡薄。筆者還發(fā)現(xiàn),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人群對HPV、宮頸癌及兩者之間關系的認知率明顯低于其他年齡段女性人群。所以綜合以上各因素,青春期女性及絕經過渡期女性面臨HPV危害的風險更高。
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每一型又包含多種HPV亞型,低危型主要與尖銳濕疣密切相關,高危型主要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密切相關[5]。據(jù)文獻報道,HR-HPV16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關系最為密切,HR-HPV58型感染會使宮頸癌的發(fā)生率增加2倍多,HR-HPV18感染可能與宮頸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6-7]。此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常見HR-HPV感染亞型頻度由高到低依次為16型、58型、52型、33型、18型及31型,此結果與其它相關文獻報道一致。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雖然HR-HPV各亞型在不同年齡女性中的感染率無明顯差異,但同年齡女性中HR-HPV各亞型的感染率卻有明顯差異,其中HRHPV16在各年齡組中的感染率均為最高,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即HR-HPV16感染在青春期、生育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的風險無明顯差異。雖然HR-HPV16感染任一時期女性的風險無差異,但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具有查體意識淡薄及認知率低等特點使其在感染HR-HPV16后不能被及時發(fā)現(xiàn)或治療依從性差,使其有更長的病毒攜帶期,從而增加了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病的風險。另外本文結果顯示HR-HPV52在不同年齡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經分析結果有統(tǒng)計學差異,此結果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HPV疫苗可分為治療性HPV疫苗和預防性HPV疫苗,治療性HPV疫苗正在研發(fā)階段,預防性HPV疫苗已經上市。據(jù)報道在一些國家已將預防性HPV疫苗應用于尚無HPV感染或尚無性生活的女性中,收到明顯臨床效果。HPV感染途徑主要為性接觸傳播,女性初次性生活的提前意味著提高了面臨感染HPV的風險[8]。在此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青春期女性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且目前青春期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勢,這就意味著可能面臨HPV危害的青春期女性將逐漸增多。針對青春期女性這一特殊特點,在初次性生活之前接種預防性HPV疫苗可成為降低青春期女性HPV感染率的有效途徑之一[9]。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們對醫(yī)務工作者和政府工作者這兩種特殊人群進行了有關HPV疫苗應用態(tài)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其對HPV疫苗接種工作持支持態(tài)度。
綜上所述,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兩者具有對HPV及宮頸癌的認知程度低、門診HPV篩查率低及定期行婦科檢查率低等特點,故為降低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fā)生率更應該加強這兩個時期女性人群HPV篩查的力度,提高她們對HPV感染的認知度。另外,針對青春期女性這一特殊人群,除可加強HPV篩查力度外,在大范圍的HPV疫苗接種工作尚未實施前,可將HPV疫苗針對性的應用于青春期女性,從而降低女性瀕臨HPV危險的人數(shù)。
[1] Bosch F X,Lorincz A,Munoz N,et al.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J].J Clin Pathol,2002, 55(4):244
[2] 陳建輝,陳忠東.湘南地區(qū)浸潤性宮頸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9(12):1852,1857
[3]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6-16
[4] Clarke M A,Rodriguez A C,Gage J C,et al.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ge-rela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vaginal pH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J].BMC Infect Dis,2012,12:33
[5] Szarewski A.Cervarix(R):a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HPV types 16and 18,with cross-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high-risk HPV types[J].Expert Rev Vaccines,2012,11(6):645
[6] Intharaburan S,Tanapat Y,Tatanan K,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followingradiation therapyor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for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J].J Med Assoc Thai, 2012,95(Suppl 5):S38
[7] Prakrankamanant P,Leelayuwat C,Promptmas C,et al.The development of DNA-base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integrated with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 system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58detection[J].Biosens Bioelectron,2013,40(1):252
[8] Sellors J W,Karwalajtys T L,Kaczorowski J,et al.Incidence, clearance and predictor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in women[J].CMAJ,2003,168(4):421
[9] Joura E A,Garland S M,Paavonen J,et al.Effect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HPV)quadrivalent vaccine in a subgroup of women with cervical and vulvar disease:retrospective pooled analysis of trial data[J].BMJ,2012,344:e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