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以西
大河以西 一道通向陽關(guān)的長廊
無數(shù)水草養(yǎng)育無數(shù)民族
就像滌蕩黃土的水
匯聚成一條醒目的河
一條質(zhì)地超過絲綢的路
在無數(shù)蜿蜒和起伏之后
沙漠的另一邊就是張開雙臂的歐洲
那里的落日 是永遠(yuǎn)不會風(fēng)干的淚滴
即便從西天的浩渺處隕落 明天
照常會從我們來時的路口冉冉升起
不會瘦損的光芒
依然浩浩蕩蕩鋪滿大河以西
焉支山
絕無僅有
用一個名字命名的山脈
而且 是一個女人的名字
誰才有如此氣魄
將心愛的女人與一座大山鑲嵌在一起
我不會贊美你王者的霸氣
我卻毫無理由輕視你的情商
管他是名字還是官職
反正 只有一個你
獨步古今的 單于
還有更為普遍的說法是
化妝的顏料
為了美到今天
滿山滿坡的胭脂依然在固執(zhí)地綻放
次第繁衍的植物
為了美 何妨再妖冶千年
一座以名字命名的山脈
一座流淌胭脂的山脈
將一座名叫山丹的城
同樣涂上了觸目驚心的顏色
匍匐在你的腳下
成為信徒
成為不改初衷的守候
成為如水的靈動托舉血誠的靈魂
一粒沙 落入眼睛
如果 碰巧有一粒黃沙擊中你的痛處
你是否能夠用與生俱來的敏感回應(yīng)它的疼痛
就像單調(diào)的木魚叩擊博大的經(jīng)文
如果 碰巧有一枚砂礫嵌進你的肌肉
你是否能夠用濃稠的鮮血減輕它的鋒銳
并附上你的體味 還有體溫
如果 有一道閃電正好切割在天與地的邊緣
你是否能夠用豐潤的長舌應(yīng)接它的瘋狂
吮吸和品味僅僅是舔噬的一種方式
開合的門無力代表家的溫馨
如果 我是說如果
有一粒沙不偏不倚碰巧滾入眼睛
別無選擇
一切外力都是徒勞
一切擠壓與揉搓都是傷害
我只能用眼淚包裹它的放浪與野性
如生命的唇和靈魂的舌
將它悉數(shù)攬入
刻骨銘心的味道 只有此刻
最直接 也最本真
艾黎情
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將其收藏的5000多件文物,悉數(shù)捐獻(xiàn)給了山丹縣——
對人類的摯愛
不在乎地域
不在乎膚色
更無所謂是一些怎樣的器物
每一件都是一脈相傳的心跳
彼此溫暖 相互接力
面對那些新石器時代的箭鏃
蒼茫的風(fēng)聲
即便是靜靜地躺臥在那兒
依然石破天驚
不放過任何張開的耳膜和相遇的眼神
無數(shù)令人驕傲的極限都變得如此平凡
在玻璃的透明里茍且地蜷縮
死死守護曾經(jīng)的吶喊
而許多司空見慣的平凡卻成了今天的極限
讓我們的目光一而再地打滑
天昏地暗地來回打轉(zhuǎn)
是的 只要用心聆聽
所有種子都會綻放綠色
并用拱衛(wèi)家園的忠誠和篤摯
喚醒酣睡的麻木和封凍的疆域
史前遺址
從史前遺址考古歸來的畫家杜元
披一身古銅色
就像一枚收斂了光芒的太陽
讓我們從藝術(shù)抽身
追隨他走進大漠深處的進化旅程
杜元從流動的黃沙中不斷撿拾
卻無法解讀
你說 就像窖藏的酒
我們無法準(zhǔn)確說出它們的淵源和年份
卻可以品味出迥然不同的綿柔與芳香
這是一種收獲的快感
即使不發(fā)出一丁點聲音
照常會像鋒銳的釘子一般
刺痛我們
復(fù)原流經(jīng)全身的電流
復(fù)活一個緊接一個嶄新的歡愉和苦楚
就像泥土之下
跌落的淚滴和血滴
孜孜不倦地翻動著植物的根莖
沙漠深處
還有多少閃光的智慧和秘密
靜靜等待那些渴求的腳步和燭照的睿智
每一個遺落的腳踝
都是閃爍在黎明的星辰
尖利而鋒銳
地球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文明的每一束火光
一如畫家杜元
在接近廢墟的遺址上苦苦尋找
一條大河的上游
火焰的初始
水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