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段,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成功地傳授知識需要一定的策略。針對課堂教學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對象;意見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如何成功地傳授知識,如何讓學生有效地接受知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課題。在新的課程的背景下,課堂教學要講究策略。我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小小的體會,現(xiàn)歸納一下,與大家分享,望提出寶貴意見。
一、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實施教學過程的主要依據(jù)。準確有效地確定教學目標是每一個教學過程必備的。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個維度,其實這三個維度明確了一個目標取向: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圍繞這三個方向,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著眼于整體的課程內(nèi)容和學習活動,突出重點和難點,并且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差異確立目標,因材施教。如,我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zhuǎn)”時,根據(jù)我班學生確立的目標:(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現(xiàn)象。(2)動手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且能自己畫出簡單的圖形。(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4)結合圖案的欣賞和設計過程,體會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等,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審美情趣。簡單實用的目標,讓我的課堂教學變得簡單,讓學生教授知識變得直接,整個教學過程順利完成,學生也如我所期望的那樣,完整地接受了本單元的知識。
二、要拓展教學內(nèi)容
具體地講,教學內(nèi)容就是“教什么“,課堂教學實踐的一切問題都是圍繞著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及其結果展開的。我在教學中,不僅僅按照課本內(nèi)容來安排情景,而是結合我所處的農(nóng)村地域特點,安排一些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能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如,教學“面積”時,把學生帶到田野上,讓學生自己測量,實實在在地感受“平方米”“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和“畝”的概念,這些知識,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自我感知,深深地印在他們的腦海里,更主要的是把這些空洞的單位概念具象化,讓學生對這些單位所對應的實際情況,有了具體的認識。
三、營造課堂氣氛也是必不可少的
洋溢著關愛和支持的學習環(huán)境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它意味著師生之間彼此的相互的積極影響,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成效最佳。我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多地營造支持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我的課堂教學中,不再是一個接受正確答案的課堂,而是一個不斷“試誤“的課堂,在我的鼓勵和支持下,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不再懼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生解決了問題,更主要的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效果很是明顯。
四、兼顧教學對象
課堂上的教學對象是學生,每個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年齡和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照顧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努力將這些差異轉(zhuǎn)化為教學資源,依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擇教學辦法。如在一、二、三年級的教學中,我注重直觀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同時,還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鍛煉他們的思維。在教學中,要把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變化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有緊有松、有張有弛,把單調(diào)的數(shù)學知識融合到活躍的課堂氣氛里,以消除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里特有的疲勞感,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學習時間。
當然,在新的課程背景下,讓多媒體等手段走進課堂,讓教學過程活躍起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是每個老師所追求的目標。精心疏通、引導,為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更寬闊的視野和空間,我們?nèi)霾ハM瑫r收獲成功,用我們的堅守和愛心,照亮鄉(xiāng)村孩子的未來吧。
(作者單位 陜西省洋縣金水鎮(zhèn)中心小學)