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人,馮有輝,陳春浩,王夢荷,周 旋,鄧曉江
(廣東醫(yī)學院 公共衛(wèi)生學院,廣東 湛江524023)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和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倡,老年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我國老年教育起步較晚,對老年教育的研究僅僅處于初步階段,教育制度、體系等各方面還不夠完善,造成老年教育比較滯后的局面。要想使老年教育更好地走進社區(qū)、走進老人的社會生活,還需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本文通過對湛江市社區(qū)老年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為湛江市社區(qū)老年教育的開展和實踐提供科學依據(jù)。
2012年3—4月隨機抽取湛江市霞山區(qū)民享街道、文明東路,赤坎區(qū)中山街道、寸金路老年居民進行現(xiàn)場調查?;厥沼行Ш细駟柧?18 份,男性217人(占51.9%),女性201 人(占48.1%),年齡為60~94 歲,平均73.4 歲。
參考有關老年教育的調查研究,并咨詢相關專家意見,自行編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有:一般情況;對老年教育的認知;影響老年教育的因素;對老年教育現(xiàn)狀的滿意度等。由經(jīng)培訓的大學生調查員現(xiàn)場請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不能自行填寫者,由調查員逐條詢問來代其填寫。
全部資料用Excel 錄入數(shù)據(jù),應用SPSS15.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有一般描述性分析和檢驗。
本次調查全部418 名老年居民,77.7%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文化程度普遍較低;84.4%自我感覺健康或一般,占絕大多數(shù);退休前為機關干部、企業(yè)或公司員工、事業(yè)單位職工、教師四類職業(yè)占64.6%。一旦退休,許多老年人就會感到被社會孤立或被邊緣化;[1]雖然大部分老年人擁有婚姻家庭,但是“空巢”老人所占比例亦達到25.6%,有研究顯示,家庭關系以及相互依存的關系與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呈正相關;[2]月收入在“1000 元以下”占38.3%,月收入在“1001-2000 元”占38%,反映湛江市區(qū)老年居民“老有所養(yǎng)”還處于中低水平,我國的國民收入政策需要調整。[3]文化程度、健康狀況、退休前職業(yè)、婚姻狀況和收入5 個方面男女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老年居民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家庭、婚姻、收入、健康狀況等問題,就很容易產(chǎn)生失落、焦慮、孤獨、絕望的負面情緒和消極倦怠的生活態(tài)度,這不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命質量,同樣也增加了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而實踐證明,老年教育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交流、學習、活動的機會,極大地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與緊張感,并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老有所養(yǎng)的層次,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精神追求,[4]對于促進家庭與社會和諧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社區(qū)中大力開展老年教育勢在必行。418 名老年居民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老年居民基本情況
④3001-4000 元 29(6.9) 9(4.1) 20(10.0)⑤4000 元以上 12(2.9) 5(2.3) 7(3.5)
調查結果顯示,41.9%的老年居民沒有認識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反映出本地區(qū)老年人對老年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還不夠充分了解;老人接受老年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長知識、健康身心和充實晚年生活(53.6%),其次是打發(fā)時間、排遣寂寞,這與我國目前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閑適型”[5]相一致;本地區(qū)目前老年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娛樂活動小組”(60.3%),如棋牌、吹拉彈唱、戲曲舞蹈或健身活動等,表明其他教育形式還有待加速開展;社區(qū)老人對老年教育課程的設置要求豐富多彩,其中養(yǎng)生保健(57.4%)占主導地位,其次是傳統(tǒng)民族文化如吹拉彈唱、舞蹈戲曲等(52.4%),女性老年人更喜歡吹拉彈唱、舞蹈戲曲,男性則更喜歡養(yǎng)生保健,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等,“時事政治”和“實用知識和技能”選擇人數(shù)比例較少,分別為17.5% 和4.5%,男性比女性更關注,這可能與老年人生活、文化背景及男女不同生理、心理特點及家庭責任有關。418 名老年居民對老年教育的認知情況見表2。
表2 老年居民對老年教育的認知情況
⑥滿足個人的興趣愛好 56(13.4) 34(15.7)22(10.9)2.006 >0.05⑦其他 14(3.3) 8(3.7) 6(3.0)0.159 >0.05您認為目前老年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①老年大學或者老年學校 120(28.7) 52(24.0)68(33.8)4.964 <0.05②正規(guī)大學 36(8.6) 19(8.8) 17(8.5)0.012 >0.05③有組織的收聽(看)廣播電視 55(13.2) 29(13.4)26(12.9)0.017 >0.05④知識講座 80(19.1) 48(22.1)32(15.9)2.591 >0.05⑤娛樂活動小組如棋牌、吹拉彈唱戲曲舞蹈或健身活動等252(60.3)140(64.5)112(55.7)3.371 >0.05⑥不知道 80(19.1) 39(18.0)41(20.4)0.397 >0.05您認為老年教育活動應開設的重要課程是①吹拉彈唱、舞蹈戲曲等 219(52.4) 94(43.3)125(62.6)14.898 <0.05②養(yǎng)生保健 240(57.4)139(64.1)101(50.2)8.135 <0.05③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 135(32.3) 80(36.9)55(27.4)4.310 <0.05 0.549 >0.05⑤時事政治 73(17.5) 46(21.2)27(13.4)④文史知識 65(15.6) 31(14.3)34(16.9)4.365 <0.05⑥外語學習 19(4.5) 6(2.8) 13(6.5)3.297 >0.05⑦棋牌? 垂釣 46(11.0) 28(12.9)18(9.0)1.661 >0.05⑧實用知識和技能,如家電使用、電腦知識、教育下一代的知識等19(4.5) 15(6.9) 4(2.0)5.827 <0.05
本次調查的社區(qū)老人每年能承受的老年教育經(jīng)費普遍較低,承受“200 元以下”者占60.8%,女性所占比重高于男性,可以承受201-400 元教育經(jīng)費的男性居民多于女性;合計有75.6%的老年居民只能承受每年400 元以下的老年教育費用,體現(xiàn)在教育經(jīng)費的支出上老年人的慎重和“舍不得”,也提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強老年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盡可能實行一些免費或低費用的老年教育活動。調查對象中大部分子女比較支持父母參與老年教育活動,只有極少數(shù)子女不支持或反對父母參與老年教育活動,這種情況可能與家庭負擔有關,個別家庭老人還承擔著一定的經(jīng)濟責任,也有不少家庭的老人還需要承擔帶養(yǎng)晚輩兒孫的責任。84.7%的老人認為該社區(qū)老年教育活動設施一般或不夠齊全,“活動機會太少”和“身體不好”是影響老年人參與老年教育活動的主要困難,說明老年教育在客觀上的制約與主觀愿望之間存在著直接地沖突與矛盾。[6]影響老年教育的主要因素見表3。
表3 影響老年教育的主要因素
對老年教育現(xiàn)狀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比例為27.6%,男性比女性對老年教育的現(xiàn)狀滿意度更高;老年教育活動需要改進的主要方面有教育設施、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和教育資金。418 名老年居民對老年教育現(xiàn)狀的滿意度及改進意見見表4。
表4 對老年教育現(xiàn)狀的滿意度及改進意見
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本地區(qū)老年人“對老年教育現(xiàn)狀滿意度”較低,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進,具體建議如下: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關懷,自主辦學,構成辦學體制多元化。各級政府應將老年教育的經(jīng)費統(tǒng)一納入財政預算,并根據(jù)當?shù)亟?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逐步增加對老年教育的財政投入。多種社會力量應加入到興辦老年教育的事業(yè)中來,社會組織、團體、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各種慈善機構都應加入其中。廣泛吸收民間閑置資金,鼓勵社會力量開辦老年學校。此舉既能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能大力發(fā)展老年教育。[7]
根據(jù)老年人生理變化、心理發(fā)展及社會文化需求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教學活動,鼓勵老人自主參與到教學管理過程中,互相溝通交流,促使老年教育管理規(guī)范而又更具開放性和自由性。各類職業(yè)學校、高等院校應適當?shù)孛嫦蚶夏耆碎_放,尤其老年大學、老年學校等正規(guī)教育機構可降低進校門檻,準許隨時入學、插班,適當減免高齡老人的學費,為所有愿意學習的老人提供養(yǎng)生保健、藝術健美、戲曲表演、書畫藝術、歌詠練唱等方面的課程。[8]
資金的缺乏直接導致教育形式單一、內容單調。[9]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老年教育經(jīng)費納入財政預算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xiàn)場地、課程、師資、生源等辦學要素合理配置,擴大辦學規(guī)模,優(yōu)化學員學習、活動、健身的條件和環(huán)境。[10]
[1] 王戈.韓國的老年教育[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10,(8):47-48.
[2] 宋麗娜.關于老年心理教育的研究進展綜述[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4):27-29.
[3] 周朝東.南京市社區(qū)老年教育調查與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1,(2):109-112.
[4] 劉文榮.淺談高校離退休人員的老年教育[J].才智,2011,(28):253.
[5] 李福嶺.美國老年教育與我國老年教育之比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3(1):77-78.
[6] 劉頌.關于社區(qū)老年教育的特點的研究[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11,(8):15-19.
[7] 王戈.當前我國老年教育的問題與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5):8-9.
[8] 宋秋英.我國老年教育體系的缺位與補位之析辨[J].中國成人教育,2011,(5):5-7.
[9] 黃淑萍.論社區(qū)老年教育與老年社會化[J].成人教育,2008,(9):48-49.
[10] 黃琴云,丁海英.推進社區(qū)老年教育的做法[J].老年教育(老年大學),2009,(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