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課”是一門所有大學生都要學習的必修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基礎課”的實效性并不明顯,黑護高專為了增強“基礎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xiàn)“基礎課”的教學目標,建設了網絡教學平臺并且積極利用網絡資源來輔助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基礎課”;網絡平臺;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2-0302-02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是所有大學新生的一門必修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當前大學生主體全部是“90后”,他們思維活躍,關注新生事物和熱點問題,信息渠道多元,而且據(jù)黑護高專調查問卷顯示,100%的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來源于網絡。因此,“基礎課”教學單憑說教,拘泥于教材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無法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那么要使“基礎課”真正達到“學生真心喜愛、畢生難忘、終身受益”這一目標,教師就應該深入了解學生信息來源,把大量網絡信息和資源整合到“基礎課”的教學中去,這樣對于“90后”大學生而言,會使他們對“基礎課”更感興趣、更令他們信服,從而會增強“基礎課”的實效性。
下面,我談一下黑護高?!盎A課”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具體做法。
一、直接把網絡上的資源整合應用到教學中去,充實教學內容,增強“基礎課”的實效性
1.直接在網絡上搜索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精美圖片制作PPT文件,幫助教學
在我校,“基礎課”都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選取與教學主題相契合的圖片能凸顯主題,給學生留下鮮明的印象。例如,制作PPT文件時,可以選用豐富多彩的圖片,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擊力,美化教學版面,使其更關注教學內容。實踐證明,選擇網絡上精美的圖片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2.直接利用網上最具時效的熱點問題和現(xiàn)象作為教學案例,服務教學
“基礎課”是“可塑性”極強的一門課,針對某一原理可以選用很多案例加以分析、說明或討論。例如講到“遵守公共秩序”這一內容時,由于內容過于簡單,乏味,單憑說教,“不要闖紅燈、不要亂闖馬路”,難免令人生厭,作為大學生這些基礎的道德規(guī)范不需要重復講述。這時我們可以選取網絡上最新鮮有趣的案例“中國式過馬路”,無需多言,只需在網上選取一幅漫畫,配上少許文字,同學們就能一目了然,即可展開討論。說明其危害與后果,這樣做可以貼近學生實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笑聲中得到反思,切實提高“基礎課”的實效性。
3.直接從網上下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提升教學
“基礎課”不是單純地教授專業(yè)知識,而是一門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視頻資料是“基礎課”常用的手段之一,那么這些視頻資料大多數(shù)來源于網絡。例如,講授愛國主義的要求之一是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時,在網絡上下載一段汶川地震時全國人民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抗震救災的感人視頻,來表現(xiàn)中國人民對自己骨肉同胞的深切的愛,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們被震撼、被感動,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為把從小就被灌輸?shù)膼圩鎳廴嗣竦拇罄碚撜业搅寺淠_點。
二、利用黑護高?!盎A課”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實踐,增強課程實效性
護高?!盎A課”網絡教學平臺建于2011年,分為教學資源、師生交流、熱點問題、課下作業(yè)等幾大板塊,平臺上的所有資源是師生共享的。
在這個平臺上的教學資源板塊上,我們所有的“基礎課”教師把自己的教案、案例、視頻等資料集中放在一起,集思廣益,這樣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網上的精彩資源為我所用,整合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實際上就是一種高效快捷的網上集體備課。
“基礎課”上還有許多教學內容需要討論,如果這些內容利用課堂時間展示或口述的話,不僅浪費時間,還很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那么我們就會告訴學生提前到網絡教學平臺上看資料,到了正式上課時,由于事先有準備,同學們的討論就會熱烈而深刻,從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就會更加的透徹。
在護高專的網絡教學平臺上,還有一個師生交流板塊,為學生和教師課下討論問題,交流情感提供方便。學生們利用這一版塊給教師留言,可以給教師提出意見和建議,改進教學;可以把自己在學習或者生活中的困惑和煩惱告訴教師,請老師幫助分析解決,這樣就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了解與信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學生。學生親其師,更信其道,所以就更喜歡上“基礎課”,大大提高了該課的實效性。
三、利用黑護高專網絡教學平臺增強“基礎課”實效性的表現(xiàn)
黑護高專通過兩輪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基礎課”教學的實踐活動,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學生們上課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基礎課”的實效性顯著增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們真心喜愛“基礎課”。 以往一些學生片面認為學好專業(yè)課才是自己今后的謀生手段,把“基礎課”當成一門副課。認為學習“基礎課”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是浪費時間,甚至十分厭惡。 自從我們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以來,“基礎課”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在本學期結束時,基礎課教研組對本校286名大一新生做的調查問卷顯示,90%以上的學生表示真心喜愛“基礎課”,86%的學生表示學習“基礎課”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所幫助。
2.學生們的精神面貌明顯改觀?!?0后”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受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較大,有的大學生沉迷于玩樂,有的大學生崇拜金錢,有的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致使精神萎靡不振,學習態(tài)度不明確,思想偏執(zhí),甚至厭學厭世。通過“基礎課”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教育以及與教師在線交流,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重新正視自己、認識社會,端正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對自己的將來信心十足,充滿朝氣。
3.學生們基本樹立正確的“三觀”。開設“基礎課”的目的之一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后,“三觀”教育基本落實,通過我校調查問卷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為大學生是青年中的優(yōu)秀分子,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朝氣、富于創(chuàng)造;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成就自我。
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資源的利用,用精美的畫面、優(yōu)美的音樂、逼真的動畫和圖像來表現(xiàn)教學資源。這種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選擇的自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資源圖文并茂、聲像俱全,極具表現(xiàn)力,可以達到生動直觀、寓教于樂的效果,使“基礎課”的枯燥說教變得具體、形象、生動,使學生更加易于接受,因此大大加強了該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