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面對“叛逆”學生,班主任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同時應該抓住契機,懷著真誠的心態(tài),通過積極與家長溝通,注重評價方式的靈活等多種方式助其轉化,并寬容這些“叛逆”的孩子在轉化中的反復,做一個“山不過來我過去”的有心人,最終使其走出“叛逆的圍城”。
【關鍵詞】叛逆 換位思考 正確引導
一、中職學生叛逆問題研究
就中職學生的年齡階段而言,由于他們正處于青少年心理的“瓶頸期”,其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還在進行相互的“斗爭”。這也使得他們有一種非常強烈擺脫成年人監(jiān)護的內在要求。在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他們非常畏懼外界忽視的獨立存在,他們期望外界能夠得到更好的認可,以一種非附屬于大人世界的認可。但是,往往青少年又時時被外界對自己獨立個體的明確忽視,這種忽視可能實實在在存在,或者不存在而被他們曲解。這樣的結果導致他們在幼小的心理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本身不夠成熟的他們會采取一些讓成人無法理解的“驚人”舉動,以此來吸引外界對自己的注意和認同,這樣的一種行為是他們渴望通過各種方式尋求個體獨立價值的真實體現(xiàn)。
(一)中職學生叛逆問題的基本表現(xiàn)
在青少年的“叛逆期”,他們最為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他們非常害怕社會上的忽視他們的存在,一方面他們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另外一方面又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到外界對于他們的特立獨行的忽視。在這樣的心理矛盾下,通常就會去做出一些超常規(guī)的事情,以此來獲得外界的關注。
(二)中職學生“叛逆”的原因
一般而言,叛逆心理在所有中職學生中都廣泛存在,只是有一部分學生的叛逆心理不是很嚴重,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另外一部分則非常明顯,我們往往針對的是后者。究其中職學生“叛逆”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由于知識的增強和“成人感”的增強,青少年不再事事依賴父母,對老師的話也不完全言聽計從。其次,由于青少年的獨立意識常常還是模糊的、無意識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非常大的盲目性。再次,盲目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缺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的關心也是導致青少年呈現(xiàn)越來越叛逆的一大重要原因。最后,由于青少年本身心智不成熟,一些人性的弱點在他們身上被放大,例如以自我為中心本身是自私的一種表現(xiàn),往往會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體現(xiàn)出來。
二、中職班主任解決中職學生叛逆的對策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青少年也在慢慢的成長,心智逐步走向成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事物對生活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看法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由于他們心智不夠成熟,閱歷不深,這會最終導致其在思想及行為上的偏激、叛逆和錯誤。面對這些情況,作為中職班主任,我們不能一味地違背科學的進行批評和指責,而應該以一種科學和系統(tǒng)的教育方法來健康引導其走向成熟。其具體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
很顯然,“叛逆”行為是一種心理問題,所以首先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所以班主任必須幫助學生認識思想及言行上的錯誤,充分地利用班會或者其他活動,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認識自我認知。同時,必須要抱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tài)度,針對不同學生出現(xiàn)的不同思想問題進行關心和引導。
(二)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更多關愛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老師是學生永遠的榜樣”。老師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這樣才能更有說服力,更讓學生心服。在學生心服的基礎上,在生活中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做學生的朋友。
(三)公平對待每個孩子
世界上的人都希望公平,我們的孩子們更加渴望公平和認可,然而,很多情況下,教師把那些“學生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孩子看成不聽話的孩子,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認可。導致了學生們心理產(chǎn)生一種不滿,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他們試圖去打破這種不公平,這也最終會導致叛逆性格的出現(xiàn)。顯然,作為一個師長,我們不能因為“學生不聽話”就把他們歸為異類,不去關心他們,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作為師長應該一視同仁,對于聽話的學生要表揚,對于不聽話的孩子更應該進行引導和關懷,這樣才能使得學生感受到公平,從而減少叛逆心態(tài)的產(chǎn)生。
總結
由于中職階段的學生的年齡段恰好出現(xiàn)在叛逆高發(fā)時期,最終也使得叛逆成為了中職學生的一大問題。面對此種變化,一些家長或老師不理解,缺乏必要的、正確的引導教育,給學生的成長、成才帶來一些不利。面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中職教師應該肩負起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的責任,通過科學系統(tǒng)的方式和方法,用自己的真誠和不懈努力來引導孩子們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的國家棟梁。
【參考文獻】
[1]王芳,耿莉. 中職學生問題行為有效干預的初探[J]. 職業(yè)技術,2010(03).
[2]賈體敏. 中職院校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中的問題[J]. 華章,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