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器,是科學技術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科技水平的象征,在人類社會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表述了他們的機器觀,分析和批判了機器在資本主義中的應用及其后果,闡述了機器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工人階級的正負兩重性效應。通過分析《共產黨宣言》中的機器觀,對于現(xiàn)代社會正確理解和應用科技手段、解決科技異化問題具有重要啟示。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機器觀;啟示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2-0049-02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價值、實現(xiàn)資本增值是資本家進行生產的原始動力和根本目的。因此,資本家通過一切手段著力實現(xiàn)自己資本增值的目的。資本家起初主要通過絕對延長工作日時間的手段來剝削工人,榨取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但工作日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內變動,即工人的生理界限和社會的道德界限。因此,資本家為了達到追逐剩余價值的目的,滿足其無止境的貪婪欲望,就會尋求另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即變革生產方式,引入機器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生產力。
機器的產生和不斷應用、推廣,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工人階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一、機器應用帶來的正效應
(一)解放勞動力,創(chuàng)造生產力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中指出,由于世界市場的打開、殖民貿易的增加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出現(xiàn),“使商業(yè)、航海業(yè)和工業(yè)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fā)展?!倍笆袌隹偸窃跀U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yè)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yè)生產的革命。”[1]28可見,由于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需求的不斷增加,迫使資產階級運用機器手段大量生產商品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要,獲取利潤。隨著機器的推廣,工業(yè)革命便開始擴展開來。
而“隨著工業(yè)、商業(yè)、航海業(yè)和鐵路的擴展,資產階級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發(fā)展,增加自己的資本,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一切階級都排擠到后面去?!盵1]29資產階級得以發(fā)展壯大。資產階級的壯大,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追求資本、利潤的欲望的高漲。因此,為滿足欲望,資產階級便會通過科技手段、機器的運用,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大量商品。但商品生產出來后,必須交換出去才能完成整個過程,因此,資產階級必須擴大銷路。而“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fā),到處建立聯(lián)系……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盵1]31
資產階級,為了實現(xiàn)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不斷改進生產工具,生產商品,致力于開拓并活動于整個世界市場,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各民族之間的往來,打破了民族之間的交往壁壘,促進了資源在整個世界范圍內的優(yōu)化配置。由此可見,資產階級通過科技與市場的相互結合,使科技力量不斷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百Y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1]32因此,機器的采用,在某種程度上節(jié)省了勞動力,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創(chuàng)造了生產力。
(二)擴大無產階級隊伍,增強無產階級力量
機器的大規(guī)模使用引起了工業(yè)生產的革命,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大工業(yè),而大工業(yè)的興起和擴張,也使得資產階級在同一程度上得到相應的發(fā)展,把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包括行業(yè)師傅等一切階級排擠到后面去了。正因如此,“以前的中間等級的下層,即小工業(yè)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yè)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里來了,有的是因為他們的小資本不足以經營大工業(yè),經不起較大資本家的競爭;有的是因為他們的手藝已經被新的生產方法弄得不值錢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就是這樣從居民的所有階級中得到補充的?!盵1]35可見,機器的不斷使用及推廣,資本主義的無限擴張,使得社會階層被迅速整合、分離,間接地擴大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增強了無產階級的力量。
但與此同時,由于資產階級的壯大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出現(xiàn)了生產過剩的商業(yè)危機。社會上文明過度發(fā)展,生活資料太多,工商業(yè)太發(fā)達,社會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或已經強大到阻礙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發(fā)展了。這種現(xiàn)象使得資產階級“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1]33社會上出現(xiàn)了兩種相互對立的現(xiàn)象:一方面是資產階級的巨富和市場競爭下可能出現(xiàn)商業(yè)過剩危機,一方面是工人的極度受壓迫和極度貧困。這種尖銳的社會矛盾直接導致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1]28而階級的迅速分離在一定程度上卻擴大了無產階級的隊伍基礎,壯大其隊伍力量,為其取得階級斗爭的勝利奠定了一定的力量基礎。
二、機器應用帶來的負效應
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除了講述機器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工人階級不可否認和不可忽略的正效應外,還較大篇幅分析和批判了機器給社會帶來的負效應。
(一)機器異化、勞動異化,阻礙工人自由發(fā)展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機器的推廣和分工,無產者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因而對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極其簡單、極其單調和極容易學會的操作……機器越推廣,分工越細致,勞動量也就越增加,這或者是由于工作時間的延長,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時間內所要求的勞動的增加,機器運轉的加速,等等?!盵1]34機器成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具和手段,成為工人階級的“異己力量”。機器的采用,本應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放勞動力,節(jié)省或代替工人勞動力,縮短勞動時間,減輕勞動量,但實際上,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掌握著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因此,機器只能體現(xiàn)資本家的意志。資本家為追求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借助于機器的應用,極力延長勞動時間和提高勞動強度,增加勞動量。機器被異化了,使得工人身心疲憊,損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此外,為了維持生存,大量女工和兒童投入到工人的群體中,被迫接受資本家的無情剝削,出賣廉價勞動力。兒童也因此喪失了受教育和追求個人發(fā)展的權利,變得愚昧無知,阻礙其自由發(fā)展。
機器的采用,使“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氣力越少,換句話說,現(xiàn)代工業(yè)越發(fā)達,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擠。”[1]36在機器面前,性別和年齡喪失了社會意義,工人只是龐大機器體系中的一顆螺絲釘,從屬于機器。單調乏味重復的勞動使工人喪失了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和勞動的滿足感。機器異化,勞動也異化了,工人再也不是把勞動看作是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手段,而僅僅是維持生存的手段,因而被迫勞動,厭惡勞動,害怕勞動卻又不得不勞動,喪失了自身價值??梢?,機器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推廣,使勞動異化了,工人自身也異化了,阻礙了工人的自由發(fā)展。
(二)降低工人生活質量,激化社會階級矛盾
機器的使用,使工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屬物?!皺C器使勞動的差別越來越小,使工資幾乎到處都降到同樣低的水平,因而無產階級內部的利益和生活狀況也越來越趨于一致。資產者彼此間日益加劇的競爭以及由此引起的商業(yè)危機,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不穩(wěn)定;機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繼續(xù)不斷地改良,使工人的整個生活地位越來越沒有保障;單個工人和單個資產者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具有兩個階級的沖突的性質?!盵1]36機器的使用使工人的工資越來越少,越來越不穩(wěn)定,工人的生活費用和生活質量每況愈下。“現(xiàn)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并不是隨著工業(yè)的進步而上升,而是越來越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得還要快。”[1]39工人階級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必須聯(lián)合起來對抗資產階級,跟資產階級進行不懈的斗爭和反抗。兩個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階級斗爭一觸即發(fā)。
由此可見,機器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應用導致了階級對立和階級矛盾的激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的機器觀是立足于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提出的,其所指的機器運用實際上是指機器在資本主義條件(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關系)下的運用,即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
筆者認為,機器的價值是中性的,機器應用本身并不存在好壞及對錯之分。評判機器應用的效應,關鍵在于其是在什么條件下被使用,是使用方式的問題,而不是機器本身的問題。其使用效應取決于社會條件、主體的價值觀及其使用方式。因此,造成人類生存和發(fā)展困境的根源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支配著科技運用的價值取向,本質上是機器應用或者科技應用的價值觀危機。
包括機器在內的很多科技工具是人類社會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是在遵循物質世界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利用自然規(guī)律為我所用而制成的為人類服務的工具。它遵循一定的工具理性,擴展了人類的視野,延伸了人類的足跡,蘊含著巨大的生產力。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機器和其他科技力量,合理運用科技手段,預防和防止機器或科技的異化,發(fā)揮科技的合理效用,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人類的科學合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