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學建議”中新增一條:“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如何落實10分鐘寫字教學,凸顯實效,而不蜻蜓點水,走過場呢?
一、做足課前功夫
(一)明確目標,落實教學。應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學段目標與學情,進一步細化寫字教學的目標。如,第一學段寫字教學目標可定為:1.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3﹒培養(yǎng)學生主動寫字的愿望。然后緊扣目標進行10分鐘的寫字教學設計,落實10分鐘寫字教學。
(二)精選范字,系統(tǒng)安排。10分鐘寫字時間非常短暫,老師應精心安排教學內(nèi)容,每課指導內(nèi)容宜“精”不宜“多”。應根據(jù)本冊生字表(二)的生字系統(tǒng)合理安排筆畫、筆順、部件、間架結構等寫字知識,避免相同筆畫或結構的字不斷重復指導,而落掉另一些結構類型。老師應依據(jù)細化的學段寫字教學目標,分析“生字表(二)”的生字,進行歸類,系統(tǒng)安排本學期將要重點指導的內(nèi)容,精心挑選每課重點指導的范字,以揭示書寫規(guī)律。如二年級上冊共有350個要求會寫的字,但只有五個帶國字框,分別是第5課的“困”,第10課的“國、圖”,第31課“圓、圍”。老師們就可以將國字框的指導排在第10課和第31課。
(三)及時充電,提高自身的書寫、指導水平。教師書寫不規(guī)范,不端正,不但不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教師應加強寫字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自身書寫水平。其次,教師應學習一定書法理論知識,其指導才不顯得空洞。如,各種筆畫應如何起筆、運筆、收筆,各種偏旁該如何寫,共有幾種間架結構,該如何安排,從書法角度看有哪些構字原理等等。有了正確的書法理論知識,才能規(guī)范有效地指導孩子寫字,提高學生相關方面的素養(yǎng)。
二、合理安排步驟
10分鐘,稍縱即逝。教師必須將教學步驟安排合理、緊湊,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保障10分鐘的時效性。一般說,可以分三步走,即“一看二寫三對照”。
“一看”,即觀察感知。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范字,引導觀察將指導的內(nèi)容。第一學段,由教師具體指導。如一年級上冊都為獨體字,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所要指導的每個筆畫的寫法、字的筆順和結字時的間架結構;第二學段,教師可先作簡單指導,再借力《生字書寫本》,引導學生根據(jù)生字的“書寫說明”觀察范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觀察、書寫的習慣;第三學段,引導學生自行閱讀《生字書寫本》的“書寫說明”,獨立觀察,獨立書寫,教師巡視時根據(jù)情況適當提醒。
“二寫”,學生書寫時。教師以多種合理的方式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規(guī)范的寫字姿勢,著眼于培養(yǎng)、鞏固正確寫字習慣。如,寫前宜借助坐姿、握姿兒歌,游戲等動感性較強的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醒規(guī)范書寫姿勢;寫時應營造安靜、輕松的書寫氛圍,宜用適當?shù)氖謩萏嵝?,如輕輕按按腰,扶扶頭等。巡視時,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指導內(nèi)容是否書寫到位,給予及時評價。
“三對照”,引導學生養(yǎng)成寫完一個字對照一個字的習慣。根據(jù)指導的內(nèi)容,對照范字看看寫得對不對,寫得好不好,要做到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三、課后有效延伸
課后采取豐富多彩的多樣化手段進行評價可以有效鞏固寫字教學成果。如每周舉行“作業(yè)晾曬會”,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yè)晾曬出來,大家自由欣賞,學生評委組給予評價定級?!白鳂I(yè)晾曬會”將縱向評價與橫向評價相結合。縱向評價,即學生自身的縱向對比,相近期間自己書寫情況的差異,以評出進步獎。橫向評價,將書寫水平分定ABCD四個等級,與全班同學對比,比出自己與他人的區(qū)別。A級同學可擔當下一輪“作業(yè)晾曬會”的學生評委。同時也可充分利用學校、班級宣傳欄展示各類優(yōu)秀書寫作品,定期舉行寫字比賽等,提供學生展示的平臺,營造濃厚的氛圍。平時的質量檢測增加卷面分,寫字姿勢分,以此作為導向,引起教師、家長、學生的重視。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qū)馬巷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