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探討了垂直但中心線不相交孔的加工方法,分析了加工中的難點和關(guān)鍵點,指出了加工中需注意的問題和訣竅。
關(guān)鍵詞:中心垂直 中心線 不相交孔 方法
筆者學(xué)校實習(xí)工廠要加工滑座零件,長度為61-00.10 mm,寬為20-00.10 mm,高22-00.10 mm,在高度13+00.01mm位置上有個φ12+00.05mm通孔,在孔的中間偏移4.5+00.01mm。而與中心偏離5.5+00.075 mm的位置上有個φ5+00.015 mm的小孔要加工,這個直徑為φ5+00.015 mm的孔與φ12+00.05mm的孔是中心垂直、但中心線不相交的孔。加工φ5+00.015 mm的孔時,鉆頭容易向加工余量少的一邊偏斜,因此需制定新的加工方案,以保證Φ5+00.015 mm孔的尺寸公差和垂直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一、提出問題
在加工φ5+00.015 mm孔時,零件的其他尺寸都是預(yù)先加工好的。工廠最先的加工工藝方案是以φ12+00.05mm為定位基準(zhǔn),一次裝夾,在兩臺臺鉆上進(jìn)行加工。第一步,套鉆模用φ4.8mm的標(biāo)準(zhǔn)麻花鉆頭鉆出底孔;第二步,用φ5鉸刀鉸削到成品尺寸。但是在底孔的鉆削過程中,由于鉆頭在φ5+00.015 mm與φ12+00.05mm兩孔的相貫部位的不良受力狀況,刀具的幾何參數(shù)不合理,鉆削用量應(yīng)用不當(dāng)?shù)仍?,使?.8mm的鉆頭鉆出來的底孔孔下端加工余量少的一邊偏斜較大,鉸削無法修正,達(dá)不到φ5+00.015 mm孔的尺寸公差和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分析問題
根據(jù)上述情況,筆者對鉆頭φ5+00.015 mm與φ12+00.05mm兩孔相貫部位的加工狀況進(jìn)行了深入的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兩孔相貫部位的加工狀況
1.受力不均產(chǎn)生偏斜的原因
(1)當(dāng)鉆心到達(dá)A點時,便開始吃空,此時是不完全的雙刃切削。
(2)當(dāng)鉆心到達(dá)B點時,僅僅是單刃切削。
(3)當(dāng)鉆心到達(dá)C點時,不僅是不完全的雙刃切削,
而且鉆心再一次進(jìn)入材料,又受φ5+00.015 mm孔壁的影響,其受力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孔壁的影響情況
在相同材料的情況下,材料的法向受力應(yīng)達(dá)到一個相對恒定a的值,才能使鉆頭切入材料,設(shè)該值為P,再設(shè)此時鉆心徑向受力為F,則由圖2可知:
F=P.cosα (0°<α<90°)
由此可知,鉆心在DE上越靠近E點,α角越小,則cosα越小,那么鉆心的受力F就越大,鉆頭就越容易向加工余量少的一邊偏斜。
2.刀具的幾何參數(shù)也會在加工中影響精度,產(chǎn)生偏斜
在加工φ5+00.015 mm孔時,由于加工余量不對稱,用標(biāo)準(zhǔn)麻花鉆切削時,鉆頭的部分幾何參數(shù)存在著缺點。
(1)橫刃前角為負(fù)值,其寬又較大,鉆削時擠壓切削層嚴(yán)重,軸向力大。
(2)標(biāo)準(zhǔn)麻花鉆的主切削刃最長,切下切屑最多,扭矩主要由它產(chǎn)生,一個不平衡的變動徑向力也是造成鉆孔鉆偏主要原因,如圖2(a)所示。
(3)頂角2φ為118°,角度偏大,定心不強,且鉆透時會扎刀,甚至扭斷鉆頭,尤其是鉆相通之孔。
3.鉆削用量也會在加工中影響精度,產(chǎn)生偏斜
由于加工φ5+00.015 mm的孔時,隨著加工深度不同,其切削的情況也不同,先從占頭的雙刃切削到單刃切削或不完全的雙刃切削,最后又再次雙刃切削。在如此復(fù)雜的鉆削中,其中鉆削用量不能按常規(guī)計算和選用,必須根據(jù)特殊情況選用合理的鉆削用量。
三、制定新的加工工藝方案
通過以上分析和實踐,說明φ5+00.015 mm孔的底孔,不能采用直接鉆孔的方案,因此筆者制定了新的加工工藝。
1.選用能保證X>0的鉆頭靠加工余量多的一邊貼著鉆模鉆底孔
選用能保證X>0的鉆頭靠加工余量多的一邊貼著鉆模鉆底孔,是為了確保在鉆削過程中鉆頭鉆心不吃空。
(1)選擇適當(dāng)?shù)你@頭,由圖3可知:
D={[(5.5+5/2)-12/2-X]×2}
D=4-2X D——鉆頭直徑 X——大于零的余量
因此,必須選擇小于φ4mm的鉆頭作鉆孔鉆頭,確保鉆頭不吃空。
圖3 保證X>0的鉆底孔
(2)改良麻花鉆部分的幾何參數(shù)。
①修短橫刃,把橫刃刃磨成鉆尖,鉆削時削弱了80%以上的軸向力;
②2φ=118°頂角刃磨成角度為60°,易定中心,不產(chǎn)生滑脫現(xiàn)象,如圖4(a)所示。
③把主切削刃磨短到2/3b,并且外刃高出2°~3°,起到定心作用,又減小扭矩,如圖4(a)所示。
④保證兩條切削刃對稱,避免鉆削時受力不均,刃磨時用樣板校驗。如圖4(b)所示。
圖4
(3)選擇合理的鉆削用量。
①切削深度的選擇。先用(0.5~0.7)D(D為要求的孔徑)的鉆頭鉆底孔,然后用直徑d=D的鉆頭將孔擴大,可以減小切削深度及軸向力,因此鉆削φ5+00.015 mm孔時,應(yīng)先用φ2.5~φ3.5mm的鉆頭加工,最后選定使用φ3.5mm的鉆頭。
②進(jìn)給量的選擇。在加工φ5+00.015 mm孔時,當(dāng)高速鋼麻花鉆鉆孔的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較小時,應(yīng)取較小的進(jìn)給量,因此鉆頭直徑為φ3.5mm,其進(jìn)給量 f 應(yīng)選擇0.05(mm/r)。
③切削速度的選擇。當(dāng)鉆頭的直徑和進(jìn)給量確定后,鉆削速度應(yīng)按鉆頭的耐用度選取合理的數(shù)值。切削速度提高10%,耐用度將下降一半,選擇10~15m/min之間,確保了鉆削的精度要求。
2.用φ4.9mm的鉆頭擴孔,留鉸削余量
(1)改善鉸削余量。選擇鉸削余量為0.05~0.1之間,用φ4.9mm鉆頭擴孔,確保鉸削余量適宜。
(2)擴孔。
①鉆頭后角不能過大,刃磨出后角為1°~3°的φ4.9mm的鉆頭作擴孔鉆頭,避免了扎刀現(xiàn)象,如圖5(a)所示。
②2φ=118°頂角刃磨至90°,確保定心,避免偏移。如圖5(a)所示。
③貼著鉆模進(jìn)行擴孔確保不擴偏,如圖5(b)所示。
圖5
3.鉸削到成品尺寸
(1)選擇適當(dāng)?shù)你q削用量。
①切削速度應(yīng)取小值,用高速鋼鉸刀取U=4~8(m/min)。
②進(jìn)給量取0.5~0,7mm/r,提高孔壁加工精度。
(2)選擇切削液。選用工業(yè)植物油(30%)、濃度為2%~5%的乳化液(70%)。
(3)改變原來的鉸削操作方法。對要求高精度的孔進(jìn)行鉸削,不能用原來機鉸削的方法,應(yīng)改用手工鉸削,確保了φ5+00.015 mm垂直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