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能力的具體表現(xiàn),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是一種情感性極強的思維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真實流露的實踐過程。三年級作為習作的起始階段,它要求學生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束縛,重在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當今學生,《作文輔導書》、《閱讀與作文》、《優(yōu)秀作文選》、《課堂同步作文》等作文書琳瑯滿目,剛一開校就被塞進了書包。在習作時,學生往往不注重習作方法、步驟,而是頭疼地、盲目地亂抄照搬,從不思考,蒼白空洞,這樣就養(yǎng)成了懶惰的惡習,作文不離書,有話寫不出;或者是這兒抄一段,那兒抄一段,湊合而成。另外,老師重復的,不恰當?shù)脑u語,又束縛了學生的口舌,封閉了學生的心靈,學生一提作文就害怕,就頭疼,時間稍長就對作文產(chǎn)生了畏難、排斥和無所謂的心理。因此,消除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習作積極性,從心理上使學生不怕習作,關鍵就是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大膽寫作。
自信心,是一種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對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人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心理;它是在不斷成長中培養(yǎng)起來的,它能使你向目標奮勇前進,使你從困難、挫折中解脫;使你對習作產(chǎn)生興趣,從而把你提升到無限的頂峰。因此,學生擁有自信是習作的關鍵,學生越自信,對習作就越感興趣,學習起來就越起勁,習作就越寫越好,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自信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樹立自信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杰斯特別強調(diào)學習中人的因素,主張在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情感融洽、氣氛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任何學生都有發(fā)展自我的潛能。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思想顧慮排除了,身心備感安全,敢于充分地發(fā)表意見,沒有任何戒備,從而樹立自信,愿意習作,樂于寫作。
二、讓學生在嘗試成功中樹立自信
學生弱小,看不清自己的潛能,常常對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缺乏自信。而習作又是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作為教師的我們,則要為學生發(fā)現(xiàn)或培養(yǎng)其實力創(chuàng)造條件。
聽,按照語言的規(guī)律,最早獲得的語言就是聽來的,聽懂了,再運用,言語就完成了內(nèi)化的過程,成為自己的了,因此,我就讓他們多聽優(yōu)秀的習作、片段、名家范文,堅持課前一生5分鐘讀一篇優(yōu)秀習作,邊聽邊想,邊聽邊學,體會別人的成功,讓學生覺得習作不難,就這樣寫就行了,消除畏懼,大膽表達,認真習作。
說,大家都會,每一次習作前的口語交際,我都要精心設計,聽說雙方互動,盡量讓盡可能多的孩子說,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如第一次習作前的口語交際:交流自己的課余生活,同學們那種踴躍發(fā)言的樣子讓人激動,得到老師贊揚和同學掌聲的學生的自信的表情更讓我終生難忘。這樣,學生有那么多說的,寫的當然不少啦。
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拔倪x爛,秀才半”這些話生動地說明,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多讀書。小學生手中書籍有限,視野狹窄。作為教師就要很好地引導他們。一是讀教材,讀他人之作,尤其是那些名人名篇,優(yōu)秀之作,這樣可開闊眼界,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料以及寫作方法和技巧。二是多讀自己的習作,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樣,不斷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不足之處,促使自己去反思、修改、補充,直到滿意為止。
寫,多寫多練是學好習作的根本,有了以上的基礎,我就要求學生每周2—3次習作訓練,或聽寫,或抄寫,或自己寫都可以,篇幅不宜過長,只要寫得認真,寫得清楚就行;由于要求不高,同學們都愿意寫,每次習作的批改,我都用贊揚鼓勵的話語,如:“你是一個用心的孩子,你進步了”;“寫得真好,老師都想去了”等滾燙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習作的快樂。
就這樣,學生在聽、說、讀、寫中嘗試了成功,有了實力就會自信,輕松完成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活動——習作了!
三、讓學生在寬容中樹立自信
學生尚未成熟,閱歷淺,想說想寫,敢說敢寫,但有時又放不開手腳,不能發(fā)現(xiàn)到底寫什么。有一次習作是寫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在指導過程中,大家積極舉手,踴躍發(fā)言,迫不及待的想早一點寫,可就在動筆寫時,我發(fā)現(xiàn)一位小男孩握著鋼筆,半天沒動筆,我走過去問:“想好寫誰了嗎?”“沒有”,“那就寫爸爸、媽媽吧!”“我爸爸在拉薩上班?!薄皩憢寢尠?!”“她沒什么事!”······就這樣,我啟發(fā)了很久,他才怯怯地說:“我可以寫那天在路上看到的人和事嗎?”我想了想,雖然與要求不是很相符,但我不想打消他的積極性,就笑著說:“可以?!蹦泻⒁宦?,馬上動筆寫起來了。這樣,小男孩在教師的寬容中發(fā)現(xiàn)了習作的樂趣,用筆再現(xiàn)了生活,反映了自己的情感,寫出了真情實感。
葉圣陶先生把作文教學形象地比作如幼兒學徒走路一樣,只有學生自己握其筆,寫其事,抒其情,才會有其文。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自信,自信是思維不竭的動力,是學習成功的秘訣?!蔽蚁嘈牛灰⒆觽冇辛俗孕?,就一定會大膽習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