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知識、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網絡時代已經到來?;ヂ?lián)網是一種嶄新的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文化現象。平等交往、虛擬環(huán)境、大眾參與是它的基本特征,互聯(lián)網模糊了在現實的交往中職業(yè)、年齡等社會的種種差別,使人際關系平面化、單一化,真正實現了平等。因而,互聯(lián)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展開來。教育類型分為兩種,一種是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種則是網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抓住機遇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是避免不了一些問題的存在,所以我們要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中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建立和完善各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豐富內容,增強吸引力,才能真正發(fā)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
一、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給中學思想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互聯(lián)網文化是多元的,它的分享具有強烈的大眾參與、自主選擇等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只能是平等型,也可以這樣說: 網絡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真正實現了平等,建立在師生、長幼、上下等垂直型角色關系上的教育在網上很難有生存空間。教育者應充分掌握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的這種特點,以平等交往的心態(tài)和 網友的角色身份積極參與網上教育。網絡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生活方式。它能使個人隨時隨地將文本、聲音、圖像、電子信息傳遞給設有終端的任何地方、任何個人,也就 是說信息的獲取、選擇和傳播的過程,是用豐富、正確、生動的信息影響和熏陶人們的思想情操的過程。
二、網絡思想教育工作的應用領域
(一)論壇、博客——新興的網絡教科書
論壇、博客已逐漸成為中學生發(fā)表輿論的重要場所,上面的帖子內容都是中學生群體關注的問題,關于身邊同學朋友的、學校老師和學校管理的、國內外大事的,關于飲食、健身、娛樂、休閑、情感的,等等。網絡所具有的一定屏障性的特點,使得學生們不僅從主觀上愿意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身邊事以及煩惱和感受,提出自己的迷惑,而且也會誠懇地贊同他人的觀點或主動指出別人看法的不足和解答別人的疑問。這些交流言論會形成一種平等民主的氛圍,并逐漸改造著中學生頭腦,然后用這些言論形成的信念來規(guī)范中學生自身的行為。另一方面,同齡人之間的互動和認同度顯然要比上下代人之間的說教效果好,而BBS本身服務對象特定于一個群體的特點也使得這種互動更加方便快捷。對來自各個渠道的信息或理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是BBS上自我滲透教育的一大特色。在這些辯論里無論過程如何,最后總會獲得正解,同齡人在一種平等角色定位前提下,易于快速接受這些觀點,并逐漸深化和不斷調整自己對事物和事件的認識。
(二)聊天工具的應用
聊天工具對人們來說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創(chuàng)新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應用軟件。無論是學習上對中學生的引導,還是在道德品質方面對中學生的教育,輔導員要有效地開展上作,其一要取得中學生的信任,其二要及時發(fā)現同學的思想波動,然后在這兩點的基礎上要善于引導。而一般的引導方式是找中學生當面談心,但當面談心的引導方式經常受談話的時間、地點、談話人的情緒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變得比較脆弱。
(三)隨著QQ的使用,它的幾個優(yōu)點就慢慢得以顯現
1. 使用方便容易,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都是使用QQ進行聊天。不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簡單,并且功能多。QQ的內存越來越大,而且符合我們中國人使用的習慣,一個號碼和密碼就可以登錄。QQ畢竟發(fā)展了很多年了,技術、功能上要成熟很多。在交流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
2. QQ可以建立群組,如果學生有什么困惑或者意見問題等,都可以在里面表達出來。易與教師們交流,而且具有保密措施。休息時間,他們會怕給老師打電話,怕和老師交流。但有了網絡的交流,他可以給老師留言,先將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將最初的包袱解掉后,他的思想上的壓力就會減輕,而對于老師也可以及時地與學生們溝通了解。
同學喜歡上用QQ交流,也要愿意同老師交流,所以老師要努力,在溝通方面要做好,讓學生們愿意去信任。可以在線解答同學問題,為同學保密,用平等的網絡身份,這都是必須的。
三、為什么必須實施網絡思想政治工作
(一)利用網絡,對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認識
中學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網絡信息時代,中學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整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新形式和一塊新陣地?;ヂ?lián)網無國界,其信息傳遞方便快捷的特點使中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可以隨時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網絡的教育對中學生思想影響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因而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就在于利用網絡虛擬實踐活動,引導中學生形成和諧社會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信息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利用網絡,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應該將網絡培訓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通過組織系統(tǒng)的網絡知識講座和選修課,普及網絡知識,將網絡應用滲透到有關課程中。網絡引導課應該著眼于提高學生選擇信息、處理信息、分辨信息、綜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懂得在互聯(lián)網這個知識寶庫中到底能夠做些什么,怎樣挖掘網絡知識寶藏,如何把網絡信息與自己的專業(yè)相結合等問題,使之能夠對網絡信息進行辯證地思考、批判地吸收、合理地利用。
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原則除上述外,還有實事求是、正面激勵等原則,但無論如何,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離開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原則的指導,后者自始至終都要貫穿于前者之中,也就是說,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要服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原則,二者是統(tǒng)一的關系。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不一定完全適用于網上,如言傳身教就不一定完全適用于虛擬社區(qū)。對這些原則,我們也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進行具體分析和批判繼承。
【參考文獻】
[1]石建峰. 校園網絡文化與思想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 青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2]斯蒂芬·哈格梅芙,卡明斯詹姆斯·道金斯著,嚴建援等譯. 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