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是將講讀課與作文課完全分開來進行教學,認為兩者聯(lián)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難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于是在講讀課上只進行范文教學,不搞作文教學,似乎講讀課文與寫作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有的學生甚至更錯誤地認為不上語文課照樣能寫好作文,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提高綜合能力和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這是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所要期盼和解決的問題。筆者經歷著痛苦和快樂的作文教學之路,并根據(jù)長期以來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總結了一些做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學生 教學效果
我國《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基礎教育作文就是讓學生練習時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庇纱丝梢姡瑐鹘y(tǒng)的作文教學是將講讀課與作文課完全分開來進行教學,認為兩者聯(lián)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難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于是在講讀課上只進行范文教學,不搞作文教學,似乎講讀課文與寫作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有的學生甚至更錯誤地認為不上語文課照樣能寫好作文,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提高綜合能力和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些情況,筆者在講讀課上努力探索與作文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從講讀課文、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
學生在寫作文,特別是在寫議論文的時候,往往覺得沒有什么內容可寫。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面太狹窄,知識貧乏,占有的寫作資料太少。根據(jù)這種情況,在講讀課中,筆者特別注意將范文中的內容教給學生作為寫作材料。譬如,筆者把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吳晗的《談骨氣》、魯迅的《〈吶喊〉自序》、陶鑄的《崇高的理想》以及江澤民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等課文中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英雄事跡、理論闡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紹給學生;對《廉頗藺相如列傳》《荊軻刺秦王》中廉頗、藺相如、荊軻等歷史人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頌揚或批判。這樣就為學生寫作以愛國主義和革命理想為內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時,筆者在講課時,非常注意啟發(fā)學生對范文中提供的寫作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加以靈活運用。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筆者認為,積累作文素材不能僅靠課堂上的講授,還應當讓學生多留意、感受身邊生活的變化。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神州大地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尤其是現(xiàn)在,城市、農村的交通面貌、人民的精神文化風貌都在不斷變化,這都為學生的寫作題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此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也給我國帶來的許多負面作用的一些問題,譬如:水土流失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環(huán)境破壞問題……教師完全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調查、走訪,從中指導學生作文,拓展學生的寫作題材,反映現(xiàn)實生活。
二、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技巧
學生對教師們津津有味地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不大感興趣。因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來靈活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把講解作文的寫作特色同引導學習和運用作文的寫作技巧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從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中吸取寫作經驗,然后逐步地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
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范文《____,我想對你說》時,首先明確這是要求學生寫記敘文,而不是議論文以外的文體,順勢講解記敘文的寫作特點,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結構。然后引導學生了解“_____”上的填寫范圍,隨后思考要對誰說,想說什么,為什么想說;然后再分組交流,全班交流。交流時,教師不施加任何壓力,學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和過多地限制,他們打開了思路,像找到了知己,把想說的說出來了。有的學生說著說著眼眶也隨之濕潤起來,讓所有在場的學生也為之感動。這樣,學生的興趣作用便充分展現(xiàn)出來,教師也不再那么累了。
當然,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還不行,還得教會他們寫作文提綱。作文提綱能夠讓學生在作文中不至于跑題、偏題、離體,并且文章結構清晰合理。講授完這些,教師則可教授一些記敘文的寫作技巧如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烘托、設置懸念等,讓學生在隨后的作文中學以致用即可。
三、利用范文,講評作文
通常的作文教學,老師們往往在學生們作文之后,一個學期中進行為數(shù)不多的講評,將學生們在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集中起來講,但缺少講評的參照文章,學生常常有過眼煙云的感覺。筆者的作文講評,除了在作文課進行作文講評外,更多的則是把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帶到講讀課上去講評。這有個好處,就是把范文當作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出學生作文的瑕瑜,使學生們從對比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益。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欣賞鑒別能力,又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寫作能力。在作文指導課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來靈活設計教學過程,無論是寫作內容還是寫作形式,都不要限制,學生寫什么都要尊重他們的意愿,不必過高要求束縛太緊,只要符合寫作的要求就可以了。
作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還是應以學生為主體,不管學生的作文寫得如何,都是他傾吐自己的心聲,應尊重他們。因此,在語文作文教學時應注意生活化,因為寫作來自生活,又反映生活。讓學生針對兩次作文的修改談談自己的所得,并朗讀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學邊聽邊做記錄,提出修改后的作文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這樣,作文講評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唱主角,還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增強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作用,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走出困境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樂教,學生樂學,讓學生描寫真實生活,表達真實思想,抒發(fā)真實情感,反映時代旋律,讓我們在廣闊而美麗的作文天地中描繪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