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一個詞“萬家燈火”。
這個詞帶有一種輕柔的溫度,仿佛讓我看到搖曳的燈芯,感到煙火人間因有了一盞盞燈火而有了溫暖。
你看,萬家燈火多像浮在漆黑夜晚的一只只眼。
佇立在歲月的橋頭,看著那些燈,想著那些火,讓已經(jīng)湮沒在歷史深處的燈火之光在我的頭腦中再次閃亮。
一
最刻骨銘心的是那盞在夜里游動的燈。
在那貧瘠的歲月里,鄉(xiāng)親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土里刨食,一鎬一鎬翻騰著平凡的日子,一鋤頭一鋤頭刪去荒蕪的青春。多少人青絲成白發(fā),即使勤勞如黃牛雙肩似鋼鐵也沒挑來一個富裕家。為啥?因為大多是睜眼瞎。
夏夜飯后,一盞油燈的微光飄蕩在狹窄的屋子里。父親的身影在燈光的映照下斜遮了半面墻壁??床磺甯赣H的表情,只知道父親打量了我很久,對母親說:“孩兒他娘,這地能撂荒,人不能撂荒。咱們在日頭地下扛了一輩子鋤頭,不能讓孩子再成了睜眼瞎!”
就這樣,我告別了幾乎一天三晌扛鋤頭的日子,走進了設在鄰村野地里的由大隊部改造的學堂。農(nóng)閑季節(jié),代課老師說,省得你們這群野小子們晚上在家沒事學驢叫,來學校上晚自習吧。起初不知道晚自習是咋回事,反正覺著新鮮。父母一看老師有這份熱心,巴望不得。那時晚上沒有電,蠟燭太貴點不起,家家戶戶都點油燈。父親從醫(yī)生那里討來一個褐色的玻璃瓶,再找來一個與瓶口大小相當?shù)慕饘倨?,在金屬片的正中央鉆個小眼,把棉絮搓成燈捻子,浸透了油,從金屬片的小洞里穿過來,瓶里灌上油,一盞簡易油燈就算制成了。
鄉(xiāng)村的夜岑寂得讓人恐懼,我生性膽小,任憑大人百般勸說也不敢獨自去上晚自習。在父母接送了幾趟后,母親告訴我:“世上什么邪惡的東西都怕見光,見到亮光他們就會自動消失,不敢靠近你了。你只要點著燈去上學,有亮光陪著你,就不用怕!”父親還特意為我糊了一個紙燈罩。從此,一個幼稚的孩童小心翼翼地舉著一盞簡易的油燈腳步匆匆地行走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來往的清風吹得燈苗左右忽閃,前后搖擺,但都未曾將它熄滅。就這樣燈為我照著路,我用手護著燈,心里打著小鼓一路前行。
當我第一次端著油燈,站在教室門口的時候,只看到滿教室每個小伙伴面前都有一盞點亮的油燈。我們每個人都浮動在閃著金色光暈的光海里,柔和的燈光也暈染在每一張充滿稚氣的臉上。抬頭看到了坐在前面的二丫頭的羊角辮,一扭身清楚地瞥見了二狗子嘴角的那顆黑豆粒般的黑痣,教室里書聲朗朗,從“a o e”到“我愛五星紅旗,我愛北京天安門,我愛中國共產(chǎn)黨”,我們一步步遠離了頑愚時代。
下晚自習了,我們所有的同學不約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端著自己的那盞油燈魚貫而行。一盞盞燈漂浮在夜的海洋里領航,引領著少年,而我們就像一尾尾水里的魚兒,用心靈在追逐著那點光明。
多少年過去了,今天的我終于不再是睜眼瞎,游蕩在娑婆世界里,雖有磕絆仍能堅定前行,這都要感謝那盞在黑夜里陪伴我的油燈,感謝母親曾經(jīng)對我說過的話——“世上什么邪惡的東西都怕見光,見到亮光他們就會自動消失,不敢靠近你了。”
二
最幸福的是元宵節(jié)的燈。
過大年的新衣服、糖果、壓歲錢自不必說。時隔半月后的元宵節(jié)最令大家向往的便是花燈和年糕做的燈盞了。
姥姥手巧,做的燈籠最漂亮。過大年,到姥姥家走親戚,老早就惦記上燈籠了,纏著姥姥給做燈籠。姥姥拗不過我們幾個,用手指頭輕輕的在我們的腦袋上彈個響嘣,就開始忙活了。搜羅出幾根細長的高粱桿在水里浸兩天,折幾根細柳枝,刮下皮,在火上烘烤過后彎成同樣大小的形狀,然后買來幾張白色的毛邊紙,巧手幾折幾翻,一盞盞新年的燈籠就出爐了。姥姥再弄來些綠的紅的顏料,毛筆輕點,幾朵蘭草,幾瓣春花躍然紙上。最喜歡的是姥姥描在上面的孫悟空和豬八戒。
常常是元宵節(jié)還沒到,就迫不及待地挑著燈籠滿街炫耀。很多小伙伴早已挑了燈籠聚在街頭,歡呼雀躍。燈籠各式各樣:長的短的,方的扁的,紅的花的不一而足。即使是個小不點兒,也在大人的懷里挑著一盞秀氣的小花燈。小孩子們拖著長音唱著:“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有時有些發(fā)壞的大人們聚在一起說笑,看到我們便要逗上一逗,要我們比賽,看誰的燈籠結實,誰的碰不壞。我們不知不覺就上了當,拿著燈籠互相碰。周圍便有起哄的,有叫嚷的,有助威的,有小孩的燈籠滅了跑回家去點的,有燈籠燒著了提著木棍站著哭的,更有大人們開心地哈哈大笑的。
那些歡快的歲月,那些熱鬧的街頭,那些在歡笑聲里破碎的燈籠!
這些燈籠讓人欣喜,可元宵節(jié)晚上點燈盞卻有幾分神秘。
這天晚上點的燈盞是用年糕做的。心靈手巧的人們把年糕做成各種形狀,小雞、小鴨或圓柱狀,但都要在中間留出一個凹槽來,用棉花、黃紙或香頭做捻插到凹部的中央,滴上一些食用油。晚飯過后,把小雞狀的燈盞放到窗臺上和院子里,把小鴨狀的燈盞盛在碗里浮在水缸上,圓柱狀的燈盞放在家里的門墩上。
那一刻,家里大門緊閉,這些別致的燈盞在香燭的引燃下閃耀著神秘的光。全家噤聲不語,莊重地注視著這些用年糕做的燈盞,虔誠地祈禱。那金黃的燈光在寒冷的小院里鋪展開來,好像幸福在我們閉目祈禱的一瞬間從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