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古詩的美滲透到孩子們的心靈里去呢?筆者以為應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誦、畫、歌、背以及其他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古詩的美,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一、誦,體會古詩的美
古詩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節(jié)奏勻稱,最適合吟誦。讓孩子反復地吟誦,讀出詩的情調(diào)氣韻,讀出詩的跌宕起伏,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走進美妙的古詩意境中,感受古詩獨特的韻味。比如學習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時,不必急于讓學生理解詩句,而應先讓學生自由而大聲地朗讀,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之美和創(chuàng)作藝術(shù)之美,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對李白的詩歌奔放、灑脫、飄逸、雄渾的風格有所感悟。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從語言入手,理解字、詞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潛在含義。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凝練含蓄的句子要把它們形象化,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如:在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這一句時,教師可以這樣指導:
師:誰能抓住詩句的關(guān)鍵詞來朗讀,讓大家感受紫煙繚繞的美景?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生讀“生紫煙”時,語氣很重)
師:我怎么感覺香爐峰在冒著滾滾的煙火?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生讀“生紫煙”時,聲音輕輕的,柔柔的)
師:再輕柔些。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生再讀“生紫煙”時,瞇著眼睛,陶醉在紫煙里)
教師的巧加點撥,讓學生讀中感悟詩句的意境美,吟中入境,學生自然做到“情動而辭發(fā)”。
二、畫,欣賞古詩的美
古詩有很美的意境,每一首詩就是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通過讀者的再想象,人們頭腦中形成的畫面就不再是靜止的,而是活動的、豐富的。畫畫更是富于想象的孩子們的專利,他們最擅長也最喜愛用畫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的理解,用“畫”的形式來解釋詩意,既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又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繪畫理解能力。如教學《小池》,引導學生邊理解詩意邊畫出涓涓細流、清澈見底的小池、將展未展的荷葉、輕盈的蜻蜓……還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詩的基礎(chǔ)上,畫出詩外畫。畫,使古詩的美在兒童的幼小心靈中更加形象、生動。
三、歌,唱出古詩的美
古詩本身就是流動的歌。小學低年級孩子,特別喜歡唱歌。一首古詩能用歌唱出來,會使他們覺得有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給孩子們編的新學堂歌,便是十幾首古代詩詞。如《春曉》《詠鵝》《憫農(nóng)》等等。古詩教學時,可以先播放相應的歌曲,讓優(yōu)美的旋律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中。而讓孩子給古詩配上自己熟悉喜歡的曲調(diào),更是他們極其愿意做的。如教學《所見》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所見》的意境,選擇曲調(diào)。有《小紅帽》版的,有《數(shù)鴨子》版的,還有《世上只有媽媽好》版的,等等。課堂上歌聲起伏,笑聲不斷。古詩本來就是唱出來的,用歌唱出古詩,古詩更美了,學生更喜愛了。古詩所散發(fā)出的芬芳也隨著美麗的樂曲深深地浸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四、背,積累古詩的美
從古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諸如意境美、音樂美、結(jié)構(gòu)美等等美的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古詩的積累,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底蘊,提高人們的審美追求。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優(yōu)秀古詩,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詩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同時也可以受到古詩中所表達出的中華美德的潛移默化,達到言談舉止上“質(zhì)”的提升。低年級學生如何積累古詩呢?首先,課堂上的引導很重要。如在《游園不值》這首詩的教學中,可以讓孩子們在學習這首古詩的同時,又讓他們接觸一首或幾首與所學古詩有關(guān)聯(lián)的古詩,如《訪戴天道士不遇》《尋隱者不遇》《尋陸鴻漸不遇》《尋西山隱者不遇》,這樣既能幫助理解《游園不值》這首古詩,又能擴大古詩文的閱讀量。雖然學生不可能在一堂課里把它們?nèi)诚?,但課堂上的引導便是積累的開始。其次,課后,要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分門別類地去背誦古詩??梢愿鶕?jù)詩的內(nèi)容分門別類背誦、根據(jù)時間背、輪換背、接龍背、據(jù)畫背、抄寫背、聽記背、問答背等等。
五、趣味活動,詩美的延伸
1. 形成古詩學習的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1)詩上墻。在校園墻壁醒目位置和教室內(nèi)貼掛古詩文名言警句,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
(2)詩廣播。利用每天的紅領(lǐng)巾廣播臺,播放有關(guān)的配樂古詩朗誦和詩文歌曲。
(3)詩欣賞。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室觀看配畫、配樂詩音像,從中想象、體會、感受古詩文的藝術(shù)魅力。
2. 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古詩活動,讓古詩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去,讓古詩的美熏陶孩子們的心靈。
(1)詩朗誦。推行每周一誦。將教室黑板報一角辟為古詩園地,每星期一抄上一首新的古詩,讓學生讀、悟、吟、背。
(2)詩故事。鼓勵學生廣泛收集詩文故事和詩人趣聞,或把詩改編成故事,通過舉行班級、學校故事會,評選出“詩文故事大王”。
(3)詩健體。跳皮筋、跳繩、踢毽子、拍手游戲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課間活動。那么,一些短小精悍、節(jié)奏感強的詩詞,也能成為孩子們快樂游戲時口中吟誦的歌兒,如拍手游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p>
形式多樣的古詩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古詩中豐富的世界,了解古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美。通過古詩教學,學生的情操將得到陶冶,審美情趣也會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qū)馬巷中心小學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