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從實際出發(fā),采用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相輔相成的方式。社會實踐教學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積極探索。
關(guān)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學的實效性一直是困擾“思政課”教師的難題。近幾年,思想政治理論課從實際出發(fā),采用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相輔相成的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取得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筆者作為一線教師,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和專家同行共同探討。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與課堂教學相比,教師整體把控社會實踐教學的能力比較薄弱
社會實踐的投入程度主要取決于學生,而個體之間的素質(zhì)、基礎(chǔ)和能力差異較大。比如有的學生深知社會實踐教學的意義,對其有濃厚的興趣,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樂此不疲,制作調(diào)查問卷,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制作演示PPT,累計投入的時間超過一個月,得到的調(diào)研數(shù)據(jù)和相關(guān)論文都具有參考價值和創(chuàng)新性。但有的學生則對此敷衍了事,投入的時間至多一個星期,實踐報告的認真程度和原創(chuàng)性明顯不足。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實踐教學中,教師更多的角色是是輔助督導,參與程度相對比較低。
2.學生社會實踐教學中個人項目雷同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由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組成,各占總成績的50%。集體項目主要是調(diào)研類的項目,根據(jù)各個小組成員的興趣愛好統(tǒng)一確定題目;個人項目則包括影視觀賞、名著選讀和公益活動等形式,在影視觀賞中選擇《建黨大業(yè)》和《建國大業(yè)》等影片的學生較多,撞車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教師可以集思廣益,在學生選報題目的時候提供更廣泛的參考范圍,盡可能讓學生嘗試多種題材、多種形式,鍛煉多方面的能力,開拓視野,努力創(chuàng)新。
3.社會實踐教學容易成為一個和課堂教學脫節(jié)的孤立過程
“概論”課和社會實際聯(lián)系最為緊密,比如,社會保障問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科教興國問題均和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自身利益聯(lián)系緊密,通過精心設(shè)計,把社會實踐教學與社會、國家、學生自身實際結(jié)合起來,使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輔相成,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通過社會實踐,獲得相關(guān)問題的第一手資料和數(shù)據(jù),對學生是一種鍛煉,對教師科研工作也是一種輔助和積累,事半功倍。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盡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尚未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甚至有的教師提出社會實踐教學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隨機性,應該取消。但筆者的教學體驗表明:社會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多方面的能力,有益于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1.社會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
大學時代是大學生專業(yè)和技能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也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希望能親身體驗和感受社會。因此,創(chuàng)造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學以致用,這是學生轉(zhuǎn)化其知識和能力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和途徑之一。筆者在帶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反映在校期間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非常珍惜,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收獲,對自己將來求學和就業(yè)能有所幫助。
2.社會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
在社會實踐教學中,從選擇題目、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到成績評定,都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自己組成的4-5人的實踐小組中,各自擔任自己適合的角色,實干者、協(xié)調(diào)者、創(chuàng)新者和推動者各盡所能、各司其職。為學生提供一個分工合作的體驗機會,讓學生了解自己,明確定位,其意義遠勝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內(nèi)容本身對學生產(chǎn)生的作用和影響。
3.社會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相互教育
社會實踐的整體過程主要是學生主導,社會實踐最終環(huán)節(jié)是由學生統(tǒng)一展示成果,教師和學生共同把控社會實踐教學質(zhì)量。在這個環(huán)境和氛圍中,在共享成果的過程中,相互教育,潛移默化,教學相長,共同提高,這是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尾聲,同時筆者認為也是社會實踐教學的高潮,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得出的結(jié)論最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進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盡心落實,解決社會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發(fā)揮和組織引導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社會實踐,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理論水平,使社會實踐教學真正發(fā)揮作用。
1.增強教師指導社會實踐工作的主導性
教師是決定社會實踐教學成敗的關(guān)鍵因素,任課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需要對社會實踐教學提出具體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自由分組到完成時間,從主題確定到提綱的擬定,從問卷設(shè)計到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從社會實踐報告的撰寫到演示PPT的生成,從成績評定到優(yōu)秀作品的選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詳盡的要求,可以說,指導教師的業(yè)務水平、認知水平和組織水平直接決定了社會實踐教學的成與敗。指導教師要通過更多參與、及時指導、適時糾偏,使社會實踐教學作用最大化。
2.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
學生從自行分組、自行選題、自行調(diào)研到成績的自我評定,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實踐的全過程當中,增強了學習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最終成果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組成的評分小組占成績的一半,教師占一半,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盡管學生評分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但筆者仍然認為學生全程、主動、深入?yún)⑴c是社會實踐教學中最大的亮點,應該相信學生,鼓勵其付出和投入。
3.增加社會實踐教學的延展性
社會實踐的前期選題設(shè)計可以更加科學和合理。題目選定和課堂內(nèi)容的對接,和學生興趣點的結(jié)合,和教師科研的需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無論學什么專業(yè),歸根到底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在社會實踐中,將社會實踐與所學知識相結(jié)合,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yè)課學習相結(jié)合,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最大限度發(fā)揮社會實踐教學的功能和作用。
四、結(jié) 語
實踐證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行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相結(jié)合,能使政治理論從平面變成立體、從靜止變成運動、從抽象變成具體、從停滯變成鮮活,使教學環(huán)境從封閉到開放,使學生從被動到主動,使教師從督導到主導,使高?!八颊n”教育教學實效性不足的問題得到根本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冷舜安.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
教學模式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7).
[2] 王學儉,李永杰.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
教學機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4).
[3] 河北大學課題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
節(jié)研究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5).
Concerning on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E Na-li, GUO Chun-yan
Abstract: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us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as an important role ,bu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needs to be explored actively, enhance its effectiveness.
Key words: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the social practice;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